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467篇
  免费   9742篇
  国内免费   16282篇
化学   37457篇
晶体学   1842篇
力学   3484篇
综合类   1754篇
数学   7973篇
物理学   23981篇
  2024年   98篇
  2023年   559篇
  2022年   1684篇
  2021年   1709篇
  2020年   1791篇
  2019年   1857篇
  2018年   1717篇
  2017年   2314篇
  2016年   2013篇
  2015年   2737篇
  2014年   3158篇
  2013年   4204篇
  2012年   4211篇
  2011年   4616篇
  2010年   4352篇
  2009年   4418篇
  2008年   4900篇
  2007年   4286篇
  2006年   4295篇
  2005年   3613篇
  2004年   2904篇
  2003年   2067篇
  2002年   2208篇
  2001年   2062篇
  2000年   2229篇
  1999年   1282篇
  1998年   676篇
  1997年   549篇
  1996年   515篇
  1995年   430篇
  1994年   414篇
  1993年   398篇
  1992年   324篇
  1991年   261篇
  1990年   231篇
  1989年   217篇
  1988年   206篇
  1987年   188篇
  1986年   140篇
  1985年   99篇
  1984年   105篇
  1983年   94篇
  1982年   59篇
  1981年   53篇
  1980年   45篇
  1979年   45篇
  1978年   18篇
  1977年   12篇
  1965年   24篇
  1959年   1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91.
非还原脲变性蛋白溶菌酶稀释复性过程中集聚现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边六交  梁长利  杨晓燕  刘莉 《化学学报》2007,65(24):2891-2897
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阴极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高效凝胶排阻色谱法, 研究了非还原脲变性蛋白溶菌酶在稀释复性过程中的集聚现象. 实验发现, 在整个稀释复性过程中, 没有蛋白溶菌酶集聚体沉淀产生. 当最终复性液中蛋白溶菌酶浓度小于4.0 mg/mL时, 复性过程中不会形成蛋白溶菌酶分子集聚体; 当最终复性液中蛋白溶菌酶浓度介于4.0~8.0 mg/mL时, 复性过程中会形成由非共价相互作用所引起的蛋白溶菌酶二分子和三分子集聚体; 而当最终复性液中蛋白溶菌酶浓度大于8.0 mg/mL时, 复性过程中除了会形成二分子和三分子蛋白溶菌酶集聚体外, 还会形成四分子蛋白溶菌酶集聚体. 在此基础上, 结合文献, 对非还原脲变性蛋白溶菌酶的稀释复性过程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992.
利用GC/MS分析了80个喷气燃料样品的烃族化学组成,将其分为直链烃、异构烃、环烷烃、芳烃、十氢萘五大类,并测定了燃料的密度、苯胺点、热值、冰点、闪点及沸程等主要理化性质.构建了喷气燃料组成和性质关系的数据库,考察了喷气燃料的烃族组成及沸程对各种性质的影响.结合Cookson等的理论,建立了八个模型方程,通过多元线性回归预测烃族化学组成与理化性质关系, 与已报道的其他方程比较,新模型的相关系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93.
1. INTRODUCTION Microbial pollution will bring about various problems in industry and other vital fields, such as causing decomposing of materials, harming people抯 health. In order to reduce these problems, new antibacterial materials have been demanded. Recently, much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inorganic materials including zinc oxide [1~4]. These inorganic antibacterial materials are now substituting for organic materials to avoid releasing noxious organic molecules harmful to humans;…  相似文献   
994.
新生儿硬肿症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新生儿硬肿症发病的危险因素,以便有效地预防该病,以41例硬肿症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并设疾病对照组,运用多元Logistic回归,对8项可疑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早产,低体重,窒息和感染, 毒最终进入方程(P>0.05),且OR值均大于1,是硬肿症发病的危险因素。硬肿症是原发病的一个并发症和严重征兆。寒冷不是本地区硬肿症的常见病因。流动人口的新生儿是硬肿症的高危人群。加强围产期母婴保健,普及新法复苏,感染的预防和早期有效干预,早产,低体重儿和重新新生儿热能供给和维持内环境平衡是预防硬肿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95.
含DNA配体的VT吸附剂结构及其血液相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异氰尿酸三烯丙酯 TAIC)为交联剂,醋酸乙烯酯(VAC)为单体合成的共聚物(VT),经皂化和活化后,固载上DNA,即得含DNA配体的VT吸附剂。测定了各产物的物理性能,表面形态,红外光谱和血液相容性。实验结果表明:聚合物具有较大平均孔径,皂化后亲水性增强,随活化而使比表面积增大,孔分布趋于均匀,固载DNA的能力高,致使最后产物表面DNA覆盖致密程度高,考察其血液相容性良好,对血小板粘附率约为10%,对白细胞无破坏,每克吸附剂清除抗-DNA蛋白2小时可达60%以上。  相似文献   
996.
合成及表征了一系列以柔韧碳氢链相连不同长度的p/p型单核铁(Ⅲ)双卟啉配合物,以可见光谱首次观察到该系列配合物在氯仿溶液中开放式及闭合式构象的平衡,发现680nm处吸收峰强度与这种构象平衡有关,烷氧链越长,该吸收峰强度越大.利用该类配合物模拟了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对环己烷的羟化作用,催化结果表明,在以分子氧为氧源及还原剂存在的温和条件下,该类配合物的催化活性显著高于单核铁卟啉(FeTPPCl),随着柔韧碳氢链长度的增加,双卟啉的催化活性依次增加.高的催化活性与双卟啉配合物在溶液中的构象平衡,即闭合式构象引起的立体位阻及电子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997.
为了研究形态(特别是分散状态)对聚合物共混物韧性的影响,建立了准网络形态模型,定义了分散相分布系数(ξ,0<ξ1),并给出其物理意义,推导了基体层厚度的计算公式,研究了形态参数的变化对基体层厚度的影响.对于常见的无规形态,ξ≈1.对于准网络形态,ξ<1,并且不是常数.计算结果表明,减小ξ和分散相粒径及其分布、增大其体积分数有利于减小基体层厚度.从理论上证明了准网络形态比无规形态更有利于减小基体层厚度.  相似文献   
998.
煤气部分返回炼焦过程焦炭脱硫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将半焦中的硫区分为无机硫和有机硫,在不同气氛和温度下进行脱硫实验;计算煤气返回对焦炉温度的影响和模拟炼焦过程返回煤气在炭化室的分布。结果表明:增加氢气浓度对有机硫和无机硫的脱除都有利,但是温度升高并不总是有利于脱硫;氢气脱硫效果要好于甲烷和一氧化碳;指出了炼焦后期在焦炉煤气返回之前预热煤气可以减少对炉温的影响,但是煤气的预热温度不能太高,否则甲烷裂解容易堵塞管道;煤气的最佳返回时机是在焦炭中孔隙分布较为均匀之时。  相似文献   
999.
H2SO4处理的Nb2O5/γ -Al2O3催化剂表面酸性与催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Hammett指示剂法、红外光谱(IR)、示差扫描量热-热重法(DSC-TG)和微型催化反应装置等研究了H2SO4处理的负载型Nb2O5/γ-Al2O3催化剂表面酸性和催化异丁烯(IB)与异丁醛(IBA)反应生成2,5-二甲基-2,4-己二烯(DMHD)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随所用H2SO4浓度增加,Nb2O5/γ-Al2O3催化剂表面酸性增强,B酸量增加,L酸量先增加后下降。经H2SO4处理的Nb2O5/γ-Al2O3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明显增加,但当H2SO4浓度超过0.05 mol·L-1时催化活性又急剧下降,这可能是因为在H2SO4处理的催化剂表面形成的强酸中心上,产物分子进一步转化为积炭且封闭催化剂活性表面,导致催化活性下降。  相似文献   
1000.
Heteropolyoxometalates are a large family of potent medicines due to their excellent antiviral and antitumor activity 1-4, while their application in clinic meets great difficulties for their toxicity 5. How to synthesize heteropolyoxometalate medicines possessing high activity and low toxicity has become the focus in heteropolyoxometalate medicine research. Previously reported polyoxometalates showing medical activities are all salts simple Na+, K+ or NH4+ etc. inorganic cations, in which 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