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47篇
化学   83篇
力学   1篇
数学   7篇
物理学   3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环氧树脂/桐油酸酐/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固化动力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环氧树脂/桐油酸酐/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固化动力学;固化反应;DSC  相似文献   
102.
The paper reports that HfTiO dielectric is deposited by reactive co-sputtering of Hf and Ti targets in an Ar/O2 ambience, followed by an annealing in different gas ambiences of N2, NO and NH3 at 600℃ for 2 min. Capacitance--voltage and gate-leakage properties are characterized and compar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NO-annealed sample exhibits the lowest interface-state and dielectric-charge densities and best device reliability. This is attributed to the fact that nitridation can create strong Si \equiv N bonds to passivate dangling Si bonds and replace strained Si--O bonds, thus the sample forms a hardened dielectric/Si interface with high reliability.  相似文献   
103.
从色谱动力学角度探讨了改变微填充柱-毛细管柱二维色谱系统中双柱条件对柱效的影响规律,进一步证实了短填充柱接长毛细管柱及高预柱柱温、快预柱载气线速有利于提高双柱系统柱效的结论;同时,通过对主柱柱温、载气线速及柱间分流比的讨论,从理论和实验上也证实了相对较低的主柱柱温、较慢主柱线速以及稍大的分流比有益于柱效利用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4.
联合波叠加法的全息理论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卫兵  陈剑  毕传兴  陈心昭 《物理学报》2006,55(3):1264-1270
当空间声场中同时存在多个相干声源时,运用常规近场声全息方法无法重建每个相干声源表面的声学信息,当然也无法预测每个声源单独产生的空间声场,相干声场的全息重建与预测已成为全息技术推广应用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提出联合波叠加法并将其应用于空间声场变换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对实际相干声场的全息重建与预测,验证了常规波叠加法在相干声场重建中的局限性、联合波叠加法在相干声场全息重建与预测过程的可行性和准确性,还研究了Tikhonov正则化方法在抑制声学逆问题的非适定性中的有效性和滤波系数的选择原则的可行性,以提高全息重建与预测的精度. 关键词: 近场声全息 联合波叠加 相干声场 Tikhonov正则化  相似文献   
105.
合成了一系列具有刚性结构的推拉型1,2,3,4-四氢喹啉-4-酮衍生物: 1-苄基-1,2,3,4-四氢喹啉-4-酮(BTHQ)、2-(1,2,3,4-四氢喹啉-4-叶立德)丙二腈(THQM)、1,6-二羰基久洛尼定(DOJ)和1,6-二(二氰甲烯基叶立德)久洛尼定(BDCJ).测定了其吸收光谱、单光子荧光光谱和双光子上转换荧光光谱. 这类化合物的单双光子荧光参数都存在着很强的、规则的溶剂效应, 表明分子激发态可能存在较大的极性. 它们的二氯甲烷溶液在800 nm飞秒激光(150 fs)照射下, 能够发射出很强的双光子上转换荧光. 采用非线性透过率法测得四个化合物的双光子吸收截面在0.83~23.95×10-50 cm4•s•photon-1之间. 这类化合物的激发态存在有效的分子内电荷转移, 对双光子吸收和双光子荧光发射有较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6.
基于自由流电泳(Free flow electrophoresis,FFE)原理设计一种新型角形FFE装置,与传统矩形装置相比,新型装置分离腔设计为角形,运行时单管进样,样品由泵推动前移形成层流,避免缓冲液使用,显著降低了仪器运行成本。研究了角形装置构造和电场分布理论,在优化的分离条件U=400 V、v=0.5 mL/min时,成功分离了中性红和亚甲基兰混合液。在传统矩形装置上U=70 V、v=1.0 mL/min条件下,山东某金矿贵液经分离,杂质铜与锌降低至51.46%与58.87%;相同条件下,在角型FFE装置上,铜与锌减少至52.77%和53.94%,即角形装置可以达到与传统矩形装置同等分离效果,并减少了背景缓冲液的使用。因此,此装置有望在大规模样品连续分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7.
水溶性封闭异氰酸酯单体的解封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热失重分析(TGA)法研究了水溶性封闭型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的热分解过程,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考察了谱图中40 与140 ℃两种温度下的异氰酸酯特征峰. TGA与FTIR的结果表明失重阶段即对应封闭异氰酸酯的解封闭反应. 用Friedman-Reich-Levi (FRL)和Flynn-Wall-Ozawa (FWO)两种动力学模型研究了解封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 所得平均表观活化能分别为125.0和124.5 kJ·mol-1. 采用双等双步法对解封过程进行表观机理函数判断, 结果符合Jander方程, 反应机理为三维扩散, 结合FWO方程确定了反应级数n和指前因子对数lnA的范围.  相似文献   
108.
Cu-Ni/γ-Al_2O_3双功能催化剂上二甲醚水蒸气重整制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沉积-沉淀法分别制备了Cu/γ-Al2O3、Ni/γ-Al2O3和Cu-Ni/γ-Al2O3催化剂,并研究了它们在二甲醚水蒸气重整(DMESR)制氢反应中的催化性能.采用比表面积测定(BET)、X射线衍射(XRD)、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NH3程序升温脱附(NH3-TPD)、程序升温氧化(TPO)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的物相结构、微观形貌、还原性能、表面酸性和积炭特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u、Ni均为二甲醚水蒸气重整制氢的活性组分,Cu、Ni和γ-Al2O3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镍的加入可以有效地提高铜组分在γ-Al2O3上的表面富集与分散,优化铜组分的分布状态,促进CuO颗粒的细小化,并可增强铜组分和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有效地防止铜晶粒的团聚,从而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及稳定性;铜的加入可以改善催化剂中金属镍的分散性,减少镍颗粒的尺寸,降低催化剂对CH4的选择性,提高催化剂的H2产率,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积炭的形成与沉积.在350℃的温度下,反应进行100h后,Cu-Ni/γ-Al2O3催化剂仍保持95%的二甲醚转化率,说明该催化剂具有较好的活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9.
Based on first-principles calculations, we have investigated the elastic properties and electronic structure of a new MAX compound (Cr0.5V 0.5)2GeC. The obtained lattice parameters agree very well with available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data. Elastic constants are calculated, the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such as compressibility, ductility and stiffness, especially elastic anisotropy of (Cr0.5V 0.5)2GeC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The calculated charge density and density of state exhibit a mixture of covalent and ionic features in (Cr0.5V 0.5)2GeC due to the strong hybridization of C 2p with Cr 5d and V 4d states. The coexistence of the stronger and stiffer Cr–C and V–C covalent bonds reveals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 for the higher bulk modulus of (Cr0.5V 0.5)2GeC.  相似文献   
110.
采用ACQUITY UPLC HSS T3色谱柱,以含0.1%甲酸的乙腈-水为流动相,0.3 mL/min梯度洗脱方式辅以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串联四级杆质谱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建立了种同时测定红洋葱中13种黄酮醇及其糖苷类化合物的方法,其中包含6种槲皮素及其糖苷、4种异槲皮素及其糖苷和3种山奈素及其糖苷。结果表明,红洋葱中主要的黄酮醇及黄酮醇糖苷类化合物是槲皮素-4’-葡萄糖糖苷、槲皮素-3,4’-二葡萄糖糖苷、槲皮素和异槲皮素-4’-葡萄糖糖苷。红洋葱的不同部位黄酮醇及其糖苷的含量和分布并不致,以干燥品计算,在相同质量的各部位中,外两层、第三层和内层中总黄酮醇及其糖苷含量的比例为60.3∶33.0∶6.7,其中各部位槲皮素及槲皮素糖苷占黄酮总量的92.1%以上;外两层中黄酮醇单糖糖苷含量大,第三层中黄酮醇苷元含量大,而内层中黄酮醇二糖糖苷含量大。另外,在红洋葱中还发现了少量的山奈素及其糖苷,主要存在于洋葱外层中。本方法简单快速、准确性好,可用于洋葱产品中黄酮醇及其糖苷类化合物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