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367篇
  免费   9784篇
  国内免费   19268篇
化学   37400篇
晶体学   2207篇
力学   3658篇
综合类   1999篇
数学   8300篇
物理学   24855篇
  2024年   75篇
  2023年   420篇
  2022年   1761篇
  2021年   1750篇
  2020年   1688篇
  2019年   1642篇
  2018年   1593篇
  2017年   2494篇
  2016年   1729篇
  2015年   2537篇
  2014年   3143篇
  2013年   4079篇
  2012年   3926篇
  2011年   4363篇
  2010年   4480篇
  2009年   4715篇
  2008年   5276篇
  2007年   4833篇
  2006年   4633篇
  2005年   4005篇
  2004年   3116篇
  2003年   2139篇
  2002年   2167篇
  2001年   2254篇
  2000年   2406篇
  1999年   1331篇
  1998年   705篇
  1997年   510篇
  1996年   469篇
  1995年   486篇
  1994年   463篇
  1993年   463篇
  1992年   410篇
  1991年   286篇
  1990年   299篇
  1989年   313篇
  1988年   213篇
  1987年   204篇
  1986年   157篇
  1985年   124篇
  1984年   139篇
  1983年   101篇
  1982年   89篇
  1981年   91篇
  1980年   62篇
  1979年   84篇
  1978年   32篇
  1977年   21篇
  1965年   24篇
  1959年   2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1.
1 INTRODUCTION Carbon nanotubes have many potential applica- tions due to their unique structures and properties[1~4]. Physicists have been studying their electrical, me- chanical and other properties since their discove- ries[5, 6]. Recently, chemists are interested in carbon nanotubes because their properties can be altered by chemical functionalization[7~14], and these functiona- lized nanotubes can undergo further chemical trea- tment. So the potential application range of such na- …  相似文献   
92.
与HBV X蛋白相互作用的细胞蛋白的筛选及其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参考GenBank核苷酸序列库中的HBV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合成了一对对应于HBx基因的引物,从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的血清中提取HBV基因组DNA作为模板,扩增HBx编码区并测定了核苷酸序列.将该编码区克隆到酵母双杂交系统的诱饵蛋白表达载体pGBKT7中,转入酵母细胞AH109,进行表型鉴定.然后通过Mating实验从已制备好用于酵母双杂交系统的肝cDNA表达文库中筛选与HBx相互作用的细胞蛋白,并用体外免疫共沉淀实验进一步验证.研究表明,分离得到的与HBx基因编码的蛋白相互作用的4种新的细胞蛋白,分别是醛缩酶B、C8α亚基、一种丝氨酸蛋白酶Hepsin和一种未知蛋白.  相似文献   
93.
研究了具有开发的单种群非自治周期系统.利用非自治微分方程理论.以及变分法理论和泛函极值的Euler方程方法,得到了该开发系统的持续生存性.周期解存在性,全局渐近稳定性.研究了在开发情况下的最大收获量问题,以及取得最大经济效益下的收获问题等.  相似文献   
94.
采用溶解-反应量热法在具有恒温环境的溶解-反应热量计内,测定了[Gd(Gly)4(Im)(H2O)](ClO4)3和[Y(Gly)4(Im)(H2O)](ClO4)3两种稀土甘氨酸咪唑配合物的标准生成焓分别为(-3 461.46 ±0.22) kJ·mol-1 和(-3 926.6±0.90) kJ·mol-1.  相似文献   
95.
苏昉  许伟 《物理学报》1989,38(2):193-201
本文改进实验方法,在0.0001—1.23GPa流体静高压下测量了整片非晶锂离子导体B2O3-0.7Li2O-0.7LiCl-xAl2O3(x=0.05;0.15)及其粉末压片的离子电导率及激活体积。发现粉末压片电导率峰值是由非晶微粒间的接触电导及非晶微粒体电导两者叠加;对整片非晶电导率的压力效应用离子迁移通道的物理图象给出初步的微观解释。此外,还观测到氧化铝组分减少使电导率的压力转变点明显降低;测量出不同温度热处理以及300℃等温热处理4—20h后离子电导率-压力曲线的变化规律,仍可归因于非晶态相分离及两种非晶相的先后晶化。 关键词:  相似文献   
96.
马歇尔-勒纳条件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是否会对我国贸易收支产生影响出发,基于马歇尔.勒纳条件,对计算贸易弹性常用的OLS回归模型进行了改进,建立了向量自回归误差修正模型来估算我国的国际贸易弹性。实证研究表明:我国进出口需求的价格弹性之和大于1。因此人民币贬值可改善贸易收支;反之升值将使贸易收支恶化。  相似文献   
97.
系统研究了具有急性和慢性两个阶段的MSIS流行病模型.由两节构成,第1节建立和研究了具有急慢性阶段的MSIS流行病模型;第2节在第1节的基础上建立和研究了具有慢性病病程的MSIS流行病模型.第1节的模型是四个常微分方程构成的方程组.第2节的模型既含有常微分方程,又含有偏微分方程.运用微分方程和积分方程中的理论和方法,得到了这两个模型再生数R0的表达式.证明了当R0<1时,无病平衡态是全局渐近稳定性,给出了各模型地方病平衡态的存在性和稳定性条件.  相似文献   
98.
 Li3N、Mg3N2和Ca3N2是高温高压下以hBN为原料合成cBN的催化剂。在实验中发现它们对常压高温下生成hBN的反应也表现出催化作用。对比了三种氮化物催化效果的差异,发现三种氮化物都只有在熔融状态下才能表现出催化效果,以及三种氮化物对生成hBN反应的催化效果与它们在高温高压下合成cBN反应的催化效果次序相似。提出了对合成hBN有催化作用的化合物也将对合成cBN表现出催化作用的观点。  相似文献   
99.
波片复合旋光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雁  李国华 《应用光学》2004,25(5):16-17
利用矩阵光学方法,分析了波片复合旋光器的理论基础,给出了二元和三元复合波片旋光器的条件及其旋光角的大小的数学表达式,并根据此理论作了典型设计。结果表明,旋光角的大小与各波片的延迟量和它们的快轴同X轴的夹角有关。  相似文献   
100.
束晕-混沌的复杂性理论与控制方法及其应用前景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系统论述涉及强流加速器等强流离子束装置中产生的束晕-混沌的复杂性理论与控制方法及其应用前景。强流离子束在核材料生产与增殖、洁净核能、放射性废物嬗变、放射性药物生产、重离子聚变、高能物理、核科学与工程、国防与民用工业和医疗等许多方面都有极其重要的应用潜力和诱人的发展前景。尤其是,近年来强流加速器驱动的放射性洁净核能系统是国内外关注的热门课题,因为它比常规核电更安全、更干净、更便宜。但是,强流离子束形成的束晕-混沌的复杂性现象已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需要加以抑制、控制和消除这类现象,解决这一难题已经成为强流离子束应用中的关键问题之一。目前不仅必须深入研究这类束晕-混沌的复杂特性及其产生的物理机制,而且需要研究如何实现对束晕-混沌的有效控制,并寻求和发展其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这就向强流离子束物理和非线性-复杂性科学及其技术提出了一系列极富挑战性的新课题。本文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概况,根据我们多年来的研究成果,特别是我们首创性地提出了一些束晕-混沌的有效控制方法,它们包括:非线性反馈控制法,小波反馈控制法,变结构控制法,延迟反馈控制法,参数自适应控制法等,进行重点的介绍。对上述课题当前的主要进展及相关问题进行系统的总结和比较全面综述的评论。最后,指出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以推动这个崭新领域的深入研究和应用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