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5篇
化学   74篇
综合类   16篇
物理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新试剂3,5-二溴-4-氨基苯基荧光酮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供了新显色剂3,5-二溴-4-氨基苯基荧光酮的合成方法,较详细的研究了在表面活性剂增溶下,在盐酸介质中,试剂与锆(Ⅳ)的分光光度性质及反应条件,建立了分光光度法测定锆(Ⅳ)的高灵敏高选择性的新方法,并成功地用于铝锆合金中微量锆的测定。  相似文献   
62.
纳米TiO2低温制备及光催化降解有毒有机污染物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通过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低温(180℃)制备得到纳米TiO2,并在紫外光(λ≤387nm)照射下利用有机染料罗丹明B(Rhodamine B,RhB)光催化降解为探针反应,以有机污染物降解活性最佳为目的,优选低温制备得到纳米TiO2最佳方案.结果表明以Ti(SO4)2为原料,在低温条件下通过蒸汽热法制得TiO2为最佳方案.对制备高催化活性的纳米TiO2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对其进行了物理特性及光化学性质的初步表征,探讨了纳米TiO2制备时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其粒径大小、晶型转变以及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以紫外光(λ≤387nm)照射下的探针反应有良好的光催化降解效果为条件,优选低温制备得到纳米TiO2最佳反应温度为180℃,最佳反应时间为12h.通过紫外-可见光谱(UV—vis)、红外光谱(FTIR)和总有机碳(TOC)的测定分析,发现UV/TiO2体系在pH=3.00的条件下,能使RhB发生有效的降解和矿化,矿化率达到93.2%.  相似文献   
63.
在水溶液及胶束介质中分别研究了血红蛋白(hemoglobin,Hb),β环糊精氯化血红素(βCDhemin)和氯化血红素(hemin)作为过氧化物模拟酶对隐性亮绿(recessivebrilliantgreen,RBG)H2O2(或溶解氧)体系的催化特性。在Tween80存在下,通过测定米氏常数Km和Vmax,比较了酶催化活性的大小,结果表明催化活性Hb>βCDhemin>hemin。分别研究了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peroxidase,HRP),βCDhemin,hemin和四羧基苯基锰卟啉(MnTCPP)对4氨基安替比林(4AAP)2,3,4三氯苯酚(2,3,4trichlorophenol,TCP)体系的催化显色作用,酶及模拟酶催化活性比较为HRP>βCDhemin>hemin>MnTCPP。根据实验结果,讨论了胶束介质对RGB溶解氧催化体系的作用方式以及4AAPTCP酶催化体系的MichaeliMenten方程,并从不同空间结构(结合部位)模拟过氧化物酶催化性能的角度讨论了结合部位在酶催化反应中的有效作用。  相似文献   
64.
Fenton及Photo-Fenton非均相体系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Fenton及photo-Fenton氧化法是一种有效的应用于环境污染物处理领域的高新氧化技术之一,对Fenton试剂的固定化可以减少铁离子的二次污染,提高催化能力和光利用率,及扩展pH等优势。本文综述了近年来Fenton及photo-Fenton非均相体系氧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状况。引用文献57篇。  相似文献   
65.
本文提供了新显色剂3,5-二溴-4-氨基基荧光酮的合成方法,较详细的研究了在表面活性剂增溶下,在盐酸介质中,试剂与锆(Ⅳ)的分光光度性质及反应条件,建立了分光光度法测定锆(Ⅳ)的高灵敏高选择性的新方法,并成功地用于铝锆合金中微量锆的测定。  相似文献   
66.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掺杂量的N/TiO2复合纳米粉末, 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透镜(TEM)、紫外-可见反射吸收光谱(UV-vis)对催化剂进行了初步表征. 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元素分析仪(EA)测定其含氮量. XPS分析结果显示TiO2晶格中的氧被氮原子取代, N/TiO2表面存在Ti3+离子; 紫外-可见反射吸收光谱测得不同掺杂量的N/TiO2的禁带宽度(Eg), 推测在TiO2价带上方生成了由N诱导产生的中间带, 当氮、钛摩尔比为0.0880时N/TiO2的Eg最小, 为2.50 eV. 在可见光下, 以酸性桃红(SRB)和无色小分子对氯苯酚(4-CP)作为可见光活性实验的探针反应, 确定了最佳掺杂比为nN/nTi=0.0880. 结果表明, 最佳掺杂量下N/TiO2能显著降解SRB和4-CP, 通过测定ESR, IR, TOC, COD, 重点比较了TiO2在掺杂N前后在降解SRB和4-CP时的差异, 包括氧化物种、矿化率、最终产物等, 证明在可见光下, N/TiO2的降解机理为电子从独立的N 2p轨道激发到Ti 3d轨道, 产生羟基自由基等氧化物种, 达到降解有机物的目的.  相似文献   
67.
采用盆栽土培法研究Cd(0~50mg/kg)单一污染及与Cu(0~500mg/kg)复合污染对苍耳(Xanthium sibiricum Patrin ex Widder)生长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生长特性研究结果表明:Cd(30mg/kg)与Cu(50mg/kg)复合污染时,生长指标(生物量、根系表面积及株高)显著大于单一Cu或Cd污染下的生长指标,且随着Cd与Cu复合浓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Cd与Cu复合污染在低浓度下表现为拮抗效应,高浓度下表现为协同作用。生理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与单一Cd污染相比,Cd(50mg/kg)与Cu(50mg/kg)复合污染时,最大荧光产量(Fm)、光化学效率(Fv/Fm)及电子传递速率(ETR)明显较大,而初始荧光(Fo)明显较小(p0.05),表明Cu能一定程度上缓解Cd对苍耳的毒害作用。苍耳对重金属的富集及转移系数计算结果表明:与单一Cd污染相比,Cd(15mg/kg)与Cu(100mg/kg)复合污染时,苍耳对Cd的富集系数明显较大,表明Cu能有效促进苍耳对Cd的富集;Cd(50mg/kg)与Cu(100mg/kg)复合污染时,苍耳对Cd的转移系数明显较小,表明Cu不能有效促进苍耳把Cd从地下部转移到地上部。苍耳可以考虑作为修复Cd-Cu复合污染的候选植物种之一。  相似文献   
68.
分别采用水热法和机械搅拌方式制备了TiO2负载四羧基苯基卟啉(TCPP)光催化剂Hydro-TiO2@TCPP和Stir-TiO2@TCPP,运用红外吸收光谱(IR)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DRS)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其进行了表征.Hydro-TiO2@TCPP和Stir-TiO2@TCPP分别通过共价键和氢键的方式使TCPP有效负载在TiO2上,它们循环降解RhB五次的降解率仍能分别达到92.0%和68.3%.两种负载型催化剂Hydro-TiO2@TCPP和Stir-TiO2@TCPP较TiO2均有更高的可见光催化活性,光照1.5h使RhB完全褪色,Stir-TiO2@TCPP催化光照6h使BA降解92.7%.实验还考察了降解过程中羟基自由基(OH·)和H2O2的变化,发现降解是由于OH·的进攻所致.  相似文献   
69.
王晓星  顾彦  陈登霞  方艳芬  黄应平 《化学学报》2010,68(23):2463-2470
以小牛胸腺DNA为对象, 在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存在下, 研究了纳米二氧化钛(TiO2)光催化对DNA损伤特性及SOD对TiO2光催化损伤DNA的影响. 采用凝胶电泳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法, 探讨了DNA的损伤程度. 运用生物标准样8-羟基脱氧鸟苷(8-hydroxy-2 -deoxyguanosine, 8-OHdG)为内标物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化串联质谱联用技术(HPLC-ESI-MS/MS)对DNA损伤产物进行了跟踪分析, 采用过氧化物酶催化分光光度法及顺磁共振技术(ESR)跟踪测定TiO2光催化DNA损伤过程中H2O2和氧化物种的变化, 探讨了DNA氧化损伤机理. 结果表明, 在实验条件下紫外光照(UV, λ=200~275 nm), Dark/TiO2和UV/TiO2体系中, DNA氧化损伤程度为UV/TiO2>UV>Dark/TiO2. 光催化260 min DNA损伤99%, 反应动力学常数K=7.82×10-3 min-1. 抗氧化剂SOD具有清除光催化体系中超氧自由基( )的能力, 可以抑制DNA的损伤, 反应动力学常数K=2.27×10-3 min-1. 8-OHdG为DNA损伤中鸟嘌呤氧化的特异产物, UV及光催化体系对DNA损伤主要涉及 及羟基自由基(•OH)历程, 光催化体系对DNA损伤伴随有深度氧化(矿化)过程, 实验条件下12 h DNA矿化75.06%.  相似文献   
70.
反相胶束介质对2,3-二氨基吩嗪的荧光增敏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反相胶束介质丁二酸双(2-乙基己基)酯磺酸钠(AOT)/正辛烷(n-octane)对漆酶催化氧化邻苯二胺的产物2,3-二氨基吩嗪(DAP)光谱性质的影响.试验表明,AOT/n-octane对DAP吸光性质稍有增敏作用,而对其荧光具有强烈的增敏作用,使DAP荧光量子产率提高近30倍,并进一步研究了微环境对荧光性质的影响和反相胶束介质AOT/n-octane对DAP荧光的增敏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