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4篇
化学   69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31.
CuO/ZnO/Y2O3/γ-Al2O3双功能催化剂上二甲醚水蒸气重整制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沉积-沉淀法制备的CuO/ZnO/Y2O3催化剂同γ-Al2O3进行机械混合,制备了CuO/ZnO/Y2O3/γ-Al2O3双功能催化剂,用于二甲醚水蒸气重整制氢反应,实验结果表明其活性、稳定性等均优于常用的CuO/ZnO/Al2O3/γ-Al2O3催化剂.结合N2吸附.脱附(BET)、N2O化学吸附(N2O chemisorption)、NH3程序升温脱附(NH3-TPD)、X射线衍射(XRD)、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等表征手段研究了两种催化剂在表面酸性及微观结构上的差异,发现CuO/ZnO/Y2O3催化剂具有相对较高的铜分散度,铜品粒更加细小化,并且具有高温稳定性的Y2O3可能起到隔离铜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铜晶粒的团聚,从而改善了重整组分的性能,提高了双功能催化剂的重整制氢活性及稳定性.  相似文献   
32.
以稀土系列氧化物作为CO还原SO2和NO的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的活化过程以及催化剂体相结构的变化.发现稀土系列氧化物的活化与其水合性能密切相关,而活化之后活性相为相应的稀土氧硫化物.探讨了稀土系列氧化物的活化机理.  相似文献   
33.
李平  马建新  朱兵  方明  刘毅庭 《催化学报》1999,20(2):120-124
采用柴油机台架装置及微波加热装置,考察了柴油机催化滤烟器的微波加热再生效应.结果表明,过滤体上捕集的碳烟量对催化滤烟器在氧气中的微波加热燃烧再生至关重要,只有捕集的碳烟量超过某一下限值,滤烟器上的碳烟才有可能被微波加热至起燃温度; 但碳量也不可超过一上限值,否则滤烟器的微波加热催化再生可能失去控制,碳烟急剧燃烧产生的热量将使过滤基质烧结. 此碳烟上下限再生窗口随催化剂活性的差异而有所改变. 研究中还发现,在再生过程中,产物中CO和CO2 的比率有较大波动.  相似文献   
34.
PEMFC膜电极组件(MEA)制备方法的评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膜电极组件(MEA)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核心部件.本文在简述MEA结构的基础上,根据MEA制备过程中催化层支撑体不同,将目前已有的多种MEA制备方法分为两类制备模式:以GDL为支撑体和以PEM为支撑体的制备模式.文中对这些制备方法的特点进行了详细评述,对MEA制备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认为以PEM为支撑体的制备模式是今后MEA制备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5.
万颖  马建新  王正  周伟 《化学学报》2004,62(19):1877-1882
利用程序升温反应技术考察了cu交换度对Cu-Al-MCM-41上NO选择性还原反应性能的影响,同时结合XRD,N2吸附等温线,NMR,ICP-AES,TPD和TPR等技术对催化剂的结构特征和化学吸附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经Cu离子交换的Al-MCM-41并未改变载体的结构特征,仍保持长程有序的中孔结构.影响Cu-Al-MCM-41催化剂选择性还原活性的主要因素是Cu交换度,而不是Cu含量,前者决定了活性中心(主要是Cu^2 )的浓度.当Cu交换度低于100%时,随着Cu交换度的增加,NO最大转化率增加.当交换度超过100%后,催化剂的还原活性下降,此时出现的CuO起完全氧化的催化作用而非选择性还原的催化作用.在n(Si)/n(Al)=10,Cu交换度接近100%的Cu-Al-MCM-41上360℃时可获得79%的NO最大转化率.  相似文献   
36.
MoO3/La2O3催化剂上的甲烷选择性氧化制甲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益群  张沛  马建新 《催化学报》1997,18(5):425-427
  相似文献   
37.
 采用连续流动固定床石英反应器,在反应气体为0.1%NO,0.1%C3H6,2%O2,流量为500ml/min以及催化剂装量为0.1g的条件下,考察了Cu-Al-MCM-41的Si/Al比值对贫燃条件下NO选择性还原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u交换度低于100%时,随Si/Al比值的增加,NO的最大转化率增加.TPD和TPR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Si/Al比值,改变了Cu在分子筛结构中的化学微环境,使活性中心Cu2+的浓度和性质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其对NO的转化效率.  相似文献   
38.
万颖  王正  马建新 《分子催化》2002,16(3):234-240
由于NOx引起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形成酸雨、光化学烟雾以及导致大气层可见度降低, 因此必须有效控制和转化NOx, 以减小其对环境的影响. 减少NOx污染的催化方法可分为: (1) 非选择性还原; (2) 选择性还原; (3) 分解. 其中选择性还原NOx是在贫燃状态下利用烃类(HC)作为"选择性"还原剂还原NOx(HC-SCR), 这给燃料经济性高的贫燃发动机(包括柴油机)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尾气污染控制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9.
新型大颗粒离子交换树脂的表征和催化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红外、核磁及热分析技术表征由溶胶-凝胶法制备、具有离子交换性能的大颗粒树脂催化剂,证实了树脂催化剂由含苯基及含硅的化合物构成,热稳定性高于商品离子交换树脂近100℃。对该树脂催化剂进行磺化反应的最佳条件为:温度,25℃;浓度,氯磺酸:三氯甲烷-1:4(Vo1);时间,12h。其缩醛化反应的催化活性与商品大孔离子交换树脂相当。  相似文献   
40.
本文讨论了将新颖的微波加热技术应用于柴油机烟碳燃烧的可行性。通过研究柴油机烟碳和商品碳黑的组成和结构与介电性能的关系,以及观察它们在微波场中的加热和燃烧行为,发现柴油机烟碳的介电性和损耗性很适宜于使用微波进行加热燃烧。实验结果表明,在含氧量为10%的模拟排气条件下,当微波入射功率逐渐增至900W时,可使柴油机烟碳的烧却率达50%。文中亦考察了一次燃烧产物中CO_2摩尔分率在燃烧过程中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