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9篇
  免费   554篇
  国内免费   605篇
化学   1857篇
晶体学   122篇
力学   156篇
综合类   41篇
数学   375篇
物理学   124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111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150篇
  2019年   128篇
  2018年   125篇
  2017年   134篇
  2016年   150篇
  2015年   167篇
  2014年   188篇
  2013年   233篇
  2012年   263篇
  2011年   244篇
  2010年   205篇
  2009年   203篇
  2008年   218篇
  2007年   216篇
  2006年   178篇
  2005年   148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41.
快速气相色谱法测定食用油中的未衍生化长链脂肪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哲  文大为  廖一平  刘虎威 《色谱》2007,25(2):254-257
建立了利用短的微径色谱柱直接测定食用油中未衍生化长链脂肪酸的快速气相色谱方法。C12~C22脂肪酸在2 min之内实现基线分离,定量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大于0.988,最低检测限(S/N=3)为2.80~9.60 mg/L,回收率为74.5%~86.5%。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分析通量大,已成功地用于香油、色拉油及调和油等3种食用油中长链脂肪酸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42.
铁改性的Mo/ZSM-5催化剂上NO的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Mo/ZSM-5, Fe/ZSM-5和不同Fe和Mo摩尔比的Fe-Mo/ZSM-5样品, 并以氨为还原剂对其NO选择性催化还原活性以及反应条件对催化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Fe-Mo/ZSM-5样品的NOx转化率明显比单独的Mo/ZSM-5和Fe/ZSM-5的高. 当n(Fe):n(Mo)为1.5时, Fe-Mo/ZSM-5样品具有最佳催化性能, 其NOx转化率在430 ℃时达到了96%, 并且能在高空速和不同O2气浓度的条件下保持高的催化活性. 同时采用XRD和XPS技术分别对催化剂的体相结构和表面性质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当n(Fe):n(Mo)=1.5时, Fe和Mo元素之间以及与载体HZSM-5之间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 并且其表面的Mo3d的含量最高. 这可能与其高的催化活性有关. 另外还发现, 在反应过程中Fe-Mo/ZSM-5催化剂表面的氮氧物种主要是吸附态NO, 因此可以推测NO的催化还原反应机理是, 在催化剂表面上, 吸附态NO与吸附NH3物种直接反应生成氮气, 而非经过氧化为NO2的途径.  相似文献   
43.
Magnesium aluminium hydrotalcite (Mg-Al-HT) with molar ratio of Mg-to-Al of 3 to 1 was prepared and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 (XRD) and infrared spectra (IR). The performances of Mg-Al-HT for the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of NOx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of the hydrotalcite for NOx was 1398.2mg/g, and it was higher than the acticarbon‘s. The adsorption capacities depended on adsorption time and temperature.Mg-Al-HT could be regenerated by thermal decomposition, and the adsorption efficiency had not changed markedly after three cycles.  相似文献   
44.
Cu/TiO2-NiO上光促表面催化CO2和H2O合成CH3OH反应规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崧哲  钟顺和 《物理化学学报》2002,18(12):1099-1103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n(电子型)-p(空穴型) 复合半导体材料0.5%Cu/TiO2-2.0%NiO (w),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红外光谱(IR)、紫外-可见光漫反射(UV-Vis)、程序升温脱附(TPD)技术对材料结构、吸光性能、化学吸附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了该材料对CO2和H2O合成CH3OH的光促表面催化反应(PSSR)规律.结果表明,所制备材料能够明显促进目的反应,室温条件下即有CH3OH生成.在200 ℃下,由于光-表面-热的协同效应,CO2转化率得以提高,且CH3OH的选择性达到87.5% .根据实验结果,得出CO2在材料表面的卧式吸附态为CH3OH的前驱物,并对PSSR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5.
Anti-HIV agent β-F-ddA (1) has been synthesized starting from readily available non-sugar, (S)-(+)-Dihydro-5-(hydroxymethyl)-2-(3H)-furanone (4). A highly syn-stereoselective fluorination of the hydroxy lactone 2 generates the key intermediate fluorolactone 5 in a short and concise synthetic sequence. Reduction of 5 followed by bromination generates the aglycon which is glycosylated to generate F-ddA by amination and deprotection. Steric bulk of the 5-protecting group has minimal effect on the steric course of glycosylation.  相似文献   
46.
聚酯-聚酯多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其动态力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酯-聚醚多嵌段共聚物的动态力学性能谱上有两个T_8,不宜做阻尼材料。本文报道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端羟基聚己二酸乙二醇酯(PEA)共聚物(简称嵌段共聚酯),比聚醚-聚酯多嵌段共聚物有更好的相容性。我们研究了PEA的分子量,间苯二甲酸的用量对嵌段共聚酯的结晶度,以及结晶度对嵌段共聚酯的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7.
有关冠醚配体与碱金属,碱土金属和稀土离子形成配合物的特性研究,国内外均有报导,但冠醚与d-过渡金属离子配合物的研究工作,则开展较晚,文献报导亦甚少。本文为探讨4-硝基-苯并15冠-5(No_2·B15C15)与过渡金属离子的配位能力,合成了Co(Ⅱ),Cu(Ⅱ),和Ag(Ⅰ)与4-硝基-苯并15冠-5配合物。并进行了元素分析,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摩尔电导,激光拉曼光谱及差热-热失重分析的研究。  相似文献   
48.
合成了以芴为取代基,P原子为核的一类新型有机膦化合物.此类化合物的HOMO值在-5.35~-5.24eV之间.在二氯甲烷中的最大紫外吸收光谱峰值在313~351nm之间,荧光光谱峰值在334~397nm之间.利用此类小分子与纯聚芴进行掺杂,制作了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低HOMO值有机膦化合物的引入有效地降低了聚芴发光器件的开启电压,提高了器件的发光效率.  相似文献   
49.
Wei P  Bi X  Wu Z  Xu Z 《Organic letters》2005,7(15):3199-3202
[structure: see text]. A new series of dendritic two-photon absorbing chromophores containing triphenylamine moiety as a core or branching points have been synthesized through a convergent synthetic strategy. One-photon and two-photon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se molecules were characterized. In the nanosecond time domain, these molecules exhibited large two-photon absorption (TPA) cross sections up to 7.56-12.2 x 10(-44) s cm(4) at 800 nm, indicating that these molecular structures were viable candidates for various two-photon related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50.
通过结合杂化密度泛函和前线轨道理论与弹性散射格林函数方法研究了BE- MP(benzene-1,4-di-ethynyl-4-mercaptophenyl)和TEMP(thiophene-2,5-di-ethynyl-4- mercaptophenyl)两分子结的输运性质。基于杂化密度泛函方法计算两扩展分子电子结构的基础上,计算了两分子的输运性质.计算结果显示:电流增加来源于电极和分子轨道的共振;电导曲线呈现出平台特征.在此基础上从扩展分子A(Au-BEMP-Au)中间的苯环的旋转而引起电流减小的角度解释了负微分电阻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