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5篇
  免费   569篇
  国内免费   1055篇
化学   1930篇
晶体学   129篇
力学   152篇
综合类   159篇
数学   416篇
物理学   132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138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116篇
  2014年   161篇
  2013年   192篇
  2012年   201篇
  2011年   213篇
  2010年   191篇
  2009年   227篇
  2008年   255篇
  2007年   235篇
  2006年   252篇
  2005年   247篇
  2004年   129篇
  2003年   120篇
  2002年   111篇
  2001年   129篇
  2000年   142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1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The effects of hindered amines, such as TMP, TMPM, TUV-770, on MMA and St homopoly-merization have been studied. It was found that in the MMA polymerization initiated with BPO orAIBN, the presence of TMPM, TUV-770 prolonged the induction period and a little change on R_p wasobserved. However, in the presence of TMP R_p increased slightly. The activation energy of poly-merization and polymerization rate equation were determined.  相似文献   
72.
采用含偶氮基的聚苯乙烯预聚物(PS ACPC)作为引发剂,合成了苯乙烯(St)分别与甲基丙烯酸(MAA)、甲基丙烯酸(β 羟丙酯)(HPMA)的嵌段共聚物,考察了PS ACPC引发第二单体的聚合反应行为,以及影响第二单体转化率和均聚物含量、共聚物组成的因素.用溶解性、凝胶渗透色谱(GPC)、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NMR)、动态接触角(DCA)等表征了嵌段共聚物.  相似文献   
73.
将高能Zn2+注入到CaF2介电基质中,在CaF2的表面下注入Zn2+浓度呈近似高斯分布,通过氧气氛后经热退火形成ZnO量子点.采用MaterialsStudio和Gaussian98W程序,结合实验结果计算分析了CaF2基质中ZnO纳米粒子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选取由4个ZnO原胞组成的超晶胞模型计算了ZnO纳米粒子的吸收光谱,理论结果与实验结果相符.对ZnO纳米粒子电子结构的研究结果表明,ZnO纳米粒子与CaF2基质的相互作用主要是ZnO表面的O与基质中Ca之间的作用,这种作用使ZnO纳米晶体的Fermi能级变窄,带隙相应减小;ZnO纳米粒子表面构型的变化对其本征吸收光谱没有影响,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值一致.  相似文献   
74.
瓯柑石油醚提取物的GC-MS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瓯柑的挥发性成分和脂溶性成分, 采用GC-MS分析法进行分离鉴定, 并用面积归一法确定各成分的质量分数. 从瓯柑果肉石油醚提取物中分离鉴定出11种成分, 占总提取物的97.43%, 其主要成分为(Z, Z)-9, 12-十八碳二烯酸(37.46%)、γ-谷甾醇(22.91%);从瓯柑皮石油醚提取物中分离鉴定出10种成分, 占总提取物的99.79%, 其主要成分为柠檬烯(86.39%).  相似文献   
75.
活性炭负载纳米TiO2光催化降解性能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研究活性炭负载纳米TiO2的光催化降解性能和影响甲基橙废水处理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TiO2-活性炭催化剂具有比表面积大、分散性高、光催化降解性能好、可重复利用等优点;采用30W高硼紫外光灯,TiO2-活性炭光催化降解浓度为1500mg/L甲基橙废水的最优工艺条件是:催化剂活化温度为700℃、用量为1.0g/L、废水起始pH值为1、反应温度为45℃、光照时间为50m in。在此条件下,甲基橙和CODC r的去除率分别达99.8%和99.7%。  相似文献   
76.
溴化锌-季(鎓)三溴盐催化二氧化碳和环氧化合物偶联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溴化锌-季鎓三溴盐催化二氧化碳和环氧化合物偶联反应,考察了反应温度、压力和不同金属盐对反应的影响以及催化剂的循环使用性能.结果表明,在413 K和1.0 MPa条件下,以溴化锌为催化剂,苯基三甲基三溴化铵为共催化剂,无需加入任何溶剂就可以使二氧化碳和环氧化合物发生偶联反应,并以很高的收率得到环碳酸酯.  相似文献   
77.
避开繁琐困难的函数求解过程,采用数值计算方法,从常规的静态应力松弛实验,直接求被测材料的松弛单元的表现松弛强度.主松弛时间τ0由单-MAXWELL模型求得,其他松弛时间分别约取为10(-2)·τ0,10(-1)·τ0,101·τ0,103·τ0。应力松弛万程取5参数模型,记为谱的强度ai(或Ai)通过多元线性回归,由最小二乘法确定.对一种天然橡胶试样在不同温度下的松弛曲线进行处理,回归值与原始实验值吻合良好,不同温度下的松弛单元对总松弛的贡献,反映出温度对松弛过程的活化作用.  相似文献   
78.
四川地区宫颈癌组织HPV18和HPV45 E6基因突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四川地区2003~2004年收集的60例宫颈癌患者的癌组织DNA进行人乳头瘤病毒(HPV) E6基因扩增, 获得HPV18和45型E6基因. 序列分析发现, 18型三例E6基因有同样的两处同义突变; 45型两例E6基因发生突变, 一例有两处碱基突变, 另一例发生六处碱基突变, 其中两处涉及氨基酸变化, 均位于E6抗原决定簇区. HPV45型E6基因中134位c→t, 157位c→t, 259位g→t和341位t→c的碱基点突变未见报道. 另外, 该地区HPV18和45型突变株之间存在碱基互变,  它们之间的最小差异比野生型HPV18和HPV45之间的差异小4.05%, 该数值比在非洲发现的突变株的要小很多, 该结果支持HPV18和HPV45可能起源于非洲的观点.  相似文献   
79.
仇毅翔  王曙光 《化学学报》2006,64(17):1793-1798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在TZ2P-STO基组水平下,对金属四重键化合物M2Cl4(PMe3)4(M=Cr,Mo,W)和Mo2X4(PMe3)4(X=F,Cl,Br,I)的几何结构进行优化,分析了电子结构,并运用TDDFT方法对其低占据激发态进行了计算.考虑相对论效应的ZORA方法能够较好地重现M2X4(PMe3)4的几何结构.M2X4(PMe3)4的电子结构分析表明其d电子的组态为σ^2π^4δ^2,前线轨道能级顺序为πlig〈πd/σd〈δd〈δd^*.金属原子和卤素配体的改变虽然使轨道能量发生变化,但没有影响轨道的排布顺序.TDDFT方法对M2Xa(PMe3)4δd→δd^*和π→δd^*跃迁能量的计算较为准确,对πlig→δd^*(LMCT)跃迁能量的计算误差较大.金属原子、卤素配体以及相对论效应对激发能的影响可以根据分子轨道能级的变化给予解释.  相似文献   
80.
Ceramic BaCe0.8Ho0.2O3-α with orthorhombic perovskite structure was prepared by conventional solid state reaction, and its conductivity and ionic transport number were measured by ac impedance spectroscopy and gas concentration cell methods in the temperature range of 600-1000 ℃ in wet hydrogen and wet air, respectively. Using the ceramics as solid electrolyte and porous platinum as electrodes, the hydrogen-air fuel cell was constructed, and the cell performance at temperature from 600-1000 ℃ was examin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specimen was a pure protonic conductor with the protonic transport number of 1 at temperature from 600-900 ℃ in wet hydrogen, a mixed conductor of proton and electron with the protonic transport number of 0.99 at 1000 ℃. The electronic conduction could be neglected in this case, thus the total conductivity in wet hydrogen was approximately regarded as protonic conductivity. In wet air, the specimen was a mixed conductor of proton, oxide ion and electron hole. The protonic transport numbers were 0.01-0.09, and the oxide-ionic transport numbers were 0.27-0.32. The oxide ionic conductivity was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emperature, but the protonic conductivity displayed a maximum at 900 ℃, due to the combined increase in mobility and depletion of the carriers. The fuel cell could work stably. At 1000 ℃, the maximum short-circuit current density and power output density were 346 mA/cm^2 and 80 mW/cm^2,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