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2篇
  免费   864篇
  国内免费   1314篇
化学   2536篇
晶体学   154篇
力学   232篇
综合类   130篇
数学   418篇
物理学   183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109篇
  2021年   130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110篇
  2018年   100篇
  2017年   164篇
  2016年   108篇
  2015年   182篇
  2014年   195篇
  2013年   273篇
  2012年   295篇
  2011年   308篇
  2010年   303篇
  2009年   319篇
  2008年   339篇
  2007年   343篇
  2006年   318篇
  2005年   249篇
  2004年   227篇
  2003年   156篇
  2002年   153篇
  2001年   175篇
  2000年   155篇
  1999年   87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Water swelling rubber (WSR) was prepared by reaction blending SBR andsodium polyacrylate (PAANa). The existing states of water in the WSR was studied bymeans of DSC and TG. It was found that water exists in three states: nonfreezing water,bound freezable water and free water.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water states and structureof PAANa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mount of non-freezing waterwas related to total water content, and the ratio of non-freezing water versus -COONagroups on PAANa (mol/mol) was about 4. However, total water content slightly affectedthe content of bound freezable water and remarkably affected the amount of free waer.  相似文献   
122.
A dinuclear manganese(II) complex, [Mn2(μ-Oac)2(phen)4](ClO4)2 1 (phen = phenanthroline), has been prepared by the reaction of Mn(Oac)2·4H2O, phen, tartaric acid and NaClO4·H2O in MeOH/H2O solution. The crystal structure has been determined by X-ray diffraction. The crystal is of monoclinic, space group P21/c with a = 9.6052(4), b = 14.2353(7), c = 18.8893(8)(A),β= 96.584(1)°, C52H38Cl2Mn2N8O12, Mr = 1147.68, V = 2565.8(2) (A)3, Dc = 1.486 g/cm3, F(000) = 1172, μ = 0.668 cm-1 and Z = 2. The final refinement gave R = 0.0605 and wR = 0.1619 for 3203 reflections with I > 2σ(I). The complex contains a dinuclear [Mn2(μ-Oac)2(phen)4]]2+ cation located at a centre of symmetry with two syn-anti acetate bridges between the Mn atoms. Each Mn atom is coordinated by four N atoms from two chelating phen ligands and two O atoms from a pair of bridging acetate groups to furnish a distorted octahedral geometry. Two ClO4 anions exist around the cation [Mn2(μ-Oac)2(phen)4]2+as counter ions.  相似文献   
123.
La0.8Sr0.2Ga0.8Mg0.2O2.8的电化学性质及其在SOFC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凝胶浇注法制备具有较高氧离子电导率的固体电解质La0.8Sr0.2Ga0.8Mg0.2O2.8粉料.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于1400℃焙烧后即形成了钙钛矿结构,无杂相存在.探讨了粉料压制坯体的致密化和导电性能在1450℃下与烧结时间的关系,发现烧结时间为18h时其相对密度达98.3%,而在24h的情况下,样品具有最佳的氧离子导电性.采用Ni-Ce0.8Gd0.2O1.9作为阳极,La0.8Sr0.2Ga0.6Ni0.4O2.7作为阴极,组装了平板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阳极和阴极分别通入含3%H2O的氢气和空气,750℃时的开路电压为1.04V,最大输出功率密度(P)达252mW/cm2(U=0.48V,J=525mA/cm2).  相似文献   
124.
二茂铁硫醇自组装膜的电化学行为及其离子对效应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详细了研究10-二基铁-1-癸硫醇(HSC10Fc)在金基底上形成的自组装单分子膜的电化学行为,发现HSC10Fc在金基底上形成稳定的自组装膜,并且在0.1mol/L的HClO4溶液中表现出可逆的氧化还原行为,但其氧化还原峰的峰形和峰位极易溶液中阴离子种类和浓度的影响,考察了二茂铁自组装膜及通过后置换形成的二茂铁硫醇/十二烷基硫醇混合膜在混合电解液中的电化学行为,直接比较了两种不同阴离子与二茂铁阳  相似文献   
125.
以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难溶有机颜料耐晒大红BBN(简称BBN)为双组分降解底物, 以TiO2为光催化剂, 研究双组分底物的光催化降解的快慢及规律, 双组分降解的相互影响, 初步建立双组分和催化剂之间的作用模型. 结果表明, pH值及底物的浓度对双组分体系的降解都有显著影响, 碱性条件更适合体系的降解, 在中性(pH=6.8)环境中两种底物的降解效果明显高于单组分的降解. 在碱性条件下(pH=9.2), 加入BBN使CTAB的降解速率略有下降. CTAB的浓度对BBN褪色速率影响较大, 当CTAB 的浓度为1 cmc 时, BBN和CTAB的降解速率都达到最快. BBN在TiO2表面吸附性强, 且被优先降解.  相似文献   
126.
作者用含冠醚结构单元的2-甲基-苯并噻唑季铵盐与取代水物醛缩合得到了五个光致变色冠醚部化菁化合物。这些新的冠醚化合物具有逆光致变色性质, 较稳定的结构是开环部花菁式。  相似文献   
127.
SRN 1 反应及某些SET引发的链式反应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兆斌  张昭  夏炽中 《有机化学》1991,11(2):113-126
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 S_(RN)1反应及某些 SET 引发的链式反应的研宄进展。包括四方面,即有机杂环化合物的 S_(RN)1反应;在 S_(RN)1反应中作为亲核试剂的各种有机负离子;金属离子对 S_(RN)1反应的催化作用以及 S_(RN)1在合成应用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128.
以交联聚苯乙烯担载酪氨酸希夫碱为配体,制备了其锰、钴、铜高分子金属配合物,分别以环己烯、异丙苯和乙苯为底物,氧气为氧源,研究了温和条件下不同金属中心活化分子氧能力,发现高分子担载铜金属配合物的催化活化分子氧能力最强,对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9.
本文探讨了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对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鉴别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150例,依据病理结果分为恶性48例、良性102例,所有患者均给予CT、MRI检查,分析CT、MRI对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鉴别价值。结果发现,MRI总病灶、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毛糙、信号/密度不均检出率明显高于CT,MRI钙化灶检出率明显低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MRI淋巴结转移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鉴别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中,CT为79.17%、74.51%、76.00%,MRI为83.33%、80.39%、81.33%,CT联合MRI为95.83%、96.08%、96.00%,CT联合MRI明显高于CT、MR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CT、MRI可作为鉴别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重要方法,CT对钙化灶有较高的分辨能力,MRI对软组织及小病灶有较高的分辨能力,CT联合MRI可有效提高其鉴别价值。  相似文献   
130.
表面图案化磁性复合微球的原位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公正  夏慧芸  张颖  彭世杰 《化学学报》2007,65(18):2051-2056
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了丙烯酸(AA)含量不同的N-异丙基丙烯酰胺-丙烯酸共聚物P(NIPAM-co-AA)微凝胶, 并以其作为微反应器, 通过原位外源沉积法制备了一系列微米级、表面具有图案化结构的SiO2-Fe3O4-P(NIPAM-co-AA)磁性复合微球. 实验结果表明, 复合微球的表面结构与微凝胶的组成、Fe3O4和SiO2的沉积量有关. 在微球表面进行修饰, 可得到表面带有氨基等官能基团的磁性复合材料. 将这种功能化磁性微球用于识别生物大分子并进一步用于生物医学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