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8篇
  免费   245篇
  国内免费   262篇
化学   442篇
晶体学   23篇
力学   119篇
综合类   22篇
数学   195篇
物理学   47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65年   3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21.
讨论了相对论效应对分子构型的影响.选取第IIA族金属氢化物为介绍对象,探讨了该族金属氢化物结构变化趋势以及稳定结构中A―H键的自然键轨道(NBO)数据变化趋势,分析总结了相对论效应在轨道杂化理论中的应用并提出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922.
采用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己二酸1,4-丁二醇酯二醇(PBA)和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主要原料合成水性聚氨酯.对聚氨酯预聚体在乳化过程中影响相反转的条件进行了研究,并对产品进行红外光谱、TG、DSC和力学性能等测试.结果表明:采用亲水扩链剂DMPA加入PBA软段的方式,DMPA用量为PBA质量的4%、物质的量比nTEA/nDMPA=1∶1,乳化温度在25 ℃的条件下最先完成相反转.产品固含量为41.6%,吸水率为7.1%,胶膜延伸率为486.7%.  相似文献   
923.
本文展示了结构紧凑的(高度为66 mm,直径为25 mm)扫描隧道显微镜,配备了一套拥有原子级分辨精度的三维压电马达。其中Z方向定位依靠的是自行发明的由轴向切割的压电扫描管驱动的摩擦型步进器。X-Y方向(即样品面方向)的移动是将Z向步进器作为一个惯性滑块垂直嵌入压电扫描管内同时一端平放在压电扫描管的顶部。其设计具有在极端条件下(低温、强磁场等)从宏观尺度样品区域(平方毫米级别)搜索微观靶向(缺陷位、掺杂位、边界及纳米器件等)的能力。在室温大气下对高定向热解石墨进行测量,得到了高分辨率的原子图像.  相似文献   
924.
文章研究了在700℃退火下,铝插入层调制镍和硅锗合金反应形成单相镍硅锗化物的生长机理.透射电镜测试结果表明,镍硅锗薄膜和硅锗衬底基本达到赝晶生长;二次质谱仪和卢瑟福沟道背散射测试结果表明,在镍硅锗薄膜形成的过程中,铝原子大部分移动到镍硅锗薄膜的表面.研究结果表明,铝原子的存在延迟了镍和硅锗合金的反应,镍硅锗薄膜的热稳定性和均匀性都得到了提高.最后,基于上述实验结果给出了铝原子调制形成外延镍硅锗薄膜的生长机理.  相似文献   
925.
基于Huber的高阶容积卡尔曼跟踪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文杰  王世元  冯亚丽  冯久超 《物理学报》2016,65(8):88401-088401
为改善高阶容积卡尔曼滤波算法的滤波精度和鲁棒性,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Huber的高阶容积卡尔曼滤波算法. 在采用统计线性回归模型近似非线性量测模型的基础上, 利用Huber M 估计算法实现状态的量测更新. 进一步结合高阶球面-径向容积准则的状态预测模块构成基于 Huber的高阶容积卡尔曼跟踪算法. 重点分析了Huber代价函数的调节因子对算法跟踪性能的影响. 通过对纯方位目标跟踪和再入飞行器跟踪两个实例验证了所提算法的跟踪性能优于传统高阶容积卡尔曼滤波算法.  相似文献   
926.
高纯度单一稀土产品的生产是保障其在不同领域应用的前提,溶剂萃取法作为分离纯化稀土最主要的方法,由于具有分离系数高、饱和容量大、工艺流程简单、能够连续生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但是,原始工艺中产生大量的氨氮废水对环境影响巨大,与绿色低碳生产理念相违背,急需绿色高效新萃取体系的开发。络合体系作为一种更加绿色高效的萃取体系,越来越引起关注。文章详细综述了不同络合剂在溶剂萃取法分离纯化稀土中的应用,根据萃取分离效果以及回收循环利用现状分析不同络合体系存在的优势和弊端。在此基础上,展望了络合体系分离稀土未来研究发展方向,为更加绿色高效分离稀土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27.
氢能具有能量密度高、清洁无污染等优势,被认为是理想的能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是一种极具发展前景的可以规模化获取清洁氢气的能源技术,其挑战在于如何降低电能消耗并实现稳定地高速电解制氢.由于电解水阳极析氧反应(OER)涉及四电子转移,动力学过程缓慢,是电解水过程的决速步骤.因此,开发高效、廉价、稳定的OER电催化剂对于推动电解水制氢的应用至关重要.硫族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对OER中间体表现出适宜的吸附/脱附能力,是一类高活性的析氧电催化剂.但在析氧反应中硫族化合物会不可避免地发生氧化,导致其结构坍塌,使其性能发生大幅衰减.NiOOH被认为是Ni(OH)2、NiSe和NiS等镍基电催化剂析氧过程中的真实催化活性位点,在析氧反应过程中表现出优异的稳定性.因此,结合硫族化合物的高催化活性和羟基氧化物的高稳定性,将有望获得高效稳定的析氧电催化剂.本文提出了一种选择性硒掺杂的策略,实现了不锈钢基底上NiFe2O4/NiOOH异质结的选择性硒掺杂,获得了硒掺杂浓度可调的NiFe2O4-xSex/NiOOH异质结电催化剂,大幅提升了其电催化析氧性能.采用X射线衍射技术、拉曼光谱、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技术等对NiFe2O4/NiOOH异质结的结构、形貌和组分进行了表征.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透射电镜的能量色散光谱仪对硒掺杂产物的元素组成和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硒元素仅掺杂到NiFe2O4纳米颗粒中,而NiOOH纳米片骨架保持不变,保证了催化剂在析氧过程的稳定性.NiFe2O4-xSex/NiOOH异质结电极在1 M KOH溶液中表现出较好的析氧性能,达到10和500 mA cm?2电流密度所需要的过电位分别仅为153和259 mV,塔菲尔斜率为22.2 mV dec?1.更重要的是,NiFe2O4-xSex/NiOOH电催化剂的电化学性能稳定性,计时电流测试表明,在10~400 mA cm?2电流密度下可稳定工作.稳定性测试表明,催化剂在100 mA cm?2的电流密度下可稳定工作至少300 h.电催化过程研究表明,选择性硒掺杂提高了界面间电荷输运能力,改善了电极表面的浸润性,优化了活性位点的电子结构,从而大幅提高催化剂的电催化性能.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结果表明,硒掺杂会导致NiFe2O4表面晶格发生畸变,显著改善了反应中间体的吸附过程,因此明显降低了析氧反应决速步骤的能垒.本研究结果将为未来探索高效和稳定的电催化剂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928.
通过乳液聚合法和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了苯乙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共聚微球.讨论了乳化剂用量、引发剂用量、功能单体、软硬单体用量比等对微球粒径和形态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对微球的粒径、形貌和表面基团进行分析.红外光谱表明,实验室所制备的苯乙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共聚微球表面存在丰富的羧基.利用竖片生长法得到自组装的多层胶体微球薄膜.通过对薄膜的反射光谱测量,发现随着湿度的增加,峰位会产生3nm左右的红移.  相似文献   
929.
利用苯基荧光酮类试剂在表面活性剂存在下与高价金属离子形成三元胶束络合物的显色反应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反应条件宽等特点,系统地研究了二溴邻硝基苯基荧光酮在微乳液条件下测定Pd(Ⅱ)的显色条件.通过试验确定了体系酸度、显色剂用量、反应时间、试剂加入顺序等实验条件.利用该方法对人工合成样品进行测定,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2.45%(n=6),加标回收率为92.5%~98.1%.  相似文献   
930.
建立了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同时测定三七中212种农药残留的方法。样品以乙腈-乙酸乙酯(体积比1∶3)提取,经FaPEx-BKT50固相萃取柱净化,待测物采用GC-MS/MS测定,以保留时间和特征离子对定性,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212种农药在10~2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9,检出限(S/N=3)为0.003~0.02 mg/kg,定量下限(S/N=10)为0.01~0.05 mg/kg。在空白样品中进行0.02、0.04、0.1 mg/kg 3个水平的加标回收实验,212种农药的平均回收率为60.0%~12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90%~31%。该方法简单、灵敏、稳定,可有效去除复杂基体的干扰,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国内外农药残留的限量要求,适用于中药材三七中痕量农药的残留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