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3篇
化学   18篇
力学   15篇
综合类   2篇
数学   5篇
物理学   3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安全减灾作为联合国自 1 990年以来倡导的全球统一行动 ,在新千年形成了新共识 ,它要求各国政府将防灾减灾纳入正常化管理、科技开发、教育及社会救援 .因此 ,人类安全与生存在新世纪将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主题 .但是 ,安全减灾作为保护公众的政府行为 ,是完全靠政府投入巨资建设 ,还是也应走上市场化之路 ,成为安全减灾科技界及所有管理者必须回答的问题 .笔者作为减灾科技的实际工作者认为如下问题极待给出明确答案 :安全减灾该不该像环保一样成为产业 ?中国安全减灾科技与企业发展是不是已经具备了产业化基础及能力 ?中国安全减灾产业化的形…  相似文献   
32.
本文详细介绍芯片制造中铜互连技术,综述酸性硫酸铜电镀工艺要点及常用添加剂作用机理,并概述国内外新型添加剂研究进展. 在此基础上,展望新型铜互连工艺替代酸性硫酸电镀铜工艺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3.
本文从介绍 1999年 7月日内瓦第二届“世界减灾大会”开始 ,结合 1999年“国际减灾日”主题 -防灾的收益 ,系统地分析了中国减灾的态势 ,从而就国内外倍受关注的高技术灾害及事故从灾因及工程物理技术对策上提出了看法 ,旨在唤起更多的物理专业师生及科技工作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34.
为了获得BaY_2ZnO_5:Tm~(3+)/Yb~(3+)荧光粉材料的最大蓝色上转换发光强度,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与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相结合的两步连续优化法对Tm~(3+)和Yb~(3+)掺杂浓度进行全局优化,得到该体系最强蓝光发射下的离子掺杂最佳浓度.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出蓝色上转换发光强度最强的BaY_2ZnO_5:Tm~(3+)/Yb~(3+)荧光粉材料,并对样品的晶体结构和上转换发光性质进行了研究.980nm红外光激发下,测量了最优样品在不同激发电流下的上转换发射光谱,由强度制约关系确定样品的蓝色上转换发光为三光子过程.测量了最优样品温度相关的上转换发射光谱,发现样品的蓝色上转换发光强度随着样品温度的升高而持续减弱,即发生了温度猝灭现象,计算得激活能约为0.602eV.  相似文献   
35.
用球-杆比拟流体层上的分子,通过分析两流体层上球-杆的接触、通过和恢复的过程,基于球-杆恢复到原状态的时间,建立了一个新剪稀模型.该模型虽然在形式上与Carreau模型有相似之处,但其公式仅含有两个流变参数,且是经由严格的理论推导得到的.通过与Carreau模型得到的广义黏度曲线的比较,确定了新流变公式的待定参数.在点接触流变热弹流润滑的数学模型中使用新流变公式,数值模拟了大黏度聚合油PAO 650的流变特性,并与该油在文献中的试验曲线进行了比对.结果表明新流变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大黏度聚合油的流变特性,从而证实了其正确性.进一步,使用新公式计算得到了更多工况下的流变特性曲线,光滑的、合理的曲线分布说明新流变模型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36.
采用一步银铜双原子金属辅助化学腐蚀法,室温下在多晶硅表面制备纳米陷光结构,再利用纳米结构修正溶液在温度为50℃时对硅片进行各向异性重构,可控制备出不同尺寸的倒金字塔陷光结构.用分光光度计测量了多晶硅表面的反射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多晶硅表面形貌,用少子寿命测试仪测量了多晶硅钝化后的少子寿命.结果表明:影响倒金字塔结构尺寸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制备态黑硅纳米结构的深度,当深度越深,最终形成的结构尺寸也越大;纳米结构修正溶液重构时间越长,所形成的倒金字塔结构尺寸越大,反射率也变大;经原子层沉积钝化后的倒金字塔结构中少子寿命随其尺寸的增大而增加;当倒金字塔边长为600nm时综合效果最佳,反射率为9.87%,少子寿命为37.82μs.  相似文献   
37.
The W_(18)O_(49) nanoflowers with a diameter of 500 nm are prepared by a facile hydrothermal method. The Er-Yb:NaYF4 nanoparticles are adsorbed on the petals(the position of the strongest local electric field on W_(18)O_(49) nanoflowers).With a 976 nm laser diode(LD) as an excitation source, the selectively green upconversion luminescence(UCL) is observed to be enhanced by two orders of magnitude in Er-Yb: NaYF4/W_(18)O_(49) nanoflowers heterostructures. It suggests that the near infrared(NIR)-excited localized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LSPR) of W_(18)O_(49) is primarily responsible for the enhanced UCL, which could be partly reabsorbed by the W_(18)O_(49), thus leading to the selective enhancement of green UCL for the Er-Yb: NaYF4. The fluorescence intensity ratio is investigated as a function of temperature based on the intense green UCL, which indicates that Er-Yb: NaYF_4/W_(18)O_(49) nanoflower heterostructures have good potential for developing into temperature sensors.  相似文献   
38.
在以酒石酸钾钠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为双配位剂、 甲醛为还原剂的化学镀铜液中, 研究了5,5-二甲基乙内酰脲(DMH)在化学镀铜中的作用. 化学镀铜实验结果表明, DMH提高了镀液的稳定性;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结果表明, DMH使镀层颗粒尺寸减小, 镀层光亮致密; 紫外-可见光谱结果表明, DMH在镀液中与Cu(II)不发生强配位作用; 线性伏安扫描结果表明, DMH在化学镀铜过程中能抑制Cu+的产生或促进Cu+快速还原, 降低甲醛的氧化速率; X射线衍射(XRD)结果表明, 在含和不含DMH化学镀铜液中, 得到的铜镀层均呈现面心立方混晶结构的特征, 且未出现Cu2O夹杂衍射峰.  相似文献   
39.
The commercial 42 M Nd-Fe-B magnet was treated by grain boundary diffusion(GBD)with Pr70Co30(PC),Pr70Al30(PA)and Pr70Co15Al15(PCA)alloys,respectively.The mechanism of coercivity enhancement in the GBD magnets was investigated.The coercivity was enhanced from 1.63 T to 2.15 T in the PCA GBD magnet,higher than the 1.81 T of the PC GBD magnet and the 2.01 T of the PA GBD magnet.This indicates that the joint addition of Co and Al in the diffusion source can further improve the coercivity.Microstructural investigations show that the coercivity enhancement is mainly attributed to the exchange-decoupling of the GB phases.In the PCA GBD magnet,the wider thin GB phases can be formed and the thin GB phases can still be observed at the diffusion depth of 1500μm due to the combined action of Co and Al.At the same time,the formation of the Pr-rich shell can also be observed,which is helpful for the coercivity enhancement.  相似文献   
40.
金磊 《工科物理》2000,10(1):56-58
本文基于对20世纪中外灾害事故规律的认识及对新世纪灾害态势的分析,从科学与文化交叉的新视角,研究了以管理、科技、文化、学科建设等为主题的新世纪方略,作为一种探索,本文还研究了安全减灾科学技术学科体系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