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1篇
  免费   137篇
  国内免费   169篇
化学   328篇
晶体学   18篇
力学   26篇
综合类   39篇
数学   101篇
物理学   33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6篇
  1965年   6篇
  1964年   2篇
  1962年   3篇
  1961年   3篇
  1957年   4篇
  1955年   4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1.
李士  邵涵如  罗河烈  凌启芬  孙克 《物理学报》1982,31(9):1250-1255
本工作利用穆斯堡尔谱并配合其它研究手段,测量了超细γ-Fe2O3微粉在包钴和不包钴两种情况下的各向异性常数K;观察到前者比后者的各向异性常数K增加30%左右。对普通针状包钴型γ-Fe2O3磁粉矫顽力增大的原因提供了进一步的说明。 关键词:  相似文献   
92.
已往的研究结果指出,高碳和低碳马氏体在回火分解过程中分别在130℃和150℃出现一个内耗峯。本文根据内耗峯的出现和消逝的条件,较有系统地研究了高碳和低碳马氏体的回火分解和分解产物的形成和破坏,从而指出了这内耗峯确与分解产物与母体的共格性有密切联系。研究结果指出,无论在高碳或低碳马氏体的情形,这个内耗峯(内耗表示为温度的函数)的位置并不随测量频率的改变而改变,内耗峯的高度随着测量内耗时的应变振幅的增大而升高。这说明内耗峯并不是由于一种弛豫过程所引起的,这可能是所有的共格性内耗峯的一个特点。根据这一特点,认为内耗峯可能是由于共格界面在应力感生下的移动所引起来的。对于产生内耗峯的机构提出了初步看法。  相似文献   
93.
葛庭燧  张肇源 《物理学报》1965,21(1):154-160
在小型拉力试验机上测量了含有不同碳量的镍在范性形变过程中的低频内耗,观察到当含碳量在某一适当范围以内时,内耗-应变曲线上出现了一系列的峯值。研究了不同热处理条件、预先冷加工以及测量温度对于这种内耗现象的影响。初步认为这一系列峯值是由于位错气团在形变过程中的更迭形成和解脱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94.
利用X射线及热分析技术研究了聚醚酮酮(PEKK)的溶剂诱导结晶及从玻璃态结晶和从熔融态结晶的行为。发现PEKK有两种晶型结构(Ⅰ和Ⅱ),晶型Ⅱ的形成与热历史和溶剂诱导有关,其熔点始终低于Ⅰ型10℃左右。PEKK的低温熔融峰与其分子链极化有关,而与热历史无关,此低温熔融峰热焓占总热焓2%~10%,其平衡熔点为409℃。  相似文献   
95.
探讨基因表达数据的聚类分析方法,结合一种聚类结果的评判准则,应用于胎儿小脑基因表达数据,得到了最优的聚类结果,并做出了生物学解释.利用Matlab软件进行了仿真,利用模糊聚类Xie-Beni指数得到了最优聚类数,并把每一类对应的基因标号输出到txt文件,最后进行生物学解释.得到的小脑基因最优聚类数为3类,与生物学意义比较吻合,各类中的基因功能接近.基于FCM算法的基因模糊聚类是有效的,结果具有一定生物学意义,能对生物学基因聚类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6.
采用后嫁接法制备了不同铝负载量的Al-MCM-41分子筛。运用XRD、N2吸附-脱附、NH3-TPD、Py-FTIR等方法对分子筛进行物性表征,利用固定床评价其对噻吩的吸附性能。通过将分子筛吸附噻吩能力与分子筛的酸性质及织构性质进行关联,考察烯烃存在对Al-MCM-41活性位物种吸附脱硫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铝物种的引入即产生了B酸中心,也同时产生了两种类型的L酸中心L1和L2。引入低含量铝物种利于形成B酸中心和L1型酸中心,引入高含量铝物种利于形成L2型酸中心。其中,L2型酸中心对噻吩的吸附效果最佳。烯烃和噻吩在B酸中心发生竞争吸附和催化转化反应,且催化转化反应占主导地位。L2酸中心的存在促进了B酸中心上的催化转化反应,其所生成的大分子硫化物取代噻吩吸附在分子筛酸活性中心上提高了Al-MCM-41分子筛的饱和吸附硫容量。  相似文献   
97.
We demonstrate the guiding of neutral atoms with two parallel microfabricated current-carrying wires on the atom chip and a vertical magnetic bias field. The atoms are guided along a magnetic field minimum parallel to the current-carrying wires and confined in the other two directions. We describe in detail how the precooled atoms are efficiently loaded into the two-wire guide. We present a detailed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motional properties of the atoms in the guid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ocation of the guide and the vertical bias field. This two-wire guide with vertical bias field can be used to realize large area atom interferometer.  相似文献   
98.
大鼠死后血浆吸光度变化与死亡时间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死亡时间与案发时间密切相关。死亡时间的推断一直是全世界的法医难题。文章试图利用血液吸光度变化探索推断死亡时间的新途径与新方法。用岛津UV250型分光光度计在紫外-可见光下检测大鼠死后不同时间右心血血浆的吸光度变化,探讨其与死亡时间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大鼠死后血浆在紫外-可见光下的吸光度与死亡时间密切正相关,故可以作为推断死后24 h内PMI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9.
电磁波在左右手介质界面折射与反射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电磁波在左右手介质界面折射与反射的特性,给出了折射系数和反射系数,从另外一个方面探讨了最小作用量原理在左手材料中的适用性;从电动力学和最小作用量原理证明了Snell定律,验证了Snell定律在左手材料中的适用性,并且得到Fresnell公式在左右手材料中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00.
设计了依托于海洋光学浮标平台的图像监测系统,可实时采集浮标点海面与水体的图像数据。采用新型的图像采集装置,解决了图像监测系统因浮标浮动而导致的图像失真问题,克服了在DOS系统下对USB设备存储介质读取的难题,运用两种无线网络的同时传输增大了实验室与浮标数据交换的可靠性,举例分析了图像监测系统所获得的实时数据,验证了其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