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5篇
化学   67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1篇
综合类   4篇
数学   14篇
物理学   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通过Heck—SonogashFT—IRa偶合法合成了含五蝶烯(Pentiptycene)基团的新型荧光共轭聚合物——聚对苯撑乙炔撑衍生物(PPE),分别为:侧链不对称烷氧基取代的PPE1和侧链单、双一丙基七异丁基多面体齐聚倍半硅氧烷(POSS)取代的PPE2、PPE3。采用FT—IR、^1H—NMR、UVVis、荧光发射光谱、TGA等仪器对PPE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分析测试,并研究了其与TNT之间的荧光响应。结果表明:PPE1、2、3均表现出良好的荧光性能及较高的荧光量子产率;对TNT显示出很高的猝灭敏感性,其荧光猝灭效率与TNT的浓度曲线表现为非线性关系,特别是侧链引入POSS的PPE2,提高了PPE的荧光量子产率及与TNT荧光猝灭效率,同时,PPE的热稳定性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2.
小量水样痕量苯酚的液-液微萃取气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爱丽  周集体  韩梅  滕丽曼  黄丽萍  王栋  王竞 《色谱》2001,19(2):144-146
 建立了小量水样痕量苯酚的液 液微萃取气相色谱分析法。考查了乙酸乙酯在酸和盐的作用下对苯酚的萃取性能 ,优化了萃取过程。采用FID检测器、WBI 17直接进样口和DB 1宽口径弹性石英毛细管柱 ,通过快速进样和汽化室内填装适当的玻璃棉可以得到满意的定量精密度。 8mL水样、16 0 μL乙酸乙酯、3 5 g硫酸铵可获得 1μg/L的检测下限 ,加标回收率为 95 0 %~ 98 5 % ,RSD为 2 8%~ 3 3%。  相似文献   
23.
广东从化荔枝微量元素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广东从化9个地区的荔枝果肉、果枝、果叶中16种微量元素的分析,讨论了从化地区荔枝不同部位微量元素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从化地区荔枝微量元素含量丰富,同一元素在荔枝不同部位的分布具有相应的特征。  相似文献   
24.
许海棠  黄丽涵  徐远金 《色谱》2008,26(5):599-602
建立了同时测定清热解毒口服液中的绿原酸、栀子苷、黄芩苷、连翘苷和靛玉红5种有效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电离质谱(HPLC-ESI/MS)分析方法。采用Zorbax SB C18色谱柱,以含0.2%甲酸的0.4 mmol/L醋酸钠(A相)、乙腈(B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ESI正离子模式下,采用选择离子监测方法进行测定,用峰面积进行定量。结果表明,绿原酸、栀子苷、黄芩苷、连翘苷和靛玉红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50~50 mg/L,0.020~20 mg/L,0.005~30 mg/L,0.010~15 mg/L和0.010~10 mg/L;检出限分别为0.010,0.005,0.001,0.002和0.003 mg/L。5种成分的加样回收率为97.0%~101.7%,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2%。该法快捷、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清热解毒口服液中的5种有效成分含量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25.
制备了多层复合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研究热压复合温度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热压复合温度是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生产中的一个关键控制参数 ,阴极片在合适的热压温度下 ,电池的性能较好 ;温度偏高或偏低都对电池不利  相似文献   
26.
利用油脂的皂化作用,改变样品基本性状,使其适用于石墨炉原子的吸收光谱仪的测定。食用植物油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因此可以用氢氧化水解,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的钾盐,两者均溶于水,可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上直接测定。  相似文献   
27.
分析了武警指挥院校大学物理课程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其问题的原因,如生源复杂、考核方式独特、教师的差异等。指出了加强教学质量控制,可通过因材施教、加强教学过程控制、加强年轻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培养和加强与连队干部的沟通等途径实现。  相似文献   
28.
4-甲基二苯甲酮经N-溴代丁二酰亚胺溴代制得4-溴甲基二苯甲酮(1);1与3,5-二羟基苯甲醇反应合成了外围带有二苯甲酮取代基的第一代树枝状分子3,5-二(二苯甲酮-4-甲氧基)苯甲醇(2);2与4-硝基邻苯二甲腈缩合制得外围带有二苯甲酮取代基的第一代树枝状分子4-[3,5-二(二苯甲酮-4-甲氧基)苯甲氧基]邻苯二甲腈(3);3经"液相法"环合生成外围带有二苯甲酮取代基的第一代树枝状分子取代的酞菁锌配合物——四[3,5-二(二苯甲酮-4-甲氧基)苯甲氧基]锌酞菁[ZnPc(C35H27O5)4],其结构经UV,1HNMR,IR和MS表征。  相似文献   
29.
以AIBN为引发剂,通过自由基聚合方法先合成一定分子量(Mn=1.9×104g mol)和分子量分布(MWD,Mw Mn<2.5)的聚醋酸乙烯酯(PVAc)和醋酸乙烯酯(VAc)与醋酸异丙烯酯(IPAc)的无规共聚物聚(PVIPA).再以PVAc或PVIPA作为大分子引发剂,与共引发剂TiCl4配合,引发异丁烯进行正离子接枝共聚反应,并分别考察大分子引发剂用量、TiCl4浓度以及添加剂2,6二叔丁基吡啶(DtBP)或2甲基吡啶(MPY)对异丁烯聚合转化率和PVIPA或PVAc引发效率的影响,并进一步表征接枝共聚物的微观结构与组成含量.实验结果表明,PVIPA和PVAc可引发异丁烯进行正离子接枝共聚反应,前者的引发效率高于后者.加入适量DtBP或MPY时,可不同程度地提高引发效率.DtBP对减少聚合体系中微量水的引发和提高PVAc引发效率的作用更为明显,引发效率可达90%以上,加入适量添加剂MPY时,PVIPA引发效率可达60%左右.适当增加大分子引发剂用量和TiCl4浓度,也可提高PVIPA的引发效率至接近70%.在合适的实验条件下,可以得到极性主链为PVIPA与非极性支链为聚异丁烯(35.2%mol)的接枝共聚物PVIPA g PIB,该接枝共聚物的Mn为3.7×104g mol,分布指数MWD为2.52,且PIB支链平均分子量约为5.4×103g mol.  相似文献   
30.
环氧化三元乙丙橡胶增韧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的脆韧转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环氧化的三元乙丙橡胶(eEPDM)与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共混可以使PBT共混体的缺口冲击强度获得很大的提高.当eEPDM橡胶浓度为24wt%时,PBTeEPDM共混体的缺口冲击强度是纯PBT的12倍.随着eEPDM含量的增加,在室温下PBTeEPDM共混体出现了明显的脆韧转变,其脆韧转变的临界粒子间距为0.49μm.橡胶的加入及含量的增加使PBT体系的脆韧转变温度(TBD)向低温移动,且PBTuEPDM与PBTeEPDM共混体脆韧转变温度的差随橡胶含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大.扫描电镜照片表明,在橡胶组成相同的情况下,PBT基体中分散的eEPDM粒子明显小于未环氧化的EPDM粒子.且eEPDM橡胶的粒子间距(ID)也明显地低于uEPDM橡胶粒子的ID,这导致PBTeEPDM共混体系在室温下出现脆韧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