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4篇
  免费   408篇
  国内免费   326篇
化学   1622篇
晶体学   30篇
力学   123篇
综合类   23篇
数学   237篇
物理学   753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118篇
  2019年   110篇
  2018年   112篇
  2017年   105篇
  2016年   133篇
  2015年   135篇
  2014年   169篇
  2013年   199篇
  2012年   229篇
  2011年   206篇
  2010年   140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5年   1篇
  1957年   1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聚氯乙烯/聚丙撑碳酸酯共混体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2.
赵焱  刘哓青  赵勇  刘频  李琮 《分析化学》2006,34(7):959-962
用光谱滴定技术分别测定了β-环糊精(1)、单-[6-(1-萘酰氨基)-乙基氨基-6-脱氧]-β-环糊精(2)、单-[6-(1-萘酰氨基)-二乙基二氨基-6-脱氧]-β-环糊精(3)在25℃时,pH为7.2、2.0和10.1的缓冲溶液中与几种染料分子形成超分子配合物的稳定常数Ks,并考察了pH=7.2时识别过程的热力学参数ΔH0和TΔS0。结果表明,pH为2.0和10.1时,静电、疏水和氢键作用协同贡献于超分子配合物的形成,如主体2与AR在pH=10.1时形成的Ks=7085;而pH=2.0时的Ks=1034。当pH=7.2时主-客体的尺寸/形状匹配、疏水作用和范德华力决定配合物的稳定性。主体2、3对AR、TNS和ANS的包结配位是放热过程,并给出较大的焓变(-ΔH0),对RhB主要表现为熵驱动过程。  相似文献   
13.
崔洪波  孙君燕 《分析化学》1992,20(7):790-793
本文对微型管状离子选择电极在流动条件下的电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并设计了新的集成微管路离子选择以电极功能块。用此微型装置测定了土壤、血清、水和药物中的K~+、Na~+、pH、Cl~-、F~-、阿托品、东茛菪碱,并和各种标准方法作了比较,获得满意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4.
微生物法分析天然抗氧化剂性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建立了微生物抑菌活性纸片试验法,对葛根黄酮、诃子提取物、丹皮酚、竹叶黄酮等4种天然抗氧化剂的抗氧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竹叶黄酮、诃子、葛根具有较强的抗单线态氧能力,而丹皮酚抗单线态氧的能力较差。在不同的氧化还原微环境下,天然抗氧化剂可能表现出抗氧化能力,亦可能表现出促氧化能力,二者有着不同的反应机理。微生物抑菌活性纸片法可作为研究较复杂生物环境中抗氧化剂性能的一种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15.
(XN)4R4簇合物的结构与化学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密度泛函理论,在B3LYP/6-311G水平上,对(XN)4R4 (X=C,Si,Ge;R=H,CH3,NH2,OH)及合成的先驱化合物(XN)2R2进行几何构型、电子结构、振动频率和化学反应焓变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RCN)4比(CNR)4更稳定.所有簇合物的零点能EZP值,R=H时最小,R=CH3时最大,R配位原子依次为C、N和O时,EZP值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6.
用量子化学从头算方法(HF/6-31G)和密度泛函理论(DFT)的B3LYP方法,以6-31G标准基组加一个极化函数,对(ClAlNH)n(n=1-10)簇合物的几何构型,电子结构和红外光谱进行了优化,并讨论了聚合反应(ClAlNH)m→(ClAlNH)n的热力学效应,结果表明,(ClAlNH)n系列簇合物的基态稳定结构为Cs(n=1),D2h(n=2),D3h(n=3),Td(n=4),Cs(n=5),D3d(n=6),Cs(n=7),S4(n=8),D3h(n=9),C2h(n=10,n=2,4,6,8,10等偶数对应的(ClAlNH)n簇化合物的结构比n等于奇数量更稳定。  相似文献   
17.
用循环伏安法在导电玻璃(ITO)和玻碳电极(GC)上制备了聚氨基酞菁钴(CoTAPc)修饰电极(CoTAPc/GC)。探讨了pH值对CoTAPc膜的光谱和电化学性质的影响,发现其氧化还原电位与pH值有线性关系,电催化活性也随酸度的增加而增加。CoTAPc膜的紫外吸收带变化与溶液pH值及在溶液中浸泡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18.
许多疾病的特征在于各种生物分子表现出的异常活性,这些物质通常在细胞内外显示过表达现象,因此对其灵敏靶向识别可以提供诊断和治疗效用。由于基因诊疗和化学传感技术的发展,用于灵敏检测细胞内外生物化学物质的核酸探针突显优势。核酸探针可以在稳定进入细胞的同时,特异性地结合目标物质,通过光学方法检测或通过成像技术标识出来。本文综述了采用光学传感方法和成像技术,基于核酸探针检测生物分子的新进展。根据检测对象进行分类,概括分析了几个代表性体系:核酸序列、蛋白质和酶、化学物质和物理化学条件,并详细阐述其关键设计原理、灵敏度及样品检测等结果,同时指出了各类核酸探针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9.
SO42-促进的中孔含锆分子筛催化合成乙酸松油酯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合成了中孔含锆分子筛Zr-MCM-41,用H2SO4对Zr-MCM-41进行修饰,得到SO4^2-促进的中孔含锆分子筛SO4^2-/Zr-MCM-41.通过XRD、FT—IR表征了其结构.结果表明:Zr—MCM-41和SO4^2-/Zr—MCM-41具有中孔分子筛的特征结构、良好的长程有序性和结晶度;SO4^2-已进入Zr—MCM-41骨架内部,并与骨架原子形成了化学键,从而产生强酸中心,将SO4^2-/Zr—MCM-41用于催化合成乙酸松油酯,考察了催化剂的种类、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反应物配比对松油醇酯化反应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黄玉惠  刘彦 《应用化学》1991,8(5):37-41
研究了磺化度为20.9mol%的磺化聚苯醚(S-PPO)的钠盐和锂盐在四氢呋喃/甲醇混合溶剂中的离聚体行为。S-PPO离聚体在溶液中的链聚集状态与聚合物浓度、阳离子半径密切相关。当Na-SPPO的浓度高于3g/dL时,在30~40℃范围内其聚集度DA与浓度C的关系为:DA=ke~(εc)常数K和β分别表示为与发现链聚集的起始浓度和链聚集速率相关的常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