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0篇
  免费   287篇
  国内免费   313篇
化学   606篇
晶体学   24篇
力学   125篇
综合类   41篇
数学   280篇
物理学   634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4篇
  1963年   4篇
  1962年   4篇
  196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91.
PAUL  HOPKIN  罗睿杰翻译 《珠算》2012,(4):81-83
每年都会有许多公司遇到麻烦,近两年出现问题的公司的麻烦并非都与金融危机有关。比如BP的深水漏油事故和世界新闻报丑闻就与金融危机无关,而是公司内部出了问题。可以想见,在未来的一年中,我们仍将看到一些曾经不可一世的大公司发生危机,虽然我们不知道它们到底会是谁,但它们会经历长期的损害,甚至倒闭。不管我们是否直接受到这些公司失败的影响,从中学习它们的教训肯定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92.
芳香偶氮化合物具有独特的光致顺反异构特性,不仅应广泛用于传统化学工业,还将应用于光化学分子开关、主客体超分子化学识别、自组装液晶材料、生物医学成像与化学分析以及光驱分子马达等诸多新兴科学领域.特别具挑战性的是开发具有高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又易检测的偶氮发色团,近年来受到科研工作者们的高度关注.随着人们对研究新型芳香偶氮衍生物的迫切需要,又相继创新和发展了一些更新、更有效的芳香偶氮化合物合成方法,综述了最近新型芳香偶氮衍生物合成方法的新进展,尤其强调了芳基肼的氧化脱氢反应和金属催化偶联反应、芳胺的氧化反应、硝基芳香化合物的还原偶联反应、芳香偶氮氧化物的转化与还原、叠氮芳香化合物的催化偶联与热分解反应以及芳香基重氮盐的偶合与催化偶联反应等在芳香偶氮化合物合成方面应用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93.
通过含有吲哚底物的分子内氧化偶联反应,成功地构建了Communesin家族生物碱的螺吲哚啉季碳中心,从而完成了(-)-Communesins A,B和F的对映选择性合成.接下来我们发展了分子内氧化偶联/缩合串联反应策略,得到了天然产物(-)-Vincorine的核心四环骨架,然后再经过五步转化完成了Vincorine的全合成.从药物化学角度来看,分子内氧化偶联/缩合串联提供了一个快速方便地合成含有多环吲哚啉骨架的方法.采用相同的串联反应策略,我们分别从色胺衍生的β-酮酸酰胺和丙二酸二酰胺出发,一步构建了多环螺吲哚啉和多环吲哚啉并吡咯环骨架分子.  相似文献   
94.
考察了稀释蒸汽中Na+及积炭对甲醇制丙烯(MTP)催化剂物理化学性质和催化性能影响, 及离子交换后催化性能. 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X射线荧光(XRF)光谱、N2吸附-脱附、程序升温氨脱附(NH3-TPD)和热重(TG)分析等方法对失活和再生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并在101325 Pa、470℃ 和甲醇空速(WHSV)为1.0-3.0 h-1的反应条件下, 采用连续流动固定床微型反应器考察其催化甲醇制丙烯性能. 结果表明: MTP反应970 h后的催化剂晶体结构和形貌没有受到明显破坏, 但稀释蒸汽中Na+极易扩散至催化剂表面,部分取代H质子的位置, 从而使催化剂酸性逐渐下降而中毒失活; 另外, MTP催化剂表面的积炭导致分子筛微孔堵塞是造成其失活的主要原因, 可通过烧炭再生过程消除, 而水蒸汽脱铝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缓慢但更严重. 用再生和离子交换处理后, Na+中毒催化剂MTP反应性能基本完全恢复. 在470 h反应过程中, 甲醇转化率保持在99%以上, 丙烯选择性大于46%, 且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 丙烯选择性逐渐升高、乙烯选择性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95.
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2个配位聚合物{[Mn(Hbidc)(2,2''-bpy)(H2O)2]·1.5H2O}n1)和{[Cd(Hbidc)(phen)][Cd(phen)2Cl2]}n2)(H3bidc=苯并咪唑-5,6-二羧酸,2,2''-bpy=2,2''-联吡啶,phen=菲咯啉),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红外、元素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和热重对配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配合物1是一维无限zig-zag链结构,可以通过O-H…O和N-H…O氢键的相互作用形成三维超分子结构。配合物2也是一维无限链结构。此外,测试了配合物12的固体紫外吸收光谱和研究了配合物2的固体荧光性能。  相似文献   
96.
以4-[(8-羟基-5-喹啉)偶氮]苯磺酸(H2L)为配体,采用溶剂热合成法合成了两个配合物[CuL(en)]·0.5H2O (1)和[CuL2][Cu(en)2]·2H2O (2)(en=乙二胺),并采用单晶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元素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和热重分析对其进行表征。化合物12通过氢键和ππ相互作用连接形成了三维超分子网格。此外,还研究了两个化合物的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97.
成功构筑了β-环糊精修饰的三维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3D-rGO/β-CD),并对该复合材料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拉曼光谱分析等一系列的表征,分析了其形貌和结构的特征。进一步将其修饰到玻碳电极(GCE)表面,构建了一种新型电化学传感器(3D-rGO/β-CD/GCE)。利用3D-rGO/β-CD/GCE电化学传感器,通过微分脉冲伏安法(DPV)对左氧氟沙星(LEV)进行了检测。其中,具有多孔结构的三维还原氧化石墨烯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比表面积大、化学稳定性好等优良的性质,而修饰的β-环糊精能在其环形腔内与客体分子结合形成超分子包合物,进而可以对LEV进行有效识别。研究结果显示,在最优实验条件下,3D-rGO/β-CD/GCE对左氧氟沙星的检测具有较宽的线性范围(1~150μmol/L),且检测限可达0.33μmol/L,同时该修饰电极还表现出良好的选择性和稳定性。此外,成功将其应用于实际水样中LEV的检测,表明该传感器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98.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高温高压下Zr2AlC的结构和热力学性质,计算得到Zr2AlC的晶格参数与实验值符合较好.研究了Zr2AlC的弹性常数、体模量、剪切模量和杨氏模量等力学性质随压力变化的趋势.同时研究了维氏硬度随压力的变化趋势.通过计算得到的杨氏模量预测了Zr2AlC的弹性各向异性.最后,基于准简谐德拜模型,成功预测了Zr2AlC的德拜温度、热容、热膨胀系数和Grüneisen参数随着压强和温度的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99.
以硅酸盐溶液为主要原料,利用少量自制的含偶联功能基团的有机硅聚合物乳液与硅酸盐进行杂化反应,同时与填料等有效的结合制备了无机硅酸盐涂料,并对涂料的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无机硅酸盐涂层具有优异的贮存稳定性、柔韧性、防水性、耐污性、阻燃性以及耐霉菌性等,满足建筑内外墙涂料的相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00.
白花败酱矿物质元素分析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野生白花败酱与栽培白花败酱8种矿物质元素进行了测定、分析与利用。方法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结果白花败酱的嫩茎叶含有丰富的K、Ca、Na、Mg常量元素和Fe、Mn、Cu、Zn微量元素,栽培种的Mn含量是野生种的4倍多。结论白花败酱可作蔬菜食用,同时对土壤中的Mn有富集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