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8篇
化学   49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4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2篇
物理学   28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1.
本文采用共沉淀法优化包裹型Al(OH)3-Y(OH)3/ZrB2复合粉体的合成工艺,通过TEM对合成的复合粉体进行形貌分析,得出适宜的包覆工艺参数分别是pH=9、溶液浓度为Al3+=0.017 moL/L和Y3+ =0.01 mol/L、滴定速度为0.05 ml/s、反应时间为60min.通过优化工艺,可以合成出包裹结构较好的包裹型Al(OH)3-Y(OH)3/ZrB2复合粉体,其包裹层厚度约为150 ~ 300 nm,为改善ZrB2基复合材料难于烧结致密化和高温条件下易氧化奠定原料基础.  相似文献   
42.
采用共沉淀法成功制备了Mg/Fe类水滑石(Mg/Fe-hlc),并研究了其对废水中磷酸根的吸附性能及吸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Mg/Fe-hlc具有典型的类水滑石结构和较大的比表面积(156.7 m~2·g~(-1));Mg/Fe-hlc对磷酸根的吸附动力学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Langmuir和Tempkin方程都可以很好地拟合Mg/Fe-hlc对磷酸根的等温吸附数据,Langmuir方程拟合得到的最大吸附量可达47.38 mg·g~(-1);共存阴离子NO_3~-、Cl~-和SO_4~(2-)对磷吸附性能的影响很小;通过分析吸附磷酸根前后的Mg/Fe-hlc的结构和织构性质以及表面官能团变化,并结合溶液pH对磷酸根吸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静电相互作用、配体交换和阴离子交换是Mg/Fe-htl吸附磷酸根的三种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43.
本研究旨在提出手印显现选择性的量化方法,并讨论手印显现选择性的影响因素。首先利用Image J软件得到手印图像的灰度曲线,再利用Origin软件对灰度曲线进行分析,最终得到手印显现选择性的定量计算方法,即灰度曲线的波峰(对应乳突纹线)与波谷(对应小犁沟)积分的比值。本研究通过502熏染显现法、氨基黑10B显现法对量化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量化方法可行,此外,从显现试剂与客体性质两方面分析了影响手印显现选择性的主要因素。通过该研究,为手印显现效果的量化特别是选择性的定量评估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4.
用旋涂法制备了一种菁染料-聚合物薄膜,并研究了该染料-聚合物薄膜的光谱性质和光存储性能。该染料薄膜在660~830nm波段有较强的吸收和20%以上的反射率。在最佳实验条件下,获得了58dB的信噪比。信噪比(CNR)、载波信号强度(C)和薄膜反射率变化(ΔR)的对数(lgΔR)成正比  相似文献   
45.
用于偏振散射光谱术研究的并行蒙特卡罗程序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鞠栅  邓勇  鲁强  骆清铭 《光学学报》2007,27(3):510-514
偏振散射光谱术是一种新型的早期癌症无损光学检测技术。目前,对这一技术的机理研究缺乏较好的理论手段。引入并行计算方法,采用斯托克斯(Stokes)参量和米勒(Müller)矩阵分别描述光子包和介质的偏振特性,实现了可用于模拟偏振散射光谱的并行偏振蒙特卡罗程序。程序基于消息传递接口(Message passing interface, MPI)并行开发平台,采用主-从(Master-slaver)并行计算模型,并用任务池方法实现动态负载平衡。混浊介质后向偏振散射光谱的模拟和实验结果对照证实了程序的正确性;程序并行效率分析表明了程序在任务规模和节点规模上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对于较大规模的任务,使用n个从节点的模拟时间约为使用1个从节点模拟时间的1/n倍。  相似文献   
46.
浅表组织后向散射检测中偏振门的蒙特卡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鞠栅  邓勇  骆清铭  鲁强 《光学学报》2007,27(8):1465-1469
已有实验表明偏振门和斜入射技术能有效地抑止深层散射光子,实现浅表组织光学特性的检测。采用蒙特卡罗方法,分析了斜入射、偏振门的特性,研究了组织光学参量和入射角等参量对平均探测深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组织的各向异性因子和入射角对平均探测深度影响较大。当各向异性因子较小(小于0.8)或者入射角较大(大于1.4 rad)时,组织的平均探测深度能满足小于2倍平均自由程的要求。偏振门和斜入射技术均可使探测光子经历的散射次数和探测深度有明显减小,因此,结合偏振门和斜入射技术能够更有效地分辨来自浅层的信号光,抑止来自深层的背景光。  相似文献   
47.
界面反射P-SV波转型超声散斑统计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鸿茂  陈福龙 《声学学报》2005,30(2):153-157
对超声P波入射至强散射粗糙界面上时,反射声场中的转型SV波散斑的统计特性进行研究。根据Frensel-Huygens理论和自相关原理,得到了SV波散斑振幅概率密度函数的Rayleigh分布形式以及散斑平均横向尺寸的计算公式。进而又得到了,在使用具有一定尺寸孔径的横波探头时,所接收的SV波散斑的归一化声强的概率密度函数表达式,它与横波探头内接收到的平均散斑个数有关。在实验中,应用了两种不同孔径尺寸的横波探头对SV波的散斑声强进行测量。对测量所得的散斑合强度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结果表明,实验值与理论值有较好的一致性。由此证实,上述理论分析的结果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48.
铜及其化合物系列实验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鞠东胜  王金龙 《化学教育》2008,29(11):59-61
与以往教学大纲相比,铜及其化合物在<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知识体系内容变化不大,似乎许多问题已有定论.  相似文献   
49.
结合损伤力学和分形几何理论,给出分数维空间中分形损伤变量定义ω(d,ζ)及其解析表达式.指出欧氏空间损伤变量  相似文献   
50.
基于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的需要,论述“新异”化学实验教学的地位;结合设计的一般流程与某种实物或教学主题,对如何设计“新异”化学实验方案与器具,提出个人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