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45篇
  免费   798篇
  国内免费   1524篇
化学   3169篇
晶体学   152篇
力学   272篇
综合类   204篇
数学   518篇
物理学   195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107篇
  2021年   112篇
  2020年   120篇
  2019年   121篇
  2018年   130篇
  2017年   173篇
  2016年   141篇
  2015年   209篇
  2014年   229篇
  2013年   336篇
  2012年   276篇
  2011年   306篇
  2010年   317篇
  2009年   341篇
  2008年   377篇
  2007年   315篇
  2006年   327篇
  2005年   278篇
  2004年   273篇
  2003年   158篇
  2002年   176篇
  2001年   194篇
  2000年   214篇
  1999年   157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25篇
  1981年   23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10篇
  1975年   11篇
  1974年   8篇
  1973年   8篇
  1972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挥发性有机物(VOC)是石油、化工、制药、印刷、建材、喷涂等行业排放的最常见污染物.其在土壤中具有隐蔽性、挥发性、累积性、多样性、强毒害性等污染特性[1],对人体的健康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82.
本文提出了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组成的简化计算法,作出了配比为0.84—0.96克分子分数氯乙烯时的共聚物组成算图和组成分布图。如果对共聚物组成均一性的要求不十分严格,含82—95%(重量)氯乙烯的共聚物可以由一次投料法来生产。简化计算法可以推广于r_1>1、r_2<1而以单体1为主的共聚物组成的计算。  相似文献   
83.
A novel modified poly(dl-lactic acid) (PDLLA) was obtained by covalently grafting of maleic anhydride onto the backbone of PDLLA, attempting to improve PDLLA‘s hydrophilicity and cell affinity and to provide reactive groups for further chemical modification. FTIR, ^13 C NMR and DSC were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maleic anhydride-modified PDLLA.  相似文献   
84.
A novel poly(d, /-lactic acid) (PDLLA) based biomimetic polymer was synthesized by grafting maleic anhydride, butanediamine and arg-gly-asp-ser (RGDS) peptides onto the backbone of PDLLA, aiming to overcome the acidity and auto-accelerating degradation of PDLLA during degradation and to improve its biospecificity and biocompatibility. The synthetic copolymer was characterized by FTIR, ^13C NMR and amino acid analyzer (AAA).  相似文献   
85.
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苯乙烯(S)在氯化聚乙烯(CPE)存在下进行悬浮溶胀接枝共聚,考察了CPE对MMA/S共聚动力学行为的影响.CPE提高了聚合体系的粘度,使自动加速提前,扩散因素增加,对共聚有阻滞作用.CPE是链转移剂,使MMA/S共聚物分子量降低.CPE对MMA的吸附渗透优于对S的吸附,造成接技部分与非接技部分组成的差异.CPE含量、溶胀时间、转化率、硫酸用量对共聚组成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86.
研究了MMA-St在氧化还原引发剂KPS-CuSO_4-Na_2SO_3存在下的快速无皂乳液聚合.当[MMA]=0.51mol/L、[St]=0.49 mol/L、70℃对,在[KPS]=2.77×10~(-3)mol/L、[CuSO_4]=1.50×10~(-5)mol/L、[Na_2SO_3]=2.77×10~(-3) mol/L条件下反应100min,转化率大于90%;讨论了胶乳的分子量及其分布;求出了聚合反应活化能E_a=81.6 kJ/mol和聚合反应速率常数k_p=321.9 L/mol·s.  相似文献   
87.
分别用MNDO,AM1和PM3三种半经验方法对C59HN所有1-2,1-4和1-6氢加成物C59H3N的异构体进行几何构型全优化,结合频率分析及HF/6-31G单点能计算,确定了各异构体的基态结构及其相对稳定性,计算结果表明,C59HN氢加成物的立体选择性规律与C60和C60H2的不同,最稳定异构体不是1-2加成物,而是1-4加成的6,18-或12,15-异构体,次稳定异构体为1-2加成物,三种半经验方法计算得到的两者能量差为13~15kJ/mol,N原子取代碳笼骨架C原子后,改变了碳笼氢加成物的立体选择性规律.  相似文献   
88.
采用含偶氮基的聚苯乙烯预聚物(PS ACPC)作为引发剂,合成了苯乙烯(St)分别与甲基丙烯酸(MAA)、甲基丙烯酸(β 羟丙酯)(HPMA)的嵌段共聚物,考察了PS ACPC引发第二单体的聚合反应行为,以及影响第二单体转化率和均聚物含量、共聚物组成的因素.用溶解性、凝胶渗透色谱(GPC)、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NMR)、动态接触角(DCA)等表征了嵌段共聚物.  相似文献   
89.
壳聚糖修饰玻碳电极卷积伏安法测定环境水中的EDT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了壳聚糖修饰玻碳电极 ,研究了Fe(EDTA) -在修饰电极上的吸附还原行为 ,用卷积伏安法通过Fe(EDTA) -的检测测定了环境水中的EDTA。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 ,峰电流值与 8.0× 1 0 -7~ 5 .0× 1 0 -6mol L的EDTA呈线性关系 ,回归方程为epp′ =0 .75 2 5c - 0 .661 3,r =0 .991 ,最低检出限为 5 .0× 1 0 -7mol L ,5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 5 .8%。对实际样品测定的回收率为98 1 %~ 1 0 5 % ,对比HPLC的结果 ,相对偏差小于 5 %。  相似文献   
90.
<正> 众所皆知,梯型高分子是相当耐热的,其中一大部分是耐燃的梯型高分子。制造梯型高分子的方法很多,它可以通过小分子的有机化合物,经缩合或用大分子中的功能基反应得到梯型高分子。聚丙烯腈(PAN)中有大量的腈基,通过聚合而得到含聚氢化吡啶并经得起950℃的耐热梯型高分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