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51篇
  免费   1389篇
  国内免费   1755篇
化学   7022篇
晶体学   179篇
力学   417篇
综合类   170篇
数学   999篇
物理学   290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91篇
  2022年   178篇
  2021年   252篇
  2020年   289篇
  2019年   308篇
  2018年   259篇
  2017年   301篇
  2016年   391篇
  2015年   449篇
  2014年   523篇
  2013年   629篇
  2012年   725篇
  2011年   793篇
  2010年   650篇
  2009年   594篇
  2008年   724篇
  2007年   617篇
  2006年   578篇
  2005年   516篇
  2004年   420篇
  2003年   357篇
  2002年   403篇
  2001年   337篇
  2000年   271篇
  1999年   210篇
  1998年   127篇
  1997年   102篇
  1996年   73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60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4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5篇
  193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91.
THE EXACT INTEGRAL EQUATION OF HERTZ’S CONTACT PROBLEM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exact integral equation of Hertz‘s contact problem,which isobtained by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horizontal displacement of points in the contactedsurfaces due to pressure.  相似文献   
992.
高温封隔器胶筒与套管接触压力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岳澄  孙建军 《实验力学》1999,14(3):390-394
本文利用所研制的高温封隔器测试装置,应用高温电阻应变测试技术与有限元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油井高温封隔器胶筒与石油套管内壁接触压力大小和分布规律,为优化高温封隔器的设计,提供有价值的数据。  相似文献   
993.
对承受疲劳载荷的海洋平台K型管节点首先进行了静力测试,确定了沿着焊缝的热应力区的应力分布及热应力区最大应力点的位置,从而判断裂纹产生的位置;然后通过专用测试设备提供循环疲劳载荷,用ACPD(Alternating Current Potential Drop,即交流电流势能落差法)技术检测裂纹的产生和增长过程,得到裂纹最深点,用S-N曲线估算其疲劳寿命.对已有裂纹的K型管节点,用应力强度因子估计其剩余寿命.同时用测试的结果验证了S-N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994.
吴芸  张其林  王旭峰 《力学季刊》2007,28(3):418-425
大多数结构用铝合金通常要经过热处理或加工硬化以得到更高的力学性能.这种合金焊接后,焊接热会使焊缝附近局部区域(称为热影响区HAZ)强度降低.这一特点使得焊接铝合金梁构件极限承载力的研究与焊接钢梁构件相比变得更为复杂.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关于铝合金结构的设计规范,为此本文对两种典型的纵向焊接工字型截面铝合金梁构件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在参考国外规范的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静力设计的纵向焊接铝合金梁设计公式的建议.通过对试验构件进行数值分析,验证了有限元分析焊接梁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数值分析,并将试验结果及有限元计算结果与公式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可以看出建议公式计算结果富有较大安全度,从而验证了其适用性,为我国《铝合金结构设计规范》的编制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995.
???????????????????????????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模拟装置实现了卡瓦与套管在地面上的实验,使用电测的方法测量胀卡时套管外表面的应变.由实验数据获得计算网格节点处的应变,同时利用单位咬合力作用套管的有限元结果进行数值法计算,获得卡瓦各咬合齿对套管咬合力的分布,为卡瓦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可靠数据.  相似文献   
996.
彭云  李喜德 《实验力学》2006,21(5):553-558
在表面微型机械结构的制造过程中,强的毛细相互作用常常使得组成这些结构的微桥、微梁与基底粘附而导致失效。而在微尺度实验中,微桥与微梁又是微尺度材料常数和性能检测的常用的试件样式,如果实验中加载端与被检测的微尺度试件发生毛细粘附,将直接影响检测数据的准确性。本文应用微悬臂梁试件,讨论微梁与基底间的毛细粘附作用,并通过能量原理计算其粘附力的大小和试件几何尺寸、粘附面距离、粘附液体特性之间的关系。最后应用微散斑干涉,检测粘附平衡态时微桥和微梁的粘附力以及由毛细粘附所导致的弯曲变形,并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997.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formulation of a quasi-1-D network model, referred to as the ‘bubble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 for simulating particle transport and filtration through a granular filter bed. The model comprises a series of homogeneous sites linked through bundles of cylindrical bonds that represent flow pathways through distributions of pores and pore throats. This model incorporates pore scale processes of particle sieving and infiltration are based on numerical simulations described in a companion paper. The modeling of infiltration is further refined based on detailed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s and measurements of the filtration of a dilute suspension of acrylic particles through a column of glass beads reported by Yoon et al. (2005 Water Resour. Res., to appear). Their data distinguish (a) between the collection of particles on grain surfaces and at grain-to-grain contact points, and (b) between particles that are fully entrapped and those that are hindered (temporarily collected) and can later become detached. These effects are represented by two parameters that characterize the probability of attachment and are linked to the surface roughness of the grains; one that describes the minimum particle size that can be fully entrapped, and one that describes the detachment rate. These parameters can be readily calibrated from conventional measurements of effluent concentration and effluent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Detailed comparisons with the data reported by Yoon et al. show that the proposed bubble model is able to achieve reliable predictions of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particles within the filter bed following phases of particle injection and washing.  相似文献   
998.
李喜德  杨燕  魏成  彭云  张钊 《实验力学》2006,21(4):427-438
本文基于光学和扫描显微平台,介绍了本研究组在微尺度实验力学检测技术和设备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在检测技术方面涉及显微散斑干涉技术、微标记阵列检测技术、晶粒变形分析技术、光学探针动静态变形分析技术;在检测系统和装置方面介绍了新近开发的双视场薄膜检测系统、散斑微干涉系统、微标记检测平台、AFM和SEM单轴拉伸装置、三维微定位与加载系统、微力传感器及其标定装置、微动平台驱动装置等。探讨了微尺度实验力学检测中的问题和新的检测技术,给出了一些典型的应用和相关装置。  相似文献   
999.
两相流PIV粒子图像处理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文在单相PIV技术的基础上研究了两相流动PIV图像处理方法,采用摸板匹配法和灰度加权标定法对两相粒子进行了识别、区分和标定,采用灰度互相关法对区分后的单相粒子图像进行了处理,应用基于以上方法编制的Windows应用软件,首先对由美国Minnesota大学复杂流动实验室提供的两相流动粒子图片进行了处理,通过对比分析可见,应用本文所采用的方法能对两相粒子进行有效的识别和区分,然后以搅拌槽内液固两相流场为例对此方法进行了应用。  相似文献   
1000.
在二阶矩亚网格燃烧模型的基础上,考虑了密度脉动,提出了动态亚网格二阶矩燃烧模型(Dynamic-LES-SOM)。在此模型中,反应项由平均反应项和亚尺度反应项组成,所有的系数都是通过动态计算得到。使用该模型对美国Sandia国家实验室Flame C进行了计算,并且与忽略密度脉动的二阶矩亚网格燃烧模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发现,DynamicLES-SOM燃烧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吻合得很好,较忽略密度脉动的二阶矩燃烧模型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