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42篇
  免费   1219篇
  国内免费   2237篇
化学   4240篇
晶体学   217篇
力学   391篇
综合类   284篇
数学   812篇
物理学   295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180篇
  2021年   171篇
  2020年   157篇
  2019年   144篇
  2018年   197篇
  2017年   236篇
  2016年   184篇
  2015年   275篇
  2014年   292篇
  2013年   442篇
  2012年   433篇
  2011年   444篇
  2010年   453篇
  2009年   500篇
  2008年   582篇
  2007年   504篇
  2006年   549篇
  2005年   501篇
  2004年   411篇
  2003年   253篇
  2002年   281篇
  2001年   302篇
  2000年   379篇
  1999年   187篇
  1998年   124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71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4篇
  197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81.
应用X光光电子能谱法测定了几种彩色胶片表面层中氟的1s能级的结合能;分别比较了水处理前后、溅蚀前后胶片护膜层氟的变化,表明氟化物分布在护膜最表层,是一种易溶于水的氟化物;测定了彩色片护膜层所含硅2p能级的结合能,与自制彩色片护膜层测定结果比较,优质片含一种较多负电性,用与自制片的无机硅不同的硅化物作毛面剂;对溅蚀前后优质片和自产彩色片中的硅铝比变化进行比较,提出优质彩色片F-400的护膜层可能是双  相似文献   
82.
A new kind of polyorganozircosilazane as Si/Zr/C/N-based ceramic precursor was synthesized from the condensation reaction of hexamethyleyclotrisilazane lithium salts(D3^NLi)and zirconium tetrachloride(ZrCl4).In the presence of N,N,N’,N’-tetramethyl ethylene diamine(TMEDA),polyorganozircosilazane was obtained in high yield.  相似文献   
83.
V anadium髨coordination com pound1is achievedby the hydrotherm al reaction of V2O5and ethyl6-m ethyl-4-hydroxy-3-quinolinecarboxylate(em hq)w ithwater as solvent.X-ray single crystal diffraction studyof com pound1(Fig.1)shows that com pound1crystal-lizes …  相似文献   
84.
乌骨鸡肌肉中肌肽的鉴定与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肌肽是具有抗氧化、抗衰老等多种活性的功能性二肽. 建立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鸡肌肉中肌肽的新方法, 该法采用NH2柱分离, 样品无需衍生, 操作简便. 通过该法和HPLC-MS 联用技术鉴定了乌骨鸡肌肉中存在肌肽, 同时比较乌骨鸡和普通白洛克鸡肌肉中肌肽的量. 结果表明: 该法适合于肌肉中肌肽的测定, 测定结果显示, 乌骨鸡肌肉中肌肽量约0.45%, 普通白洛克鸡肌肉中约0.22%. 乌骨鸡肌肉中肌肽量显著高于普通白洛克鸡, 这表明肌肽可能是体现乌骨鸡滋补营养作用的主要成分之一.  相似文献   
85.
新型含二硫键的环肽的合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小毅  王涛  夏传琴  余孝其  谢如刚 《有机化学》2004,24(12):1629-1632
本实验设计从Boc-Glu-OH,Boc-Asp-OH的两个羧基出发,最后通过I2氧化两个半胱氨酸的巯基生成二硫键,得到一类新型含二硫键的环肽,该环肽通过1H NMR,MS等确定了其结构.  相似文献   
86.
利用L-N,N-双(β-羟乙基)丝氨酸及L-N,N-双(β-羟乙基)苏氨酸与三乙氧基硅烷或氯烷基三乙氧基硅烷反应合成了具有手性的(4S)-4-羧基杂氮硅三环(1~5),并运用IR、~1HNMR、EI-MS等手段表征了结构。证据显示存在着贯穿笼状结构的N→Si配键。  相似文献   
87.
糖蛋白/胆红素钙水溶性复合物的形成及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结合减法、二阶导、退卷积和曲线拟合等先进光谱技术,紫外可见光谱,ICP-AES分析方法,对不同质量比的α-酸性糖蛋白(AGP)和胆红素钙(CaBR)反应后的滤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GP和CaBR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相互作用,导致AGP二级结构的有序性增加,CaBR的水溶性增大,两者形成了可溶性的AGP/CaBR复合物。  相似文献   
88.
A Cu(Ⅱ) complex [Cu(L)1.5(OSO3)]·3H2O (1) [L=1,4-bis(imidazol-1-yl)benzene] was synthesized by reaction of ligand L with CuSO4·5H2O using solvothermal method and its structure was determined by X-ray crystal structure analysis. The structure indicates that the complex crystallizes in triclinic, space group P1 with a=0.948 8(2), b=1.078 5(2), c=1.108 4(2) nm, α=74.820(2), β=81.331(2), γ=72.638(2)°, V=1.041 5(3) nm3, Z=2, Dcalc=1.687 g·cm-3, F(000)=544, μ=1.205 cm-1, the final R=0.062 3 and wR=0.132 8. The Cu(Ⅱ) atom has distorted square-pyramidal environment with a N3O2 donor set. Each L ligand links two Cu(Ⅱ) atoms using its imidazole groups to form an infinite one-dimensional (1D) ladder-like chain, which further linked by SO42- to form a two-dimensional (2D) network structure. The 2D sheets are further connected by C-H…O hydrogen bonds to give a three-dimensional (3D) structure. CCDC: 650388.  相似文献   
89.
聚丙烯/POE共混组成对材料断裂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基本断裂功(EWF)方法对聚丙烯(PP)/聚烯烃弹性体(POE)共混物的注射双边缺口拉伸试样的断裂行为进行了研究,比较了不同POE含量对共混物各断裂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PP和用量为5phr POE的共混物都可完全满足EWF方法的要求,共混物的断裂韧性-比基本断裂功we,较PP有显著提高;POE用量为10phr以上的共混物则出现明显的成颈现象而限制了EWF方法的应用;PP和各种POE用量的共混物都得到了其屈服所需要的比基本断裂功we,y和比塑性功β′wp,y.  相似文献   
90.
多组分单体接枝聚丙烯/尼龙6反应共混物结晶行为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多组分熔融接枝的方法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GMA)和苯乙烯 (St)共同接枝到聚丙烯 (PP)上 ,制得具有较高GMA接枝率的多单体接枝聚丙烯 ,PP g (GMA co St) .将PP g (GMA co St)与尼龙 6 (PA6 )进行共混 ,利用扫描电镜 (SEM) ,差示扫描量热计 (DSC)和广角X射线衍射 (WAXD)对共混物的形态和结晶进行了研究 .在共混过程中 ,PP g (GMA co St)与PA6反应原位生成了PP g PA6 ,有效改善了共混物的相容性 ,分散相尺寸明显减小 .在PP g (GMA co St) PA6为 3 7的体系中 ,PP g (GMA co St)出现分级结晶现象 ,其在较低温度下的结晶属于均相成核结晶 .在PP g (GMA co St) PA6为 7 3的体系中 ,由于PA6相分散细微 ,在通常结晶温度下不结晶 ,而是在低温下均相成核与PP g (GMA co St)同时结晶 .WAXD证实体系中接枝PP ,PA6为分别结晶 ,无共晶或新的晶型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