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76篇
  免费   1008篇
  国内免费   1433篇
化学   2881篇
晶体学   197篇
力学   355篇
综合类   225篇
数学   567篇
物理学   219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148篇
  2021年   149篇
  2020年   133篇
  2019年   113篇
  2018年   151篇
  2017年   201篇
  2016年   146篇
  2015年   222篇
  2014年   281篇
  2013年   339篇
  2012年   315篇
  2011年   334篇
  2010年   310篇
  2009年   391篇
  2008年   420篇
  2007年   365篇
  2006年   356篇
  2005年   326篇
  2004年   247篇
  2003年   182篇
  2002年   189篇
  2001年   220篇
  2000年   205篇
  1999年   111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9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利用矩阵分块技术、矩阵Frobenius范数的性质以及矩阵的极分解,对SLOANE等在1976年提出的一个关于〖WTHX〗S〖WTBZ〗\|矩阵的猜想进行了讨论. 对于一些特殊矩阵,这个猜想被证明是成立的.  相似文献   
992.
依据经验Bayes(EB)估计的思想方法,研究在平方损失函数下两参数Lomax分布形状参数的EB估计问题。在这种损失函数下,获得了形状参数的Bayes估计,利用密度函数的递归核估计方法构造了相应的EB估计,在适当的条件下证明了所提出的EB估计是渐近最优的,并获得了它的收敛速度。最后给出一个满足文中主要结果的实例。  相似文献   
993.
粤北贵东岩体是由形成于早侏罗世(燕山一期)的粗粒黑云母花岗岩、晚侏罗世(燕山三期)的中细粒二云母或白云母花岗岩、早白垩世(燕山四期)石英正长岩组成的复式岩体。不同期次花岗岩进行X荧光光谱和等离子体质谱测试结果显示:(1)同期岩体自上而下具有硅碱组分降低,铁镁含量组分和LREE,LREE/HREE及(La/Yb),N值总体升高的变化趋势;(2)复式岩体从早期到晚期,岩体的硅碱组分逐渐升高,而∑REE,LREE/HREE,(La/Yb)NδEu值则逐渐降低,稀土配分曲线由右倾型向海鸥型过渡,表明复式岩体的形成是地壳岩石多次原地熔融(重熔)的结果;(3)微量元素组成同样反映复式岩体形成是地壳岩石多次原地熔融(重熔)的结果;多次熔融(重熔)导致晚期岩体U丰度和U/Th比值升高,故该区铀矿床的形成多与燕山晚期的熔融(重熔)事件有关。  相似文献   
994.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结合准谐德拜模型研究常压下300~725 K间KNO2立方结构的热力学性质,重点分析常压下定压热容、定容热容、熵、德拜温度、体膨胀系数、平衡体积和体弹模量随温度的变化.结果显示,常压下计算的定压热容随温度的变化与实验数据符合较好,而计算的熵与实验数据相差较大.计算得到KNO2的平均体膨胀系数约为1.837 8×10-5K-1,常温下(300 K)KNO2的德拜温度约为667.13K.  相似文献   
995.
In this paper, a new lattice hydrodynamic model is proposed by incorporating the driver anticipation effect of next-nearest-neighbor site. The linear stability analysis and nonlinear analysis show that the driver anticipation effect of next-nearest-neighbor site can enlarge the stable area of traffic flow. The space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regions: stable, metastable, and unstable. Numerical simulation further illuminates that the driver anticipation effect of the next-nearest-neighbor site can stabilize traffic flow in our modified lattice model,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analytical results.  相似文献   
996.
不同排布方向性椭圆孔液体润滑机械密封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为提高液体润滑多孔端面密封的动压性能,提出了方向性多孔端面机械密封.考虑端面间润滑液膜的空化现象,基于质量守恒的JFO空化边界条件建立了理论模型,采用有限差分法求解Reynolds控制方程,获得了端面膜压分布,从而对比分析了方向性椭圆孔的排布方式对多孔端面机械密封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椭圆孔的方向性排布对端面密封的密封性能影响较大,高压侧下游泵送孔可有效提升密封端面的流体动压特性,上游泵送孔不论在高压侧还是在低压侧均可有效降低密封泄漏率;当形状因子γ为3~5,内外孔倾斜角α为35°~45°和β为125°~135°时,可获得最佳的动压性能,当形状因子γ为3~5,倾斜角α为30°~50°和β为30°~50°时,可以获得最低泄漏率.  相似文献   
997.
采用湿式浸渍法,将6种含过渡金属(Cu,Fe,Zn,Ni,Mn,Ce)元素的化合物负载在活性炭(AC)上,制得6种催化剂AC/M(M=Cu,Fe,Zn,Ni,Mn,Ce),在室温条件下,催化臭氧化处理苯酚溶液和印染污泥。 催化剂AC/M通过Boehm滴定、XRD和BET分析进行表征。 苯酚的3种降解方法中,AC/M催化剂的臭氧催化最好,AC/M吸附处理次之,单独臭氧处理的效果最差。 在苯酚的降解处理过程中,AC/M催化臭氧化处理苯酚溶液的效率依次为:AC/Fe>AC/Zn>AC/Ni>AC/Ce>AC/Cu>AC/Mn。 AC/M催化剂催化臭氧化效果随溶液pH值的增大而增强。 AC/M催化剂处理印染污泥的效率依次为:AC/Fe>AC/Zn>AC/Ce=AC/Ni>AC/Cu>AC/Mn,AC/Fe催化臭氧化处理印染污泥可使污泥中有机质含量降低8.17%。  相似文献   
998.
以芳香胺和4,4-二甲基-1-芳基-2-溴戊-3-酮为原料, 设计合成了29种新的5-苄基-4-叔丁基-2-芳氨基噻唑氢溴酸盐化合物; 其结构经1H NMR和元素分析等确证. 体外抗肿瘤活性测试结果表明, 化合物A4, A5, A12和A29对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的IC50值分别为0.016, 0.019, 0.019和0.026 μmol/mL, 与阳性对照物紫杉醇(IC50值为0.022 μmol/mL)相当; 化合物A5, A7, A13, A14和A19对肝癌细胞Bel7402的IC50值分别为0.021, 0.021, 0.026, 0.014和0.029 μmol/mL, 与阳性对照物紫杉醇的IC50值(0.030 μmol/mL)相近. 利用倒置显微镜和Hoechst33342-PI双染色法观察了细胞经化合物处理后的形态变化.  相似文献   
999.
根据活性基团拼接原理, 以4-取代-苯胺为原料, 经重氮化、 关环和缩合反应合成了17个化合物1-(4-取代苯基)-5-取代苯基亚氨基-4-取代-1,2,3-三唑(7a~7c和13a~13d)和1-(4-取代苯基)-5-取代苄基氨基-4-取代-1,2,3-三唑(5a~5c, 10a~10c和14a~14d), 其中化合物5a~5c, 7b, 7c, 10a, 10c, 13b~13d和14b~14c为新化合物, 对所制备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 所有化合物均表现出一定的抑菌活性, 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均优于氟康唑; 化合物7a和10c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活性明显优于氟康唑; 而化合物13a和13d则对白色念球菌表现出良好的抑制活性, 与三氯生相当.  相似文献   
1000.
In search of environmentally benign insecticides with high activity, low toxicity and low residue, a series of novel anthranilic diamide derivatives containing N-pyridylpyrazole was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All the compounds were characterized by 1H NMR spectroscopy and elemental analysis. The single crystal structure of compound 8j was determined by X-ray diffraction. The insecticidal activities of the new compounds were evalu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some compounds exhibited moderate insecticidal activities against Lepidoptera pests. Among this series of compounds, compounds 8o and 8p showed 100% larvicidal activity against Mythimna separate Walker, Plutella xylostella Linnaeus and Laphygma exigua Hubner at a test concentration of 200 mg/kg, which is equal to the commercial chlorantranilipro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