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280篇
  免费   14933篇
  国内免费   22761篇
化学   54956篇
晶体学   2789篇
力学   5460篇
综合类   2316篇
数学   11696篇
物理学   35757篇
  2024年   170篇
  2023年   986篇
  2022年   2449篇
  2021年   2662篇
  2020年   2783篇
  2019年   2693篇
  2018年   2541篇
  2017年   3353篇
  2016年   2914篇
  2015年   3871篇
  2014年   4704篇
  2013年   5975篇
  2012年   6437篇
  2011年   6864篇
  2010年   6260篇
  2009年   6315篇
  2008年   7010篇
  2007年   6368篇
  2006年   6162篇
  2005年   5192篇
  2004年   3972篇
  2003年   3011篇
  2002年   3002篇
  2001年   2924篇
  2000年   2919篇
  1999年   1956篇
  1998年   1134篇
  1997年   951篇
  1996年   906篇
  1995年   832篇
  1994年   785篇
  1993年   706篇
  1992年   667篇
  1991年   468篇
  1990年   477篇
  1989年   442篇
  1988年   363篇
  1987年   285篇
  1986年   270篇
  1985年   216篇
  1984年   180篇
  1983年   164篇
  1982年   131篇
  1981年   100篇
  1980年   81篇
  1979年   89篇
  1978年   23篇
  1977年   22篇
  1965年   35篇
  1959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33.
A series of tetraimidazolium salts with different anions was prepared and applied in the isomerization of β-pinene oxide. After examining the activity of different catalysts, a remarkable enhancement of the selectivity of perillyl alcohol (47 %) was obtained over [PEimi][HNO3]4 under mild reaction conditions and using DMSO as the solvent. Furthermore, noncovalent interactions between solvent molecules and the catalyst were found by FT-IR spectroscopy and confirmed by computational chemistry. The homogeneous catalyst showed excellent stability and was reused up to six times without significant loss.  相似文献   
34.
尚坤  高艺欣  赵乐  王力彬  岳昌武 《合成化学》2022,30(10):819-826
以1,4-二溴-2,5-二甲基苯和4-吡啶硼酸为原料,经两步合成了一种新颖的含吡啶基团的二羧酸配体。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配体结构进行表征,通过热重分析对配体的热稳定性进行了测试;通过溶剂热法对配体的单晶进行培养,并考察反应温度、时间、pH和溶剂等条件对单晶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80 ℃,反应时间为12 h、溶剂为蒸馏水、溶液pH=5的条件下可获得高质量单晶。该配体为单斜晶系,属于C2/c空间群,结构中含有4个氧原子和2个氮原子,可为金属离子的配位提供足够的位点,有望应用于配合物的设计或催化、吸附和医药载体等行业。  相似文献   
35.
近年来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在可见光船舶检测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然而,大多数相关研究是通过改进大型的网络结构来提高检测性能,因此加大了对更高计算机性能的需求。此外,可见光图像难以在云、雾、海杂波、黑夜等复杂场景检测到船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红(red, R)、绿(green, G)、蓝(blue, B)和近红外(NIR)4个波段光谱信息的由粗到精细的轻量型船舶检测算法。与现有的方法中根据光谱特性利用水体检测算法提取水体区域不同之处是该算法是利用改进的水体检测算法来提取船舶候选区域。为获取更准确的候选区域,对船舶、厚云、薄云、平静海面、杂波海面5种场景中4个波段的像素值进行了统计分析,选取近红外大于阈值作为辅助判断,并以其中心点获取候选区域32×32大小的切片,并对切片进行非极大值抑制,由此获得了船舶粗检测结果。随后构建了轻量级LSGFNet网络对船舶候选区域切片进行精细识别。构建的网络融合了1×1卷积提取的波谱特征与3×3的提取几何特征,为防止光谱特征与几何特征的信息在融合时“信息不流通”,在LSGFNet网络中引入了ShuffleNet中的通道打乱机制,并减小了模型结构,与典型的轻量级网络相比具有更好的效果且模型较小。最后,利用Sentinel-2卫星多光谱10 m分辨率数据构建了512×512大小的1 120组数据进行粗检测,以及32×32大小的6 014组数据进行精细网络训练,其中候选区域粗提取的查全率为98.99%,精细识别网络精确度为96.04%,不同场景下的平均精确度为92.98%。实验表明该算法在抑制云层、海浪杂波等干扰的复杂背景下具有较高的检测效率,且训练时间短、计算机性能需求低。  相似文献   
36.
37.
静止轨道卫星差分吸收光谱仪采用摆扫成像方式对大气进行探测,针对其工作时CCD成像系统信噪比大于1 000、高速探测模式下探测周期小于10min、高分辨率模式下探测周期小于1h的要求,进行CCD成像系统设计.选取CCD47-20作为探测器,设计成像电路实现光谱图像信号的采集和上传.分析了帧叠加和像元合并对时间、空间分辨率的影响.结合帧转移CCD的特点设计了每个位置最后一帧读出时摆镜转动的成像方式,并合理设置了帧叠加数和像元合并数,达到优化成像周期的目的.1s曝光时间条件下,该CCD成像系统的高速、高分辨率模式探测周期分别为515s和3 315s,图像信噪比均大于1 000,污染物观测实验中未出现失帧或重复的现象.该CCD成像系统方案满足静止轨道星载差分吸收光谱仪的探测需求,为静止轨道环境监测仪器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8.
39.
40.
A uniform dispersion of reactants is necessary to achieve a complete reaction involving multicomponents. In this study, we have examined the role of plasticizer in the reaction of two seemingly unlikely reactants: a highly crystalline hexamethylenetetramine (HMTA) and a strongly hydrogen bonded phenol formaldehyde resin. By combining information from NMR, infrared spectroscopy and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we were able to determine the role of specific intermolecular interactions necessary for the plasticizer to dissolve the highly crystalline HMTA and to plasticize the phenol formaldehyde resin in this crosslinking reaction. The presence of the plasticizer increased the segmental mobility, disrupted the hydrogen bonded matrix, and freed the hydroxyl units, which further increased the solubility of the HMTA. Both the endothermic and exothermic transitions are accounted for in the calorimetric data obtained. For the first time, it is possible to obtain the effective molar ratio of each component needed to complete the crosslinking reaction efficiently. © 2015 Wiley Periodicals, Inc. J. Polym. Sci., Part B: Polym. Phys. 2015 , 53, 1519–152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