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98篇
  免费   1001篇
  国内免费   1712篇
化学   3364篇
晶体学   187篇
力学   333篇
综合类   188篇
数学   626篇
物理学   221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147篇
  2021年   116篇
  2020年   129篇
  2019年   131篇
  2018年   126篇
  2017年   188篇
  2016年   149篇
  2015年   242篇
  2014年   309篇
  2013年   365篇
  2012年   328篇
  2011年   368篇
  2010年   379篇
  2009年   418篇
  2008年   405篇
  2007年   342篇
  2006年   422篇
  2005年   356篇
  2004年   304篇
  2003年   196篇
  2002年   194篇
  2001年   227篇
  2000年   245篇
  1999年   137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5篇
  1973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71.
利用电压/电流探头和数字示波器实现了脉冲调制射频功率测量。电压/电流探头输出的电压、电流信号由数字示波器采集存储,电压、电流的幅值及相位差由FFT分析得到。在不同频率下,对电压、电流幅值及相位差进行标定,获得计算射频功率的标定参数。分析表明电压、电流相位差是影响标定系数的主要因素,FFT方法处理非稳态调幅电压、电流时存在问题,只有在零无功功率处才能获得可信的吸收功率。  相似文献   
972.
以血细胞分析和酶学分析方法,比较研究了患“黄水病”拟穴青蟹和正常拟穴青蟹的细胞免疫及血清免疫酶指标.结果表明:患病拟穴青蟹与正常拟穴青蟹不同性别之间血细胞密度、3种血细胞比例和LZM、ACP、AKP、SOD、PO酶活性差异皆不显著(P〉0.05),而同性别之间变化明显,差异极显著(P〈0.01);雄性患病拟穴青蟹与正常拟穴青蟹的血细胞吞噬百分比(PP)和血清LZM活力没有明显差别(P〉0.05),而雌性患病拟穴青蟹PP和LZM均显著低于正常拟穴青蟹(P〈0.05);同性别的患病青蟹PI极显著低于正常青蟹(P〈0.01);患病拟穴青蟹与正常拟穴青蟹不同性别之间POD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同性别之间POD活性显著高于正常拟穴青蟹(P〈0.05).  相似文献   
973.
系列磺丁基甜菜碱的表征及表面活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FT-IR、1H NMR和元素分析对自制的3种磺丁基甜菜碱(SBm-4)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它们的表面性能、泡沫性能和乳化性能。 获得SB12-4的cmc为2.20×10-3 mol/L,γcmc为31.48 mN/m;SB14-4的cmc为2.80×10-4 mol/L,γcmc为29.68 mN/m;SB16-4的cmc为2.30×10-5 mol/L,γcmc为32.06 mN/m。 3种磺丁基甜菜碱的cmc值随着烷基链长增加逐渐减小,γcmc先减小后增加,三者的起泡性随浓度增加而增加,到一定值后保持不变;泡沫稳定性随浓度增加逐渐增强,起泡性随着温度的增加有缓慢增加趋势,泡沫稳定性随温度增加逐渐降低。 3种表面活性剂的乳化能力随浓度增加先增加后降低。  相似文献   
974.
以2,2-二溴甲基-1,3-二溴丙烷(PEBr4)为引发剂,Cu0粉/三(2-二甲氨基乙基)胺(Me6-TREN)为催化体系,在二甲亚砜(DMSO)和H2O的混合溶剂中实现了苯乙烯(St)的单电子转移活性自由基聚合(SET-LRP)。 通过1H NMR和GPC分析表明,所得聚合物为星形结构并具有较窄的分子量分布Mw/Mn=1.20(MGPCn=25.3×103,转化率为42.6%),且聚合物的链端保留了-Br端基。 考察了溶剂、反应温度及相转移催化剂对聚合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溶剂中H2O的体积分数由10%增加至20%导致了聚合速率的降低,表观聚合速率常数(kappp)由0.026 4 h-1减小至0.019 7 h-1;升高反应温度、增加催化剂用量以及相转移催化剂的加入分别导致聚合体系的kappp增加,同时,催化剂用量的增加和相转移催化剂的加入使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系数降低。  相似文献   
975.
采用铜锡钛(Cu-Sn-Ti)合金钎料分别利用两种常规钎焊方法进行金刚石磨粒预钎焊处理试验并制备复合节块.通过静压强度试验测试了预钎焊磨粒的静压强度,通过三点抗弯试验测试了复合节块的强度,并使用扫描电镜、能谱仪、X型射线衍射仪分析预钎焊金刚石磨粒和复合节块断口的微结构.结果表明:真空炉中预钎焊后金刚石磨粒表面形貌较好,Cu-Sn-Ti合金钎料与金刚石在预钎焊过程中发生了界面元素扩散,形成化学结合界面,Cu-Sn-Ti合金钎料对金刚石的热损伤较小;预钎焊金刚石磨粒的体积浓度为10; ~40;时复合节块抗弯强度达到791MPa以上,高于常规金刚石节块强度;预钎焊金刚石磨粒与金属胎体在烧结过程中发生了界面元素扩散,形成冶金结合,复合节块界面结合强度高.  相似文献   
976.
为了提高高品质金刚石膜的沉积速率,利用CST三维电磁场仿真软件,模拟了Diamo Tek700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设备中,在忽略等离子体存在的前提条件下,石英钟罩的厚度和形状对沉积金刚石膜的基片表面电场分布的影响.同时采用壁厚3 mm,3.5 mm和4mm的平顶和壁厚4 mm的圆顶钟罩分别进行了金刚石膜的沉积实验.模拟结果显示,对于同一类型的石英钟罩,壁厚的变化(3 ~4 mm)对基片表面平均电场影响不大;而壁厚相同的圆顶钟罩情况下基片表面平均电场则比平顶的高出10;.壁厚4 mm的圆顶石英钟罩得到了相对较高且均匀的电场分布.结果表明,沉积速率与模拟的基片表面电场强度存在对应关系;采用壁厚4 mm圆顶钟罩与原厂设计的壁厚3 mm平顶钟罩相比,在相同的工艺条件下,沉积速率提高一倍,达到1.4 μm/h.  相似文献   
977.
基于FTIR的芝麻油真伪鉴别和掺伪定量分析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低价油掺入到高价油是食用油脂中的常见掺伪现象,芝麻油由于品质好价格高,市场上时有假冒伪劣产品,因此应用FTIR并结合化学计量学,建立了芝麻油的真伪和掺伪的快速分析方法。首先分析了芝麻油与大豆油、葵花籽油在4 000~650 cm-1范围的FTIR谱图,由于食用植物油都是不同脂肪酸甘油三酯的混合物,其谱图极为相似,很难发现芝麻油与其他油脂的明显差异。但是不同食用油的脂肪酸组成不同,其1 800~650 cm-1红外指纹特征区也有所不同,因此可以选择该区域,对红外光谱数据用化学计量学方法进行分类识别。通过建立主成分分析(PCA)和簇类独立软模式识别(SIMCA)模型,进行了芝麻油的真伪鉴别,该模型聚类效果较为理想,识别正确率达到了100%;采用标准正态化校正(SNV)和偏最小二乘法(PLS),经过PCA分析计算,芝麻油中掺入大豆油、葵花籽油的掺伪检测限均为10%;利用FTIR和PLS,建立了芝麻油掺的定量分析模型,该模型预测值与实际值有着良好的对应关系,预测相对误差为-6.87%~8.07%之间,说明定量模型可行。本方法能够实现芝麻油的快速真伪鉴别和掺伪定量分析,其优点是模型一旦建立,分析简便、快速,可以满足大量样品的日常监测。  相似文献   
978.
在二氯甲烷中和在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7-烯(DBU)存在下,氟烷磺酰氟和4个赤式邻位二醇及3个末端邻位二醇之间的脱水环氧化反应,结果以中等到优秀的收率(45%~90%)生成了相应的顺式环氧化合物和末端环氧化合物。实验结果进一步拓展了氟烷磺酰氟在有机合成化学中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979.
We study the stability properties of magnetized strange quark matter and strangelets under a strong magnetic field in the MIT bag model. The free energy per baryon of strange quark matter feels a great influence from the magnetic field. At the field strength about 1017G, the magnetized strange quark matter becomes more stable. Considering the finite size effect, the magnetic influence on strangelets becomes complicated. For a given magnetic field, there exists a critical baryon number, below which the magnetized strangelets have lower energy than the non-magnetized strangelets. For the field strength of 5× 1017G, the critical baryon number is Ac ~ 100. Generally, the critical baryon number increases with the decreasing external magnetic field. When the field strength is smaller than 1017G, the critical baryon number goes up to Ac~ 105. The stable radius, electric charge, and quark flavor fractions of magnetized strangelets are shown.  相似文献   
980.
基于线性方程组数学分离模型建立在线过程检测复方缬沙坦氢氯噻嗪片溶出度方法。分别扫描缬沙坦和氢氯噻嗪的紫外吸收光谱,两组分在最大吸收波长处完全重叠。根据朗伯比尔定律吸光度加和性原理,分别测定两组分在最大吸收波长处的吸光系数,建立线性方程组数学分离模型,采用光纤传感过程分析技术(FODT)检测缬沙坦氢氯噻嗪片的溶出度,并与HPLC法相比较。在规定的溶出介质中,两种成分同时实时测定,并且FODT累积溶出度与HPLC法相比较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批次药物的溶出行为一致,说明制剂工艺稳定,均匀度好。溶出曲线显示缬沙坦溶出快于并高于氢氯噻嗪,且30 min时两组分的溶出度均大于80%符合美国药典规定。结果表明,应用线性方程组数学分离模型结合FODT法可实现复方缬沙坦氢氯噻嗪片中双组分溶出度的同时检测,并可提供双组分的溶出过程曲线和全部溶出数据,直观反映各组分在各溶出时段的快慢,为此药建立标准提供依据。与HPLC法单点数据相比优势明显,更有利于药品评价和抽验质量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