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3篇
化学   31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1篇
综合类   4篇
数学   6篇
物理学   1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处理条件对Mo/HZSM-5催化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付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和固体高分辨核磁技术,考察了在不同处理条件下,甲烷无氧芳构化催化剂Mo/HZSM5分子筛骨架结构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较高的焙烧温度和较高的预处理温度,都会造成催化剂中担载的钼物种对分子筛骨架铝的严重抽提,特别是在钼物种含量较高时,这种情况更明显.以不同担体及不同钼物种构成的前驱态催化剂的催化反应评价结果表明,以微晶状态存在的MoO3和与担体间以相对较弱作用力存在的高分散钼物种,在反应过程中被活化成具有催化活性钼物种的几率更大;而晶相状态的Al2(MoO4)3以及与载体间存在较强相互作用力的钼物种,在甲烷无氧芳构化过程中不起主要催化活性作用.计算得出,甲烷无氧脱氢芳构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89.8kJ/mol.  相似文献   
22.
23.
从不同取代的苯出发,经5步反应合成了一系列3-CH2CH2COOCH3取代的1,5-苯并硫氮杂衍生物.化合物的结构经IR,1H NMR,13C NMR,MS和元素分析确证,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化合物5f的晶体结构,证实了分子中的七元杂环是类船式构象.初步的抑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5f和5h对枯草芽孢杆菌和临床新生隐球菌有微弱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4.
回顾了近年来有序介孔材料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及发展状况,简述了规则介孔材料的合成方法及特点、生物分子在介孔材料上的固定方法及其优缺点,通过总结近年几种介孔材料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究进展,提出介孔材料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领域的应用前景(引用文献49篇)。  相似文献   
25.
纯水的激光反射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纯水为研究对象,利用激光测量了其反射率,并利用菲涅耳公式对反射率进行了计算。比较反射率的计算值和实测值发现有明显的偏离(偏离相对值为8.317%)。对此进行了误差分析,排除这种偏离是主要由试验和计算误差引起的可能性(这些误差累积不会超过1.083%)。利用带消光系数的反射率菲涅耳公式进行修正计算,反射率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很接近。说明并非只有金属等物质在进行反射率计算时需考虑能量吸收的问题,对于完全符合菲涅尔公式适用条件的纯水来说,在进行反射率计算时同样需引入修正系数。  相似文献   
26.
算法,新教材增加的内容之一.不仅是数学及其运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27.
28.
设计合成了三类C(2)酰胺基取代的1,5-苯并硫氮杂衍生物:2-酰胺基(N-芳基)-4-芳基-1,5-苯并硫氮杂、2-酰胺基(N-烷基)-4-芳基-1,5-苯并硫氮杂和2-酰胺基(N,N-二烷基)-4-芳基-1,5-苯并硫氮杂,其结构用元素分析,IR,MS及1H NMR确证.测定了目标化合物的抑真菌活性,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对新生隐球菌具有中等强度的抑真菌活性.还研究了2-酰胺基-4-芳基-1,5-苯并硫氮杂的合成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29.
基于中空纤维的液相微萃取技术是一种新的样品前处理技术~([1,2]).HF-LPME与GC联用的过程中,对于一些不挥发或者难挥发性物质的测定,需要将其进行衍生化处理.以衍生剂与萃取溶剂混合作为接受相,使待分析物在被萃取的同时被衍生,可减少有机溶剂和衍生剂消耗量,省去衍生步骤,目前已有少量文献报道~([3~6]).本实验以N-三甲基硅基-N-甲基三氟乙酰胺及甲苯的混合物作为萃取剂,利用HF-LPME原位衍生并萃取尿样中的多种麻醉剂,最终通过GC/MS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30.
以六羰基钨[W(CO)6]为催化剂, 合成了聚吲哚芴(P1)、 聚梯型四苯(P2)、 聚梯型五苯(P3)和小分子9-联吲哚芴烯(S1).该类聚合物的重复单元含有联芴烯结构, 通过芴9位的双键连接. 光学和电化学等实验结果表明, 聚合物无荧光发射, 是一类窄带隙的共轭聚合物, 其中聚合物P1薄膜的紫外吸收值最大波长为710 n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