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   35篇
物理学   10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大气中SO2顺序注射光度测定方法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SO2在微碱性条件下使孔雀绿褪色的反应原理, 结合顺序注射进样技术建立了光度分析测定大气中SO2的方法. 对试剂加入顺序、各种试剂的浓度、注入体积、反应系统流速等实验参数进行了优化. 采用顺序注射进样, 极大地节省了试剂和试样的用量, 显著地提高了分析速度, 可达到60样·h-1. 方法的线性响应范围0.25~4.0 μg·mL-1, 检出限为0.15 μg·mL-1, 11次重复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5%. 对实际样品的回收率为94%~108%.  相似文献   
12.
反射式流通池顺序注射光度检测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一种反射式流通池用于过程分析光度检测系统 ,可以明显地抑制折光指数效应产生的干扰。以发光二极管为光源 ,采用多股光纤分别与流通池 ,光源 ,检测器耦合 ,实现对透射后反射回的光谱检测。以Cl- Hg(SCN) 2 Fe(Ⅲ )反应显色体系为模型对系统的实验参数进行了优化。讨论了试剂注入量、进样量、载流流速、试剂注入次序等参数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的线性范围为 0~ 10 0mg·L-1(相关系数r =0 998) ;分析精度 (RSD ,n =11)为 1 5 % ;检出限为 1 2mg·L-1;分析速度为 30个样·h-1;对自来水和海水的回收率分别为 95 %和 10 4 %。  相似文献   
13.
基于抗坏血酸在H2SO4介质中能把Fe3 还原成Fe2 ,并与2,2′ 联吡啶生成有色络合物的原理,建立了顺序注射分光光度测定药物中抗坏血酸的方法。实验参数采用单因素法进行优化,优化后Fe3 的浓度为0 005mol L,2,2′ 联吡啶的质量浓度为2 5g L,流速为6mL min。在300μL进样体积下方法的检出限为0.18μg mL(3σ),RSD为1.6%(n=11),采样频率为60样 h。一般的赋形剂不产生干扰,测定结果与标准方法无显著性差异,适合于制药过程中的质量在线监测。  相似文献   
14.
吐温20增敏同步荧光光谱法测定尿液中1-羟基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尿液中1-羟基芘作为人体内多环芳烃(PAHs)的代谢产物,是高浓度PAHs职业环境和一般环境中人体接触PAHs的一个灵敏指标,已被广泛用于评价人体和动物与多环芳烃接触的内暴露生物指示物,其含量的测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建立了人尿中1-羟基芘(1-OHP)的同步荧光测定方法.在Britton-Robinson 缓冲溶液(pH 2.6)中,以同步波长差Δλ=34 nm 进行同步荧光扫描,其同步特征峰的强度与1-OHP的浓度呈线性关系.表面活性剂吐温20对1-OHP的同步荧光具有增敏作用.本方法的线性范围为2.5×10-10~5.0×10-7 mol/L; 检出限为9.5×10-11 mol/L; 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78%(1.0×10-7 mol/L, n=11).应用于实际尿样的测定,加标回收率为93.8%~107.4%.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综述了过程监测与控制中的流动注射方法,内容包括仪器装置、技术及其在工业生产、环境污染、药物溶出和生物过程分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流动注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是《分析试验室》定期评述专号中“流动注射分析”课题的第二篇评述文章。它评述了1988年10月至1990年10月流动注射分析在我国的进展及国际上发展的新动向。内容包括:基础研究、实验装置与仪器、分光光度分析、原子光谱、电化学检测和化学发光分析、梯度技术与计算机方法等。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流动分析-红外光谱联用技术在农药残留、农药制剂质量控制、食品检测(包括乙醇、糖类、有机酸和咖啡因)等领域的应用,并对该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引用文献52篇)。  相似文献   
18.
基于在盐酸溶液中,乐果在氢氧化钠介质中的水解产物被铈(Ⅳ)氧化而产生强烈的化学发光,并结合应用顺序注射技术,提出了SI-CL法测定环境水样中痕量乐果的方法。采用三区带进样模式,将试剂按以下方式组合:(a)0.3mol·L-1氢氧化钠溶液与8g·L-1 HPC溶液混合,(b)水样及(c)0.035mol·L-1硫酸铈铵溶液与1.2mol·L-1盐酸溶液混合。其进样体积依次为(a)200μL,(b)200μL和(c)80μL。化学发光强度与乐果的质量浓度在1~100μg·L-1和100~800μg·L-1两个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σ)为0.17μg·L-1。回收率在85.7%~119%之间。  相似文献   
19.
在酸性介质条件下,钒(Ⅳ)能显著催化溴酸钾对二甲酚橙的氧化褪色反应。据此建立了测定痕量钒(Ⅳ)的顺序注射催化光度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5~50ng/mL、检出限为0.4ng/mL。对10ng/mL的钒(Ⅳ)连续11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1%。用于环境水样中痕量钒(Ⅳ)的测定,加标回收率为91%~108%。  相似文献   
20.
流动注射分析作为一种高速自动化的溶液连续流动分析技术,从其创始人在哥本哈根的实验室建立这门崭新的分析技术到现在,虽然仅十余年的时间,但其发展速度却是异常惊人。这门崭新的分析技术的出现使得许多传统的分析方法产生了新的突破,引起了国内外分析化学界的注目,在农业、环境保护、医学及工业过程控制等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流动注射和原子光谱分析方法相结合产生了一系列新的进样技术和溶液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