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5篇
  免费   200篇
  国内免费   404篇
化学   925篇
晶体学   83篇
力学   86篇
综合类   54篇
数学   195篇
物理学   50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122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125篇
  2008年   105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1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The (U + K)-orbit of a bounded linear operator T acting on a Hilbert space H is defined as (U + K)(T)={R-1 T R:R is invertible of the form unitary plus compact on H}.In this paper,we first characterize the closure of the (U + K)-orbit of an essentially normal triangular operator T satisfying H={ker(T-λI):λ∈ρ F (T)} and σ p (T*)=ф.After that,we establish certain essentially normal triangular operator models with the form of the direct sums of triangular operators,adjoint of triangular operators and normal operators,show that such operator models generate the same closed (U + K)-orbit if they have the same spectral picture,and describe the closures of the (U + K)-orbits of these operator models.These generalize some known results on the closures of (U + K)-orbits of essentially normal operators,and provide more positive cases to an open conjecture raised by Marcoux as Question 2 in his article "A survey of (U + K)-orbits".  相似文献   
992.
We discuss the best approximation of periodic functions by trigonometric polynomials and the approximation by Fourier partial summation operators, Valle-Poussin operators, Ces`aro operators, Abel opera-tors, and Jackson operators, respectively, on the Sobolev space with a Gaussian measure and obtain the average error estimations. We show that, in the average case setting, the trigonometric polynomial subspaces are the asymptotically optimal subspaces in the L q space for 1≤q ∞, and the Fourier partial summation operators and the Valle-Poussin operators are the asymptotically optimal linear operators and are as good as optimal nonlinear operators in the L q space for 1≤q ∞.  相似文献   
993.
翟学萍  尤慧艳 《色谱》2018,36(3):317-324
制备了Au@4-硝基苯硫酚@Ag内标化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探针,进一步以牛血清白蛋白(BSA)置换探针表面的稳定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发展了Au@NT@Ag@BSA内标化SERS探针。Au@NT@Ag@BSA探针保留了原探针的单分散性和高灵敏度,同时显著提高了信号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进一步将Au@NT@Ag@BSA探针和SMMC7721肺癌细胞共孵育,实现了细胞的探针标记和拉曼光谱成像。Au@NT@Ag@BSA内标化SERS探针在活体生物成像等方面展示了良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994.
从端基为胺基树状大分子出发, 合成了一种具有多个半受阻酚抗氧化基团、 结构对称的树状桥联半受阻酚类抗氧剂. 元素分析、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氢核磁共振波谱(1H NMR)、 质谱(MS)和冰点降低法证实合成的树状桥联半受阻酚类抗氧剂的化学结构与理论结构一致, 纯度较高. 采用1,1-二苯基-2-苦基肼(DPPH)法和差热扫描量热(DSC)法研究了树状桥联半受阻酚类抗氧剂的抗氧化性能, 并与相应的树状桥联全受阻酚类抗氧剂进行了对比. 研究结果表明, 树状桥联半受阻酚类抗氧剂清除DPPH自由基的活性不仅与清除体系中抗氧剂的浓度有关, 而且与清除时间有关; 清除时间为30 min时的抗氧化能力是清除时间为400 min时抗氧化能力的近2倍. 树状桥联半受阻酚类抗氧剂的半受阻效应使其在DPPH体系和HDPE树脂中的抗氧化能力均优于其相应的树状桥联全受阻酚类抗氧剂.  相似文献   
995.
利用2005-2017年14个自动气象站和2015-2017年66个自动气象站的降水资料,对浙西北暴雨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浙西北雨量分布呈西南、东北多,中部、东部少的特征,有2个暴雨中心,一个是位于清凉峰到大明山一带的梅汛期暴雨中心,另一个为天目山北部市岭一带的台风暴雨中心;暴雨存在明显的月、日变化特征,7-8月暴雨最多,春雨期暴雨主要出现在日落后,梅雨期主要出现在早晨前后,其次是午后,盛夏时主要出现在午后;6月前暴雨集中在西部、南部,7月出现明显转折,西南暴雨迅速减少,东北部天目山市岭一带暴雨明显增多。市岭地形为东北-西南河谷型,受狭管效应和地形抬升的影响,当台风位于天目山东南部时,天目山一带吹东北风对降水增幅最明显。  相似文献   
996.
采用柠檬酸络合法制备了锰锆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用XRD、H_2-TPR、XPS和SEM等技术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其CO催化还原NO性能。结果表明,MnO_x主要以Mn_3O_4物相存在,Zr占比的增加会促进Mn_3O_4物相的分散,引起Mn_3O_4平均晶粒粒径减小;Mn主要有Mn~(2+)、Mn~(3+)、Mn~(4+)离子价态形式,添加Cu和Ce后,(Mn~(3+)+Mn~(4+))含量和表面吸附氧(OA)含量增加,H_2-TPR还原峰温度向低温区偏移,有利于催化活性的提升。Mn-Zr-O复合氧化物的CO催化还原NO活性较低,加入Cu后的Mn-Cu-Zr-O复合氧化物其CO催化还原NO的活性得到改善,而添加Ce后所制备的Mn-Cu-Ce-Zr-O复合氧化物的催化活性进一步提高;在350℃下、反应空速为18000 h~(-1)时,Mn-Cu-Ce-Zr-O复合氧化物表现出较好的CO催化还原NO活性,CO转化率达到了89.17%,NO转化率达到了91.70%。  相似文献   
997.
本文合成了一种新型蛋氨酸衍生物酸洗缓蚀剂,运用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氢谱对其结构进行了鉴定。采用失重法和电化学法研究了在0. 5mol·L~(-1)硫酸介质中其对碳钢试片的缓蚀性能,并通过吸附等温模型对缓蚀机理进行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蛋氨酸衍生物的缓蚀效率约为90%,整体用量适中,是一种有望得到良好应用的绿色缓蚀剂。电化学分析表明,蛋氨酸衍生物为混合型缓蚀剂,其通过增大金属表面的电荷转移电阻而降低电化学腐蚀速率。  相似文献   
998.
模糊非相关鉴别C均值聚类的茶叶傅里叶红外光谱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是一种让人喜爱的健康饮品,不同品种的茶叶其功效和作用是不相同的。研究出一种可靠、简单易行、分类速度快的茶叶品种鉴别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模糊非相关判别转换(FUDT)算法和模糊C均值聚类(FCM)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模糊非相关鉴别C均值聚类(FUDCM)算法。FUDCM可以在聚类过程中动态提取光谱数据的模糊非相关鉴别信息。用FTIR-7600型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仪分别采集优质乐山竹叶青、劣质乐山竹叶青和峨眉山毛峰三种茶叶的傅里叶中红外光谱,波数范围为4 001.569~401.121 1 cm-1。先用多元散射校正(MSC)进行光谱预处理,然后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将光谱数据降维到20维,再利用线性判别分析(LDA)提取光谱数据中的鉴别信息。最后分别运行FCM和FUDCM进行茶叶品种鉴别。实验结果表明:当权重指数m=2时,FCM的聚类准确率为63.64%,FUDCM的聚类准确率为83.33%;FCM经过67次迭代计算实现了收敛,而FUDCM仅需17次迭代计算就可以实现收敛。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线性判别分析和FUDCM的方法能快速、有效地实现茶叶品种的鉴别分析,且鉴别准确率比FCM更高。  相似文献   
999.
基于波导光栅共振原理和古斯-汉欣(Goos-Hänchen)位移理论,提出一种表面覆膜波导光栅传感结构,并研究其共振光谱特性。通过在光栅表面涂覆低折射率聚合物功能膜层优化其共振光谱特性,选用多孔硅作为待测物承载单元,可以使光学探针更充分地接触待测样本,从而提高其检测性能。根据波导光栅共振相位条件,建立了共振波长和样本折射率之间的数学模型,通过检测共振位置的改变进而对样本浓度进行检测。研究表明,该表面覆膜波导光栅传感结构具有线型对称和窄线宽的共振光谱特性,可实现高品质因数(Q值)和高灵敏度的传感特性,其Q值为1 488,对折射率的检测极限可达5×10-4 RIU(RIU为折射率单位)。通过检测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对其传感特性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共振波长与葡萄糖溶液浓度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对葡萄糖溶液的检测灵敏度为1.12nm/1%,证明了该表面覆膜波导光栅传感结构的有效性,可以用于对低浓度样本溶液的实时动态监测,并为波长调制型光学折射率传感器的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00.
为探讨原位条件下关节软骨及下骨组织成分含量变化等深层次微观信息,采用拉曼光谱技术结合组织光透明技术来研究软骨组织的光透明效果。选用甘油、碘海醇作为光透明剂,对在不同光透明剂浓度和浸渍时间下的犬膝关节股骨端软骨样本进行拉曼光谱采集。通过计算磷酸基团(920~960 cm-1 ) 和酰胺Ⅰ带(1 595~1 700 cm-1)的积分强度,获得拉曼强度比(磷酸基团/酰胺Ⅰ),探索在不同浸渍时间(10~60 min)、不同浓度下(甘油40%,60%,80%和100%,碘海醇50,150,250和350 mg·mL-1)组织光透明的规律,即寻找合适的透明浓度和透明时间。结果显示:相比于无透明剂情形,两种透明剂均使该强度比信号增强。在同一时间范围内,甘油和碘海醇分别在60%和150 mg·mL-1 浓度下能获得较好的透明效果;而在不同浓度下,甘油的透明效果均在20 min最强,而碘海醇的透明效果一般是在50 min后开始增强。在光透明剂的作用下激发光透过软骨可以直接探测到软骨下骨的拉曼光谱信息,这为研究骨关节炎深层次病因提供了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