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37篇
  免费   822篇
  国内免费   1358篇
化学   2672篇
晶体学   171篇
力学   263篇
综合类   178篇
数学   690篇
物理学   194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120篇
  2021年   115篇
  2020年   133篇
  2019年   127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180篇
  2016年   122篇
  2015年   191篇
  2014年   197篇
  2013年   290篇
  2012年   284篇
  2011年   299篇
  2010年   347篇
  2009年   370篇
  2008年   420篇
  2007年   405篇
  2006年   362篇
  2005年   295篇
  2004年   199篇
  2003年   140篇
  2002年   182篇
  2001年   198篇
  2000年   160篇
  1999年   104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5篇
  1971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71.
用体视学方法分析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大脑运动皮质细胞的凋亡情况。随机将24只SD大鼠分为缺血再灌注后6、12、24 h和对照组。采用结扎大鼠左侧颈总动脉和夹闭右侧颈总动脉15m in后放开的方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Hoechst33258荧光染色及免疫组化Bax蛋白表达来检测细  相似文献   
972.
红外光谱在线监控对二苯脲合成反应进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ReactIRTM4000实验室在线红外分析系统对脲和苯胺合成二苯脲反应进行在线监控,通过监测反应物脲(1 420 cm-1)和苯胺(1 270 cm-1)、中间产物苯基脲(1 339 cm-1)及产物二苯脲(1 312 cm-1)特征峰的变化,推断出反应体系中各组分浓度的变化,从而清楚地了解了该反应的进程。研究的结果证明脲和苯胺合成二苯脲的过程是脲和苯胺先生成中间产物苯基脲,苯基脲再和苯胺生成二苯脲。结果表明在线红外分析能够快速、简便、准确地确定出反应的最佳时间,从而达到对合成反应的进程进行控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973.
基于热红外光谱和微波反演地表温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地表温度(LST)是研究地表和大气之间辐射和能量交换以及区域和全球尺度地表物理过程的重要参数。卫星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水文、气象、地震、军事的应用研究,以及气候模式的辐射过程描述都需要获得准确的LST。光谱中的红外和微波对于探测LST发挥重要作用。文章综合分析了热红外波谱和微波遥感反演LST的研究进展,包括:利用热红外辐射温度表探测LST的方法,晴空条件下星载传感器的红外通道反演LST的单窗、分裂窗等反演方法,单通道和多通道算法,组分温度的反演方法,单通道多角度法和多通道多角度法,以及地表发射率ε特性研究等。微波可以全天候探测地表,文章分析了被动微波波段遥感反演LST的方法。并对这些方法的优缺点、适用性及应用前景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974.
挥发性盐基氮的光谱分析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一种挥发性盐基氮(TVB-N)测定方法。通过奈斯勒试剂处理的分子筛吸收挥发性盐基氮,形成NH2Hg2IO固相显色体,采用漫反射光谱装置直接测定。探讨了测量原理、条件及影响因素,表明该方法具有操作方便,灵敏度高,试剂用量少等优点。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8 μg·mL-1,检测限达0.1 g·mL-1。用于鱼、肉食品新鲜度的监测,发现鱼肉随放置时间的延长,挥发性盐基氮迅速增加,表明鱼肉的腐败变质是一个加速过程,并且鱼的变质速率相对猪肉更快一些。  相似文献   
975.
纯钛电极上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机械粗糙、电化学氧化还原、化学刻蚀等方法对纯钛电极表面进行粗糙,在钛基底上获得了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信号。初步的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机械粗糙和电化学氧化还原方法能够获得具有一定粗糙度的电极表面,但是该表面并不具有SERS活性。而采用氢氟酸化学刻蚀方法能够获得具有SERS活性的表面,并且成功检测到吡啶分子的表面增强拉曼信号。实验尝试了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刻蚀,对酸的刻蚀浓度、刻蚀时间、外接电位等影响因素作了研究,结果发现基底的SERS活性随氢氟酸浓度增大而出现最佳条件,即氢氟酸浓度0.33 Wt%,刻蚀时间为5 min时的拉曼信号最好。实验以0.01 mol·L-1吡啶为探针分子,0.1 mol·L-1 KCl为电解质,在开路电位下成功地观察了钛电极上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相似文献   
976.
将高斯积分引入频域格林函数及其导数的数值计算,计算结果与已有文献进行对比,证明该方法在满足足够精度的基础上,使计算过程简化,减少分区,提高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977.
建立了不同鱼贝类肌肉组织中以氘代同位素为内标测定环丙氟哌酸残留量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方法。样品加入内标环丙氟哌酸-D8和磷酸盐缓冲溶液(pH 7.0)后进行匀质并用乙腈超声提取,经正己烷脱脂后采用Waters Oasis MAX小柱净化,在Cloversil-C18柱上,以乙腈-0.05%三氟醋酸(体积比为25∶75)为流动相,采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法测定。根据环丙氟哌酸和氘代内标物的定量离子质量色谱图的峰面积比值,采用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环丙氟哌酸和内标的定量离子峰面积比值与环丙氟哌酸浓度在0.1~50.0 μg/kg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1,方法的定量检测限为0.1 μg/kg,回收率为92.5%~98.1%,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4.3%。将该方法用于市场上10种鱼和贝类样品的检测,结果表明该法具有灵敏、准确的优点,完全满足残留分析的确证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978.
气相色谱-质谱法快速测定牛奶中的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牛奶中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含量的分析方法。样品经二乙胺-乙腈-水溶液超声提取,离心,滤液用氮气吹干后加入硅烷化衍生试剂衍生,气相色谱-质谱测定,选择离子模式监测,外标法定量。在0.025~2 mg/kg范围内,目标物的峰面积与其质量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r>0.98);在0.5,1.0和2.5 mg/kg的添加水平,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4%~87%和75%~102%,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5.7%~11.7%和4.9%~7.8%;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的检出限(LOD)分别为0.05 mg/kg和0.10 mg/kg。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准确,适合牛奶中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的确证和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979.
姚军  李将渊  罗洋 《电化学》2009,15(2):224
应用循环伏安法、线性电位扫描法研究盐酸吡哆辛(VB6)在聚溴甲酚绿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特性.在pH=4 HAc-NaAc缓冲溶液,0.7~1.2 V电位区间,盐酸吡哆辛在聚溴甲酚绿电极有一不可逆氧化峰(0.978 V),转移电子数n为1,质子数m为1,传递系数α为0.37.VB6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1×10-3~2×10-5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0.9967,样品加标平均回收率为100.06%,检出下限为2×10-6mol/L.  相似文献   
980.
用改进的十进制遗传算法确定土质边坡最危险滑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瑞典圆弧法和简化Bishop条分法分析土质边坡的稳定性,以圆弧滑裂面与边坡面的左右交点的两个横坐标和以滑裂面圆心的纵坐标作为优化变量,采用了一种改进的十进制遗传算法对优化变量进行优化。这种改进的遗传算法是以简单的十进制遗传算法为基础,结合优体克隆操作、子体优生操作和多代调环操作。通过计算ACADS考核题验证,该方法有较强的自适应能力,具有收敛速度快、解的精度高和避免出现早熟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