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7篇
  免费   318篇
  国内免费   485篇
化学   784篇
晶体学   10篇
力学   104篇
综合类   50篇
数学   340篇
物理学   95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研究了钙钛矿型LaSrCoCu_xO_3催化剂对CO氧化反应的催化活性及其表面氧的催化作用.结果表明,x=0.4的催化剂对CO氧化具有最高催化活性,常压及本实验条件下CO完全氧化的最低温度为168℃;催化剂均为氧缺陷化合物,吸附于表面晶格氧缺陷上的吸附氧是CO氧化反应的活性氧物种;并发现催化剂中存在有非常价态的C04 ,认为CO氧化反应是通过吸附氧调变Co3 和Co4 价态而进行.  相似文献   
52.
MAWLDI质谱检测蛋白质与富勒醇的非共价复合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质谱由于受到酸性基质,样品制备,激光诱导聚合和基质加合物的形成等条件的限制而难以用于非共价复合物的检测。本文以芥子酸为基质,观察到蛋白质与富勒醇的特殊相互作用,一些质谱特征,如质量数迁移,宽的加合峰和定量结合比表明,在蛋白质和富勒醇之间形成了特殊的非共价复合物。  相似文献   
53.
以噻吩、水杨醛、二胺、溴乙酸、烯丙基氯和丙烯腈为原料合成了 4,5 :14 ,15 二苯 3 ,16 二氧 2 1 硫 7,12 二氮双环[16.2 .1]二十一环 1( 2 0 ) ,18 二烯 (简称氮硫杂冠醚 )及其 5种衍生物 ,经元素分析 ,IR ,1 HNMR和MS谱表征了这些化合物的结构 .  相似文献   
54.
双N—乙酸取代氮氧杂大环及其镧系配合物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首次合成了一种新的1.2-双(3,4:9,10-二苯并-5,8-二氧杂-1,12-二氮杂环十五烷-N-乙酸)乙烷大环配体,制备了它的8个镧系元素(La,Pr,Nd,Sm,EU,Gd,Dy,Yb)配合物,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核磁共振谱及电导等方法进行了表征,讨论了可能的配位情况。  相似文献   
55.
采用XAFS方法分别对Co的近边结构和配位状态进行了详细的表征,XANES的结果表明,所有样品中Co均处于不对称的配位环境中,在吸收阈值处,形成了Is→4p吸收峰,并且该峰发生了分裂,尤其是Co/γ-Al2O3分裂现象最为明显,对于Co-M/γ-Al2O3(M=Pt,Pd,Rh),这种不对称性可能来源于Co的高度分散性及贵金属与Co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对于Co/γAl2O3则与四面体配位的Co^2+  相似文献   
56.
在80℃下,用间歇法研究了NH4^ 型天然斜发沸石对某厂高离子 强碱性循环液中的K^ 和Rb^ 的吸附,得到不同粒度天然斜发沸石对K^ 和Rb^ 的交换吸附量,用不同浓度的NH4HCO3溶液对沸石进行洗脱再生,是到洗脱速率随着洗脱液浓度增大而增大。本文对沸石与钾含量很高的高离子强度强碱性溶液中碱金属的交换吸附和洗脱过程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7.
最近, SppS实验揭示出一个重要现象: 末态中的重子/介子比例, 随总能量显著增加. 目前流行的理论还不能解释这一现象. 本文利用强子非衍反应的"三火球模型"与我们提出的"夸克组合律"结合, 对这一事实作出了自然解释; 并对更高能区作了预言.  相似文献   
58.
CsF-RbF二元系相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支持向量机(SVM)-原子参数模式识别法, 对75个一价金属同阴离子卤化物二元体系固溶体形成规律进行了研究, 根据研究结果, 预测CsF-RbF体系应形成固溶体. 用差热分析法重新测定了该体系的相图, 结果表明, 该体系为液固相连续互溶, 没有最低点和最高点的固溶体体系, 与文献中的热力学计算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59.
采用氨气还原法制备了NaY分子筛负载的MoCo/Y、MoNi/Y双组氮化物催化剂,用XRD和EXAFS方法征了样品的结构,并测定了其在CH4+CO2重整反应中的活性,在氧化态时,MoCo/Y样品中主要存在CoMoO4和Co3O4两种物相,Mo的配位状态接近于CoMoO4,而Co的配位状态更接近于Co3O4,MoNi/Y样品中主要有NiMoO4和NiO两种物相,Mo的配位状态接近于MiMoO4,而Ni的配位状态可能是NiMoO4和NiO两种化合物中Ni配位状态的平均效果,Ni-Mo之间的朴素作用似乎比Co-Mo相对较强,在氮化态时,两种样品中Mo的配位状态较为相似,但即不同于MoO3,也不同于单组分γ-Mo2N.Co和Ni的配位状态都不同于各在氧化态下的状态,且都在相同的位置出现一个新强峰,这似乎表明MoCo和MoNi生成了结构相似的氮化物,在CH4+CO2重整反应中,氮化态MoCO/Y和MoNi/Y的活性大大超过非负载单组分γ-Mo2N催化剂,其中MoNi/Y的活性相对更好一些,且活性随Ni含量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60.
制备了酸性磷酸酶检测底物2,6-二氯-4-乙酰基苯基磷酸酯(DCAP-P)。以2,6-二氯苯酚为原料,经酰化反应、AlCl3催化F-C重排、碱化成盐、磷酯化、水解等5步反应,制备了DCAP-P,并对F-C重排、磷酯化条件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