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56篇
化学   91篇
晶体学   5篇
力学   10篇
综合类   23篇
数学   14篇
物理学   1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Redox graphene-MXene(rGO-MXene) nanocomposites were prepared by ion polymerization and used to construct a highly sensitive electrochemical sensor for baicalin(BA) detection. The synergistic effect of rGO and MXene increased the specific surface area and electron transport capacity of the electrode, and significantly enhanced the electrochemical response of BA. The cyclic voltammetry and differential pulse voltammetry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 of BA on the sensor. Under the optimal conditions, the peak current exhibited a good linear relationship with BA concentration in the range of 0. 05-10 μmol / L, and the limit of detection was as low as 28 nmol / L. The method was applied to analyz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baicalin, such as Qingkailing Capsule and Sanhuang Tablets with good accuracy and spiked recovery. The results were highly consistent with those of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providing a technical means for the rapid and sensitive detec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parations. © 2022, Youke Publishing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相似文献   
32.
研究了3种不同阳极(铜丝,镀锌铁丝和镍丝)材料对在熔盐中电化学还原CO_(2)制备的碳材料结构和形貌的影响,并探究了制备的3种碳材料,中空四面体碳(HQC,Cu作为阳极时的还原产物)、碳纳米片(CNS,Fe作为阳极时的还原产物)和海绵状多孔碳(SPC,Ni作为阳极时的还原产物),对2电子氧还原反应(2e;ORR)的电催化性能。研究表明,使用镀锌铁丝作为阳极材料制备的CNS由大量的碳纳米片构成,且该纳米片上具有丰富的孔洞结构以及较大的I_(D)/I_(C)(Raman光谱中D峰与G峰的强度之比,其比值反映材料的缺陷程度)值(0.996)。与HQC和SPC相比,CNS表现出最高的2e;ORR电催化活性和H_(2)O_(2)选择性(接近90%)。CNS的高活性和高选择性归因于其高的I_(D)/I_(C)值和高C—O/C=O比值,说明结构缺陷和C—O/C=O官能团对CNS催化性能至关重要。此外,CNS还具有非常优异的电催化稳定性,在长达14 h的恒电压电化学催化测试后,环电流几乎无衰减。这种以CO_(2)为碳源合成可用于电催化合成过氧化氢(H_(2)O_(2))的碳材料的方法,不仅可以作为缓解温室效应的潜在选项,也为CO_(2)衍生碳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3.
三苯甲醇的制备实验是化学相关专业的经典教学实验,是有机化学理论与实践操作重要的结合点。然而,实验装置复杂、格氏试剂引发较为困难、严苛的无水无氧操作等导致实验成功率较低;反复转移溶剂导致师生的溶剂暴露。基于上述问题,本文利用中压柱塞泵和固定床连续流反应器,设计并搭建了格氏试剂连续流动制备装置,实现了三苯甲醇的连续制备。基于连续流的格氏试剂制备装置设备搭建简单,全程避免了师生的有机溶剂暴露,溴苯-格氏试剂转化率重现性好。在本连续流装置内,格式试剂制备反应稳定可控,实验安全性高。过量镁屑无需淬灭,可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34.
在饱和或过饱和的浓甲醛水溶液中,在离子型催化剂作用下的甲醛聚合难以用缩聚机理解释的情况下,我们提出了离子型聚合机理。  相似文献   
35.
郭弘  邓锡铭 《中国科学A辑》1995,38(3):273-279
从Fermat原理出发,并视之为三维Riemann流形的不变元,从而得出了这种几何的度规张量,并在此基础上得到了它所决定的光波动方程和守恒流方程,同时提出了广义折射率的概念并推出了“准程函”方程,最后给出了一些应用的例子,并对自聚焦等非线性自作用以及无衍射发散光束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6.
合理的巡游出租车运价体系是缓解行业矛盾和促进行业良性发展的重要保障.为了充分体现运价在供需调节中的杠杆作用,运用系统动力学构建了巡游出租车运价动态调整模型.以宁波市巡游车和网约车运营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标定,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以市场供需平衡为目标,分别模拟了高峰、低峰不同需求水平下动态加价、减价对市场供需平衡状态的影响分析以及不同网约车吸引度水平下巡游出租车运价动态调整策略.模型结果表明:(1)当运价增加0.6元km~(-1)时,可使高峰时段供需接近平衡状态,有效地抑制了高峰需求水平,且保证了巡游车运营总体收益增加;(2)当巡游车和网约车市场业务量之比约为10:4.5和10:8时,巡游车加价分别为0.6和-0.4元km~(-1),当巡游车处于竞争优势时,适度加价可期获得更大收益;处于劣势时,适度降价以提高自身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37.
江西宜黄中华秋沙鸭自然保护区鱼类资源初步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7月,对江西宜黄中华秋沙鸭自然保护区的鱼类资源展开初步调查。结果显示,该保护区分布有鱼类4目7科25种,兴凯鱊、棒花鱼、鲫为优势种,且渔获量丰富、鱼类个体较小。同时分析了保护区面临的潜在威胁,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38.
在半导体激光器芯片与热沉的焊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在焊料层产生一些空洞,而空洞会在铟的电迁移以及电热迁移作用下慢慢变大,使芯片局部温度迅速上升,进而影响半导体激光器的性能。针对10 W的808 nm单管焊装半导体激光器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分别模拟计算了空洞面积、空洞厚度和空洞位置与结温的关系。芯片出光面边缘的有源区区域形成的空洞对芯片的结温影响更为显著,最后得到空洞面积与器件结温的关系,并表明对空洞率控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9.
高亮度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光纤耦合模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ZEMAX软件设计出高亮度大功率光纤耦合模块。采用16支输出功率12 W的单偏振态单边发射半导体激光器,耦合进芯径100 μm、数值孔径0.22的光纤中。模块输出功率达到189.4 W,耦合效率达到98.6%,亮度达到94.66 MW/cm2-str。通过SolidWorks软件优化得到新热沉结构,应用ANSYS软件进行热分析,结果表明新热沉结构最高温度为42.4℃,相比优化前温度降低1℃以上,得到良好散热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40.
黄浩  张侃  吴明  李虎  王敏涓  张书铭  陈建宏  文懋 《物理学报》2018,67(19):197203-197203
准确测量和分析SiC纤维增强Ti合金复合材料(SiC_f/Ti)中残余应力状态对优化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和理解其失效模式具有重要意义,但其残余应力的实验测量和分析仍是一个挑战.石墨C涂层作为SiC纤维与Ti17基体合金之间必需的扩散障涂层,承载了由纤维与基体之间热不匹配引入的残余应力.本文采用显微拉曼光谱法对比测量纤维表面C涂层在复合材料中和去掉基体无应力态下G峰的峰位,通过石墨C涂层应力态下峰位移动计算出SiCf/C/Ti17复合材料中SiC纤维受到~705.0 MPa的残余压应力.采用X射线衍射方法测量了不同方向上该复合材料中基体钛合金的晶面间距以获取其空间应变,根据三轴应力模型分析了复合材料中基体钛合金沿轴向方向的残余应力为~701.3 MPa的张应力,并通过线性弹性理论转化为SiC纤维的残余压应力为~759.4 MPa.两种测试方法都确定了SiC纤维在成型过程中受到残余压应力,且获得的应力值较为接近,都可以用于对SiC_f/Ti复合材料的残余应力测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