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2篇
化学   101篇
物理学   17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La10(SiO4)6-x(GaO4)xO3-0.5x的合成及其导电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贵领  赵辉  霍丽华  高山 《化学学报》2008,66(12):1411-1416
以溶胶-凝胶法合成前驱体, 在950 ℃时烧结制得La10(SiO4)6-x(GaO4)xO3-0.5x (x=0, 0.5, 1.0, 1.5和2.0)陶瓷样品, 通过TG-DTA, XRD, IR和SEM表征, 所得产品为磷灰石相. 以电化学阻抗谱研究了其导电性能, 发现决定电导率大小的因素有两种, 一是间隙氧的数量, 二是晶胞的大小, 两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使得La10(SiO4)5(GaO4)O2.5的电导率最大, 在700 ℃时其电导率达到4.66×10-2 S•cm-1. 离子迁移数和氧分压对电导率的研究表明, 其主要的电荷载体是O2-离子.  相似文献   
112.
A coordination complex of [Cu(bpb)0.5(CH3COO)2]n (bpb=1,4-bis(pyridine-3-aminomethyl)benzene) has been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IR spectra, TG and X-ray single crystal diffraction. The title complex crystallizes in triclinic with space group P1, a=0.771 98(15) nm, b=0.827 62(17) nm, c=1.116 0(2) nm, α=96.71(3)°, β=90.03(3)°, γ=105.39(3)°, and V=0.682 4(3) nm3, Z=2, R=0.042 4, wR=0.091 1. The title complex is composed of dicopper tetracarboxylate units. Copper(Ⅱ) atom asumes a square-pyramidal coordination geometry formed with one pyridyl N atom from bpb and four O atoms from four bridging acetate anions. Two adjacent dicopper tetracarboxylate units are linked into a 1D chain by the bpb ligands, which were further connected by inter-chain hydrogen bonds to form a 2D network structure. CCDC: 667605.  相似文献   
113.
李亚男  霍丽华  左霞  高山  赵辉  江舟  陈耐生  黄金陵 《应用化学》2009,26(12):1471-1475
在玻碳电极上采用吸附法制备了四溴代酞菁钴(CoPcBr4)、酞菁钴(CoPc)和四-α-(2,2,4-三甲基-3-戊氧基)酞菁钴(CoPc(OC8H17)4)修饰电极。利用循环伏安法和线性扫描伏安法研究了修饰电极在酸性介质中对分子氧的电催化还原,比较了不同取代基的酞菁钴对电催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它们对分子氧还原均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活性,其中酞菁钴和四-α-(2,2,4-三甲基-3-戊氧基)酞菁钴对O2的催化是2电子还原生成H2O2,与裸电极相比,O2的还原峰电位分别向正方向移动了0.33和0.48 V。而四溴代酞菁钴修饰电极在-0.1和-0.7 V附近产生的2个还原峰,说明它催化O2到H2O2的还原以后还可以促进H2O2继续还原到H2O,最终实现O2的4电子还原。  相似文献   
114.
利用固相法合成系列Ga掺杂缺陷氧锗氧基磷灰石La9+x/3(GeO4)6-x(GaO4)xO1.5(sx=0,0.5,1,1.5).X射线粉末衍射结果表明:反应物在1350℃烧结24 h即可得到磷灰石结构的纯相产物.700℃时La9.5((GeO4)4.5(GaO4)1.5O1.5的电导率达到3.162×10-3 S·cm-1,是同温度La9(GeO4)6O1.5(1.259×10-3 S·cm-1)电导率的2.5倍.氧分压测试结果表明:材料的电导率在Po2=1~105 Pa保持不变,证明材料在较宽的氧分压范围内为O2-导电.  相似文献   
115.
SnO2纳米薄膜的制备、显微结构及气敏性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SnO2纳米薄膜的制备、显微结构及气敏性能;SnO2薄膜;溶胶-凝胶法  相似文献   
116.
厚膜型la2cuo4的氧敏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伟杰  赵辉  霍丽华  高山 《应用化学》2007,24(12):1409-0
采用甘氨酸-硝酸盐法合成了La2CuO4复合氧化物,并制成厚膜型氧敏元件。结果表明,在400~700℃之间,厚膜型La2CuO4的灵敏度随着测试温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La2CuO4气敏元件的灵敏度(RN2/RO2)主要由表面载流子浓度决定,随着测试温度的升高,吸附氧在粒子表面的脱附速率增大,导致空穴载流子浓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从而使灵敏度下降。厚膜型La2CuO4在400℃时的灵敏度最大,可以达到29.6,远大于烧结型La2CuO4的灵敏度,且厚膜型La2CuO4在400℃对于氧分压变化具有快速的响应,响应时间约为4 s。  相似文献   
117.
α-Fe_2O_3气敏纳米粉体的红外光谱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研究了不同粒径的α Fe2O3纳米粉体在红外光谱中的Fe O特征振动带,结果表明当粒径为50nm时出现A2u振动,减少到10nm时,Eu振动带劈裂为双峰。根据在不同温度下烧结的α Fe2O3粉体中残存硝酸根的红外光谱峰强度变化,首次发现残存硝酸根对其厚膜型元件的气敏性有增敏作用  相似文献   
118.
0引言 Nafion(R)膜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和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首选电解质膜.该膜若要成功地应用于燃料电池,还需要解决2个关键问题:降低甲醇渗透率和提高Nafion(R)膜在高温的质子传导能力(即保水能力).目前主要靠在Nafion(R)膜的球状胶束中加入亲水性的无机纳米粒子解决这个问题[1~9].无机粒子的加入不仅可以有效地阻隔甲醇分子,而且因其亲水性可增加Nafion(R)膜在较高温度下的保水能力,使得Nafion(R)膜在较高温度仍可保持良好的质子导电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