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6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232篇
化学   292篇
晶体学   26篇
力学   59篇
综合类   5篇
数学   98篇
物理学   267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6篇
  1976年   3篇
  1965年   3篇
  1960年   3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7篇
  1955年   5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骆英  李维民 《实验力学》1994,9(2):170-174
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电磁涡流比拟理论运用微电脑和辅助机构,研究制造的抗扭刚度自动测定仪的基本原理,系统的误差分析等。对工程轴类以及几种特殊面杆件的抗扭刚度进行了测试研究。  相似文献   
52.
从回收和再生利用高锰钢废料中铝资源的角度出发,探讨了以高锰钢废料作为主要原材料生产低碳中铝抗磨球星铸铁的可能性及存在的技术问题,并对比考察了所研制的材料同中铝抗磨球星铸铁KMTQMn6的磨粒磨损性能和环境协调性.研究结果表明,所研制的低碳中铝球星铸铁的耐磨性能更好、环境负荷更低,是具有良好环境协调性的球星铸铁.  相似文献   
53.
王家盛  韩树民  李媛  沈娜  张伟 《物理化学学报》2015,30(12):2323-2327
为了降低MgH2的吸放氢温度, 提高其吸放氢动力学性能, 本文通过球磨方法制备了MgH2+20%(w)MgTiO3复合储氢材料, 并研究了其储氢性能. X射线衍射(XRD)结果表明, MgTiO3在与MgH2球磨过程中生成Mg2TiO4和TiO2, 并且Mg2TiO4和TiO2在体系的吸放氢过程中保持稳定, 能够对MgH2的吸放氢过程产生催化作用. 程序升温脱附和吸/放氢动力学测试结果表明, 添加MgTiO3后MgH2的初始放氢温度从389 ℃降至249 ℃.150 ℃下的吸氢量从0.977%(w)提高到2.902%(w), 350 ℃下的放氢量从2.319%(w)提高到3.653%(w). 同时, MgH2放氢反应的活化能从116 kJ·mol-1降至95.7 kJ·mol-1. 与MgH2相比, MgH2+20%(w) MgTiO3复合材料的热力学与动力学性能均有显著提高, 这主要是由于球磨和放氢过程中原位生成的TiO2和Mg2TiO4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54.
在LY12铝合金氮等离子体基离子注入的基础上,制备了3种含不同中间层的碳改性层,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分析了改性层的成分分布,考察了中间层对改性层同钢球对摩时的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碳层改性层表层为平整、光滑、致密的类金刚石碳膜,在界面上注入的碳与中间层反应生成连接化合物,从而使得其表面硬度及摩擦学性能大幅度提高;中间层使改性层结构、厚度及表面形貌发生变化,进而对其表面硬度及摩擦学性能产生影响,其中以注钛后注氮钛中间层所对应的改性层摩擦学性能最佳;但随载荷增加,改性层加速减薄,摩擦学性能降低.  相似文献   
55.
作者在本文中主要研究了热效应对复合锂基润滑脂基础脂以及含有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ZDDP)的复合锂基润滑脂微观结构、润滑性能以及流变学性能的影响规律. 复合锂基润滑脂经120和150 ℃恒温热处理24 h后,对其外观、红外光谱、边界润滑性能、弹流润滑性能和流变学性能进行了测试. 研究结果表明:120 ℃热处理对复合锂基润滑脂性能影响较小,但基础脂以及含有抗磨添加剂的润滑脂在经历150 ℃热处理后,增稠剂纤维结构变得更为松散,发生明显断裂、网状结构严重破坏,在150 ℃下含有添加剂的复合锂润滑脂的结构强度和触变性明显变差. 上述研究表明,高温条件下的热效应对润滑脂微观结构破坏更大,更容易造成润滑脂性能的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56.
为避免复杂的制样提取过程,在天然状态下获得植物样品油细胞中精油的成分,用显微拉曼光谱仪,得到互叶白千层同一植株不同部位的油细胞的分布及油细胞中的主成分。对各部位的显微镜观察发现在软枝干中不存在油细胞或者很少,老叶中的油细胞没有新叶中的多。在老叶油细胞上获得的谱峰中,1 675和726 cm-1为4-萜烯醇的特征峰, 归属为C═C伸缩振动和环的变形振动;1 700和754 cm-1为γ-松油烯的特征峰,归属为C═C伸缩振动和环的变形振动;1 609 cm-1为α-松油烯的特征峰,归属为C═C伸缩振动;1 522,1 156和1 011 cm-1为β-胡萝卜素的的特征峰,分别归属为C═C伸缩振动、C-C伸缩振动和C-C面内摇摆振动。在新叶油细胞上获得的谱峰中,745 cm-1为顺香桧烯水合物的特征峰,归属为环变形振动;1 609 cm-1为α-松油烯的特征峰;1 525,1 160和1 008 cm-1为β-胡萝卜素的的特征峰;老叶与新叶油细胞中的主成分不完全相同,老叶中油细胞精油为γ-松油烯-4-萜烯醇-α-松油烯型,而新叶中油细胞中的精油为顺香桧烯水合物-α-松油烯型。老叶、新叶的共有物为:α-松油烯、β-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及顺香桧烯水合物为首次在互叶白千层中发现。利用该方法可迅速的确定植株油细胞的主成分,为互叶白千层精油提取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57.
本文证明了:若对二部竞赛图T的每一顶点v,总有min{dT^+(v),dT^-(v)}≥k≥3,则T中存在长度至少为4r的AD路或AD回路,除非T同构于一类例外图之一。作为推论,我们得到:正则二部竞赛图T含有ADH回路,除非T属于一类例外图。  相似文献   
58.
物料在多层流化床内非稳态干燥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石英砂与绿豆在多层流化床内的非稳态干燥特性实验,得出与稳态干燥的重要区别即为没有稳定的值速干燥段。将Page方程修正后,可用于多层流化床非稳态干燥数据处理。推导出的非稳态干燥动力学方程证明在非稳态干燥时,不可能出现恒速干燥段,并表明变工况与快速高强度干燥是提高干燥速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9.
介绍了低温流体在低温低压近临界区以及稀薄状态下的特殊性质,并详细介绍了几种低温工质的特点以及它们在空间技术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0.
制备了两种不同表面电性的胶态纳米银,选取阴离子型染料分子荧光素钠、既有阴离子基团又有阳离子的染料分子罗丹明B,研究其在两种纳米银表面的荧光增强及荧光猝死现象,当罗丹明B(RhB)分子分别吸附在这两种纳米银上时,对负电性纳米银,观察到荧光猝死、荧光峰红移现象,且在分子的浓度适当时,加入KBr可获得较强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在正电性纳米银上,当分子的浓度较大时观察到荧光猝灭,当分子的浓度较小时观察到荧光增强,而当荧光素钠分子(FS)分别吸附在这两种纳米银上时,在负电性纳米银,观察到荧光猝死;在正电性纳米银上观察荧光急剧增强现象,从分子的结构及纳米银表面局域场增强或无辐射通道的增加对增强和猝灭的原因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