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3篇
化学   43篇
晶体学   4篇
力学   1篇
综合类   3篇
数学   5篇
物理学   2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利用水热法通过调节溶液的pH值合成了不同物相和形貌的磷酸铋.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样品进行了物相和形貌表征,并以10 mg·L-1的亚甲基蓝溶液为目标降解物,对材料的光催化降解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前驱物溶液的pH值对磷酸铋的形貌、物相和光催化性能都有较大影响.前驱物溶液pH值为1.3时制得的磷酸铋的光催化性能最高,室温汞灯照射20 min,亚甲基蓝的降解率可达到99.61;.  相似文献   
72.
采用包埋技术制备了一种新型可光降解的聚氯乙烯-草酸-TiO_2(PVC-OA-TiO_2)纳米复合膜,并研究了紫外光照射条件下该复合膜的光催化降解情况.结果表明,该纳米复合膜的光催化降解是一个氧化断链过程,经紫外光照射310 h后失重率达到55%,是PVC-TiO_2复合膜的2倍,是纯PVC膜的3.5倍,说明草酸的掺杂可以促进PVC-OA-TiO_2复合膜更快地被光降解.草酸作为一个良好的电子给体,能不可逆地与TiO_2表面产生的空穴或表面羟基反应,抑制电子和空穴的复合,从而显著提高PVC-OA-TiO_2的光催化降解速率.  相似文献   
73.
利用卟啉中位羧基基团直接缩合卟啉二聚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卟啉单体的直接偶合法. 这种方法包括有β-β, meso-β直接连接的二聚体[8,9]和直接连接的N混杂的卟啉二聚体[10]. 我们利用二环己烷基羰化二亚胺(DCC)作催化剂, 在冰盐浴条件下, 通过两个5-(p-羧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H2CPTPP)周边上的羧酸基团一步直接缩合获得以羧酸酐连接的新型卟啉二聚体. 利用多种光谱手段证实所合成的物质为目标产物. 该方法具有反应物单一、 反应步骤简单、 副反应少、 产物纯化方便、 时间短和产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74.
本文改进了半导体两带模型,计算了窄禁带半导体的非线性极化率.运用所求得的极化率,研究了InSb的光学双稳性,所得到的稳态曲线、临界开关光强与入射光频率的关系以及动态特性都与实验结果有较好的符合.  相似文献   
75.
耗散系统的准热力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欧发 《物理学报》1995,44(10):1541-1550
以具有自治系统一般形式的运动方程及其相应的Fokker-Planck方程为出发点,确立了一种适应面比较广的耗散系统的准热力学模型.定义了与驱动项f相共轭的函数X,取代作为上述运动方程的自田变量x(x可代表某种输出或化学反应的产物).以状态参量f,X,C(C为控制参量)对照参量p,V,T,得到一系列涉及准热力学函数及其导数的基本关系式,它们与传统热力学是一一对应的,最后给出一个应用范例. 关键词:  相似文献   
76.
本文确定了形变Schrödinger-Virasoro 代数的非退化对称不变双线性型, 并借助此类Lie 代数上的二上同调群, 确定了相应的Leibniz 二上同调群.  相似文献   
77.
Frederick A. Luzzio 《Tetrahedron》2012,68(27-28):5323-5339
  相似文献   
78.
重点综述了芯片上细胞培养和实时检测的微系统研究及相应检测方法和技术近年来的进展.总结了多种光学检测方法和技术体系的优缺点及发展趋势,讨论了各种方法技术对细胞研究模型的研究适用范围,探讨各种检测方法和技术对活细胞、单细胞实时无损无标记检测和传感发展前景和研究进展.最后对整个芯片实验室框架下细胞研究及传感微系统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有益的思路和方法展望.  相似文献   
79.
法伟  罗成林 《物理学报》2000,49(3):430-434
利用紧束缚分子动力学模拟退火方法研究了硅团簇Sin(n=2—14)的结构性质和能量.通过与前人工作结果(Si2—Si10)的比较,发现本理论方法的结果相当准确地再现了从头计算的结论.对较大的硅团簇所作的计算给出了有意义的结构预测.从能量观点出发,计算结果表明原子数分别为4,6,7,10,12和14的硅团簇较为稳定.还进一步研究了硅团簇的碎片行为,理论计算的结果表明较大的硅团簇的稳定碎片产物通常包括一个或两个“幻数”团簇  相似文献   
80.
刘有成  张发 《化学学报》1989,47(4):411-416
本文从反应产物, 化学反应计量关系, 电化学模拟和动力学测定诸方面对氧铵盐与dl-半胱氨酸在盐酸水溶液中的反应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