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7篇
  免费   478篇
  国内免费   809篇
化学   1431篇
晶体学   54篇
力学   359篇
综合类   134篇
数学   392篇
物理学   1024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150篇
  2013年   143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125篇
  2007年   122篇
  2006年   120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97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80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94篇
  1996年   97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76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83篇
  1990年   57篇
  1989年   76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6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8篇
  1956年   8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142.
斜面应力公式,即一点应力的坐标旋转变换公式,是材料力学和弹性力学里最常用的公式之一,并广泛用于固体力学和工程设计中。一个让学生感觉例外的典型例子是含V形切口的薄板在切口尖端的应力情况,如果利用斜面应力公式和切口面的自由面条件,就会得出切口尖点处于零应力状态的结果,而这与线弹性断裂力学给出切口处应力趋于无限大的结果不符。为消除这一疑虑,考察了尖端应力的特性,指出:只有在过一点的各个斜面上的应力是单值连续的情况下,斜面应力公式才能适用,此时,该点的全部应力分量组成应力张量。在V形切口的尖端、裂纹尖端,自由面与顺其延伸至介质内侧的面上的应力不同,应力在该面上就不是单值连续的,该点的应力状态就不能用张量表示,斜面应力公式在切口或裂纹尖端就不适用了。  相似文献   
143.
可积和不可积模型可以描述自然科学中的诸多现象, 寻找高维非线性模型的严格解已成为可积系统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 结合达布变换法和多线性分离变量法, 可以得到多个(2+1)维非线性模型包含任意函数的严格解, 通过选取不同的任意函数, 构造这些非线性模型新的相互激发模式. 进一步推广了形变映射理论, 建立了变系数 场和sine-Gordon以及双sine-Gordon场的形变映射关系, 从而得到高维不可积模型包含任意函数的新严格解. 对任意函数的不同选择, 构造了sine-Gordon和双sine-Gordon可积模型丰富的局域解和周期解, 如多solitoff解及其周期波推广、周期形变的蛇形孤波解以及变模的拟周期解等.  相似文献   
144.
The ionization process of B2+ by H+ impact is studied using the continuum-distorted-wave eikonal-initial-state (CDW-EIS) method and the modified free electron peak approximation (M-FEPA), respectively. Total, single-, and double- differential cross sections from 1s and 2s orbitals are presented for the energy range from 10 keV/u to 10 MeV/u. Comparison between the results from the two methods demonstrates that the total and single-differential cross sections for the high-energy incident projectile case can be well evaluated using the simple M-FEPA model. Moreover, the M-FEPA model reproduces the essential features of the binary-encounter (BE) bump in the double-differential cross sections. Thus, the BE ionization mechanism is discussed in detail by adopting the M-FEPA model. In particular, the double- and single-differential cross sections from the 2s orbital show a high-energy hip,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ose from the 1s orbital. Based on Ref. [1], the Compton profiles of B2+ for 1s and 2s orbitals are given, and the hips in DDCS and SDCS from the 2s orbital are explained.  相似文献   
145.
采用微波水热法,以醋酸镉(Cd(CH3COO)2.2H2O)为镉源,硫脲(CS(NH2)2)为硫源,制备出了具有单分散球形形貌的CdS纳米晶。应用X射线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能量色散谱仪(EDS)、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等测试手段对样品的物相、形貌、元素组分及吸光性能进行了表征,并以罗丹明B溶液的降解脱色反应来考察了其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随着S/Cd物质的量比(nS/nCd)逐渐增大,产物会出现由刺球链状向分散球形过渡的规律性变化。在一定的nS/nCd比的条件下可以合成出大小均匀、分散性较好的六方相CdS纳米球。样品对可见光有较强吸收,存在着一定的红移现象。在可见光照射下,硫化镉单分散纳米球具有更高的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46.
以四溴代对苯二甲酸(H2TBTA)与2,2′-联吡啶(2,2′-bipy)为配体,与硝酸铜在水和甲醇混合溶剂中合成了1个一维铜配合物{[Cu(2,2′-bipy)(TBTA)(H2O)].H2O}n,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分析、热重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进行了表征。该配合物属于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na21,a=1.399 9(11)nm,b=0.929 3(7)nm,c=1.557 9(11)nm,V=2.027(3)nm3,Z=4,R1=0.053 5。中心Cu(Ⅱ)离子处于一个五配位环境中,且在配合物中存在着π-π相互作用和氢键作用。热重分析表明该配合物在203℃开始发生分解。  相似文献   
147.
以3-硝基邻苯二甲酸和咪唑及2,2’-联吡啶为配体构筑了2种配合物[Zn2(npa)2(Im)4](1)和[Cd2(npa)2(2,2’-bipy)2(H2O)2]·2H2O(2)(npa2-=3-硝基邻苯二甲酸根,Im=咪唑,2,2’-bipy=2,2’-联吡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并用单晶X-射线衍射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测定了配合物12的热稳定性。2个配合物均为双核分子,具有M2C8O4十四元大环结构。配合物1的双核单元通过分子间氢键形成3D网络结构,配合物2的双核单元通过分子间氢键和π-π堆积形成2D层状结构。  相似文献   
148.
丙酮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和药物合成中间体,本文采用成本低廉的乳酸为原料,以Mo-V-Nb多组元氧化物为催化剂,在较低的反应温度下催化氧化脱氢合成了具有高附加值的丙酮酸。应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了Mo-V-Nb多组元氧化物的物相组成和微观结构,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了反应产物,研究了乳酸氧化脱氢可能的反应路径,并深入探讨了关键反应参数反应温度、氧气分压和质量空速对催化选择性和乳酸转化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9.
本文采用以络合萃取为萃取机理的分散液液微萃取(DLLME)方法,结合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建立了酱油中苯甲酸和山梨酸的快速检测方法。实验考察了重要萃取参数,包括萃取剂种类及用量、分散剂种类及用量、pH值、萃取时间以及盐浓度等。结果表明,苯甲酸和山梨酸均在10~1 000μg/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4、0.9986。苯甲酸和山梨酸的检出限分别为2.2、2.0μg/L。该方法被成功应用于酱油中苯甲酸和山梨酸的分析检测,加标回收率在89.5%~105.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9%~4.1%(n=3)。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快速、环境友好等优点,适用于酱油中苯甲酸和山梨酸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50.
以长江三角洲上海地区和海河流域天津地区水网为研究对象,对冬季河网表层水体溶存甲烷(CH4)和氧化亚氮(N2O)浓度、饱和度及水-气界面排放通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冬季我国平原河网水体溶存CH4和N2O的浓度值都很高,呈高度过饱和状态:CH4浓度均值为0.86mol/L(饱和度:758%),范围在(0.043±0.001)~(25.3±9.32)μmol/L之间;N2O浓度均值为86.8nmol/L(饱和度:488%),范围在(9.71±0.41)~(691±35.2)nmol/L之间变化.天津排污河水体CH4和N2O浓度显著高于其他河流(均值分别为38.4mol/L和88.9nmol/L).水体溶存CH4和N2O浓度、饱和度存在很大的地区差异,上海河网的CH4和N2O浓度和饱和度均值高于天津河网.河网水体水-气界面CH4和N2O排放通量变化范围很广,CH4通量在(1.35±0.22)~(665±246)mol/m2h之间,平均值为24.1mol/m2h,N2O通量在(0.19±0.02)~(22.6±5.05)mol/m2h之间,平均值为2.28mol/m2h.相关分析发现,河网水体溶存CH4浓度与DO显著负相关,与NH4+显著正相关;N2O浓度则与NH4+和NO3+NO2显著正相关.河网水-气界面CH4和N2O排放通量均呈现出市区高郊区和农村低的空间分布规律,污染严重的河流已显然成为大气CH4和N2O的潜在排放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