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0篇
  免费   309篇
  国内免费   632篇
化学   1203篇
晶体学   90篇
力学   134篇
综合类   71篇
数学   332篇
物理学   8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136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30篇
  2010年   137篇
  2009年   158篇
  2008年   160篇
  2007年   174篇
  2006年   171篇
  2005年   130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81.
Neodymium based fluorescence presents several advantages in comparison to conventional rare earth or enzyme-substrate based fluorescence emitting sources (e.g.Tb, HRP) . Based on this fact we have herein explored a Nd-based fluoroimmunoassay. We efficiently detected the presence of an 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 (oxLDL) in human plasma a well-known marker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which causes around 30% of deaths worldwide. Conventional fluoroimmunoassay uses time-resolved luminescence techniques, with detection in the visible range, to eliminate the fluorescence background from the biological specimens. By using an immunoassay based on functionalized Y2O3:Nd3+ nanoparticles, where the excitation and emission processes in the Nd3+ ion occur in the near-infrared (NIR) region, we have succeeded in eliminating the interferences from the biological fluorescence background, avoiding the use of time-resolved techniques. This yields higher emission intensity from the Nd3+-nanolabels and efficient detection of anti-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s (anti-oxLDL) by Y2O3:Nd3+-antibody-antigen conjugation, leading to a novel biolabeling method.  相似文献   
82.
目的 从代谢组学角度分析并寻找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可能的代谢标记物。方法 选取30例初诊、或有糖尿病史经药物治疗控制不理想且无并发症的T2DM 患者,另选取30例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者为正常对照。收集清晨空腹中段尿,以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尿液样本进行代谢图谱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研究尿液内源性化合物在两组间的差异。结果 T2DM 组和正常对照组尿液代谢谱明显分离。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2DM 组尿液2,3,4- 三羟基丁酸、肌醇、D- 葡萄糖、D- 葡萄糖酸及尿素含量升高(P<0.05 或0.01),马尿酸含量减少(P<0.01)。结论 代谢组学检查提示T2DM 患者尿液中代谢标志物为2,3,4- 三羟基丁酸、肌醇、马尿酸、D-葡萄糖、D- 葡萄糖酸及尿素,观察这些标志物含量的变化有助于T2DM 的临床诊断及发病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83.
In this paper we consider the generalized uncertainty principle in the tunneling formalism via Hamilton–Jacobi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quantum-corrected Hawking temperature and entropy for 2+12+1-dimensional noncommutative acoustic black holes. In our results we obtain an area entropy, a correction logarithmic in leading order, a correction term in subleading order proportional to the radiation temperature associated with the noncommutative acoustic black holes and an extra term that depends on a conserved charge. Thus, as in the gravitational case, there is no need to introduce the ultraviolet cut-off and divergences are eliminated.  相似文献   
84.
通过引入2,7-萘二磺酸(2,7-NDA2-)阴离子作为结构导向剂,与五元瓜环(Q[5])和过渡金属离子(Co2+、Ni2+、Zn2+、Cd2+)在水热条件下制备了4种新颖的Q[5]基超分子自组装体(Q[5]-SA),即{[M (H2O)4(Q[5])]·(NDA)}·xH2O (M=Co (1)、Ni (2)、Zn (3))和{[Cd2Cl2(H2O)4(Q[5])]·(NDA)}·13H2O (4)。单晶X射线衍射测试结果表明,自组装体1~3同构,其中Q[5]仅一端的部分端口羰基氧原子与金属离子配位形成简单配合物;而4中Q[5]的2个端口均与金属离子Cd2+配位形成了一维配位链。在自组装体1~4中,配体2,7-H2NDA均全脱质子,形成2,7-NDA2-阴离子平衡体系电荷,但均未能与金属离子配位,而在2,7-NDA2-阴离子与Q[5]外壁之间的瓜环外壁作用下进一步形成三维超分子结构。此外,还研究了自组装体14的荧光传感性能,结果表明它们都能够作为抗生素诺氟沙星(NFX)的比率型荧光探针。  相似文献   
85.
储能技术的革命性变化对下一代锂离子电池(LIBs)负极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一类具有复杂化学计量比的新型材料——高熵氧化物(HEOs)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并走向繁荣。理想的元素可调节性和吸引人的协同效应使 HEOs有望突破传统阳极的综合性能瓶颈,为电化学储能材料的设计和发展提供新的动力。本文分别从化学成分调控和结构设计2个方面结合本课题组近年来的研究及国内外重要文献,综述了HEOs作为LIBs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在化学成分调控方面通过金属杂原子掺杂、非金属杂原子掺杂来提高HEOs的本征活性。在结构设计方面,通过构建一维结构、二维结构、三维结构、空心结构以及复合碳材料来增加HEOs的反应活性位点数量,从而提高储锂性能。最后,对HEOs在LIBs领域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6.
用不同的预处理气氛制备了CeO2/γ-Al2O3载体以调节表面Ce的价态,并以Cu(CH3COO)2为前驱体制备了CuCeAl催化剂。XRD和H2-TPR的结果表明在还原气氛下处理的CeO2/γ-Al2O3载体具有更多的活性氧原子,因此相应的CuCeAl催化剂表面有更多分散态的Cu2+/Cu+物种。NO+CO反应的结果表明分散态的Cu2+/Cu+是NO转化的活性物质,而Cu0在低温下具有较好的N2选择性。因此,同时含有分散态Cu2+/Cu+和少量晶相Cu0的催化剂具有最好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87.
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研究了稀土化合物氯化铽(TbCl3)对成骨细胞MC3T3-E1增殖、分化及矿化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细胞水平上,浓度为0.0001、0.001、0.01、0.1、1和10 μmol·L-1的TbCl3均促进MC3T3-E1细胞的增殖、分化及其矿化功能,然而,当浓度升至为100和1000 μmol·L-1时,TbCl3表现出抑制作用。分子水平上,浓度为0.0001和0.1 μmol·L-1的TbCl3明显上调成骨分化相关基因骨形成蛋白2(BMP-2),碱性磷酸酶(ALP),骨涎蛋白(BSP),Ⅰ型胶原蛋白(Col Ⅰ),骨钙素(OCN)和runt 相关转录因子2(Runx2)的表达。浓度为1 000 μmol·L-1的TbCl3则抑制上述成骨分化相关基因的表达。浓度为0.000 1、0.1和1 μmol·L-1的TbCl3促进成骨分化相关蛋白Runx2,BMP-2和OCN的表达;结果显示,低浓度的TbCl3促进MC3T3-E1细胞的成骨分化及矿化功能,而高浓度TbCl3则呈现出抑制作用。TbCl3通过调控Runx2的表达刺激早期成骨分化相关基因BMP-2、Col Ⅰ和晚期成骨分化相关基因ALP、OCN的表达,从而诱导MC3T3-E1成骨分化。  相似文献   
88.
黄渤海近岸海域酚类内分泌干扰物分布特征及其来源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黄渤海近岸海域采集了34个水体样品,利用HPLC-MS/MS分析了双酚A、辛基酚、壬基酚、2,4-二氯酚、对叔丁基苯酚和对特辛基苯酚等6种酚类内分泌干扰物的含量,并探讨了其分布特征及来源.结果表明,中国北部近岸海域6种酚类内分泌干扰物的含量范围在5.25~1351.20ng/mL之间.结合因子分析和层次聚类分析结果,说明渤海、黄海近岸海域中酚类化合物主要以辛基酚、壬基酚、2,4-二氯酚为主,局部海域伴有双酚A的高残留;从整个海域范围看,黄渤海近岸海域水体中酚类化合物污染状况具有区域特征,整体呈现出南高北低的特点,且酚类物质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区特性,一定程度上具有聚集性;来源解析结果表明黄渤海近岸海域中酚类内分泌干扰物主要来源为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  相似文献   
89.
光谱分析法研究瓜环对苯并咪唑衍生物的分子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紫外吸收光谱法、荧光光谱法测定了三种苯并咪唑衍生物与六、七、八元瓜环的相互作用,计算出了主客体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并考察了酸度对苯并咪唑衍生物与瓜环相互作用的影响,最后用紫外吸收光谱法测定了瓜环对三种客体化合物的回收率。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的pH范围内,用紫外吸收光谱法、荧光光谱法可以很明显的观察到瓜环与三种客体的相互作用。六元瓜环与客体相互作用形成1∶1的包结配合物,七、八元瓜环与客体相互作用分别形成1.5∶1和1∶2的包结配合物,六、八元瓜环与三种客体相互作用形成的主客体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分别在103~104L·mol-1和1011~1012L2·mol-2范围内。瓜环对三种客体的回收率在98%~105%之间。  相似文献   
90.
Double-chained surfactants with potential biocompatibility have been prepared in high yields by lysine acylation with four natural saturated fatty acids (C6 to C12) and with cis-undec-5-enoic acid. The surfactants were found to assemble into nanotubules in aqueous medium and, when mixed with a commercial cationic surfactant, to spontaneously form liposom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