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62篇
化学   97篇
晶体学   7篇
力学   13篇
综合类   5篇
数学   36篇
物理学   17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含氟聚合物修饰碳纳米管及其聚氨酯复合疏水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超  郭述忠  汪伟志  刘天西 《化学学报》2009,67(9):1001-1007
利用羟基碳纳米管上的羟基与2-溴异丁基酰溴之间的简单反应, 在碳纳米管上引入了含溴ATRP引发剂, 并进一步引发含氟丙烯酸酯的ATRP聚合, 从而在碳纳米管表面接枝上了低表面能的含氟聚合物. 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A)和透射电镜(TEM)的研究结果表明碳纳米管与含氟聚合物之间为化学键连接. 以此低表面能聚合物包裹的碳纳米管作为填充粒子, 采用溶液浇铸方法制备了聚氨酯/碳纳米管复合膜, 并利用溶剂四氢呋喃(THF)刻蚀表面获得了不同碳纳米管裸露程度的复合膜材料. 静态接触角测试结果表明, 无论是羟基碳纳米管还是低表面能修饰的碳纳米管均可提高其复合膜的疏水性能, 且其疏水性能随碳纳米管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同含量时, 含氟聚合物接枝后的碳纳米管使复合膜具有更佳的疏水性能, 膜表面经溶剂刻蚀后可显著提高其疏水性能.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加入碳纳米管和溶剂刻蚀对聚合物表面微观结构以及材料表面疏水性能的影响. 上述结果表明: 利用接枝聚合物可改变碳纳米管本身的疏水性能, 并可进一步制备新型的具有表面疏水性能的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62.
催化链转移聚合制备接枝型两亲共聚物及其溶液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大分子单体法制备接枝型两亲共聚物, 通过表面张力仪、偏光显微镜、旋转流变仪和小角X射线衍射研究了两亲共聚物在水溶液中的聚集行为及其相结构. 首先末端带有可聚合双键的聚甲基丙烯酸叔丁酯大分子单体(PtBMA Macromonomer)通过催化链转移聚合法制备, 所用到的催化链转移剂为二水合双(二氟化硼苯二酮肟)合钴(II) (COPhBF). 然后将所得到的大分子单体与丙烯酸正丁酯(BA)进行自由基共聚得到接枝共聚物PBA-g-PtBMA, PBA-g-PtBMA中PtBMA的侧链部分在酸性条件下定量水解成聚甲基丙烯酸(PMAA)并用NaOH中和得到主链疏水侧链亲水的接枝型两亲共聚物PBA-g-P(MAANa). 用Wilhelmy吊片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两亲共聚物水溶液的表面张力, 发现其行为与小分子表面活性剂不同. 同时用动态光散射法测量了两亲共聚物水溶液中聚集体的粒度, 发现在研究的浓度范围内(0.02~10 g/L)聚集体都存在两个粒度分布峰(约30和300 nm). 浓溶液(w=37.5%)的偏光显微照片呈现层状液晶的特征图案, 而流变研究表明此时体系具有明显的粘弹性, 说明体系形成了层状液晶. 并且用小角度X射线衍射测定了层状液晶的层间距, 约为12.6 nm.  相似文献   
63.
通过构建高密度直接蒸发式冰盘管实验台,研究了不同冰盘管密度对取冷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蓄冷槽中冰盘管密度的增大,可使直接蒸发式蓄冰槽取冷水温进一步降低,取冷速率进一步提高,从而能更好地满足低温送风空调系统的要求及空调高峰负荷变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64.
文中对带有双X型铁心框架的MR I用高温和低温超导磁体的设计进行了介绍,包括项目的市场需求、磁体的基本参数和系统热负荷的预设计结果等。  相似文献   
65.
张超  魏新  卫钢  崔宝东  陈永正 《合成化学》2020,28(5):403-409
以10 mol%β-ICD作催化剂,靛红衍生的MBH-碳酸酯与3-(2,2,2-三氟次乙基)氧化吲哚为原料,经不对称[3+2]环加成反应,合成了10个含三氟甲基的手性毗邻双螺环氧化吲哚类化合物(3a^3j),收率68%~98%,dr值97/3~>99/1,ee值96%~>99%,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确证。  相似文献   
66.
高Ra数条件下封闭空间内换热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高宽比等于1的大尺寸封闭空间实验台用水作为对象进行了实验研究,获得了急需的高Ra数条件下封闭空间内换热的实验数据。文章分析了现行文献整理实验结果的弊病,探索用新的指导思想来整理实验数据。改变沿用夹层宽度的特性尺度而用换热面高度为特性尺度是一个合理的改进。分别整理冷、热换热面单壁的换热关联式是另一种新的探索。它将有利于揭示封闭腔内换热的内在机理,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7.
脉冲激光气相沉积法制备钴纳米薄膜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脉冲激光沉积技术制备了钴纳米薄膜,分析和讨论了不同背景气压和脉冲频率对钴纳米薄膜表面形貌的影响及纳米微粒的形成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低背景气压下,等离子体羽辉自身粒子之间的碰撞占主导作用,容易形成液滴;在较高背景气压下,等离子体羽辉边缘粒子和背景气体粒子之间的碰撞占主导作用,容易形成小岛并凝聚成微颗粒;在4Hz的脉冲重复频率和5Pa背景气压下生长出单分散性良好的钴纳米颗粒。  相似文献   
68.
有机膦酸酯在医药、农业、科研等领域具有重要的价值,研究提高有机膦酸酯合成时的选择性和转化率,对实际生产提高产量、降低成本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通过Arbuzov反应,以对溴乙酰苯胺和亚磷酸三乙酯为原料,利用无水氯化镍的路易斯酸性催化C-P交叉偶联反应,合成了(4-乙酰氨基)-苯基膦酸二乙酯,并通过1H核磁共振、13C核磁共振、红外光谱和熔点测试等手段对产物结构进行表征.在合成中我们发现,无水氯化镍会逐渐与空气中的水分子结合形成水合氯化镍(Ni Cl2·x H2O),而氯化镍的含水量会直接影响其路易斯酸性,并最终影响合成(4-乙酰氨基)-苯基膦酸二乙酯的转化率.本文中,我们研究了氯化镍含水量对合成(4-乙酰氨基)-苯基膦酸二乙酯的影响,并找出了最优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69.
多孔活性炭孔径分布的表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总结了利用气体吸附法表征多孔活性炭中孔和微孔孔径分布的各种方法。BJH方法和MP模型忽略了微孔内势能叠加效应,仅适合描述中孔孔径分布;HK模型和以Dubinin填充理论为基础的各种方法,考虑了微观下势能叠加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能很好地描述微孔孔径分布;最近围绕GAI(GeneralizedAdsorptionIsotherm)而展开的利用密度范函理论(DFT,densityfunctiontheory)和巨正则系综蒙特卡罗(GCMC,grandcanonicalensemblemontecarlo)模拟确定微孔孔径分布的方法较好地克服了Dubinin理论中存在的缺点,是较好的两种方法,但其有效性还需要更多的实验结果来证明。  相似文献   
70.
以氢氧化锶和钛酸四丁酯为原料, 在水溶液/Triton X-100/环己烷/正己醇反相微乳液体系中制备了直径约为20~80 nm的钛酸锶球形纳米粒子和长约300~1200 nm、直径约为30~150 nm的钛酸锶纳米棒. 用XRD, ICP, TEM, SAED和SEM对样品的结构、成分和形貌进行了表征; 用DLS分析了样品的粒度分布. 结果显示, 水与表面活性剂的物质的量比(ω0)、反应物浓度、陈化时间等因素都能影响钛酸锶纳米粒子的形貌和尺寸. 所得钛酸锶的锶钛物质的量比约为1.0, 粒度分布较窄, 为立方相单晶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