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92篇
化学   172篇
力学   56篇
综合类   23篇
数学   35篇
物理学   13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孔光临 《物理》1998,27(5):257-258
利用“差分电容膨胀计”方法,首次发现氢化非晶硅(a-Si∶H)在光照下体积增大.著名的Staebler-Wronski效应(a-Si∶H的光致亚稳变化)很可能是这种“光膨胀”的后效应  相似文献   
92.
镧钐铕及镱对体外培养人二倍体细胞的作用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12  
本文报道镧、钐、铕和镱的氯化物对体外培养人二倍体细胞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小剂量的LaCl_3,SmCl_3,EuCl_3及YbCl_3对人二倍体细胞无毒性作用,对细胞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剂量为1mmol/L的四种化合物对人二倍体细胞的毒性与对照相比无明显差异。表明小剂量的四种稀土氯化物对体外培养人二倍体细胞和人癌细胞之间的反应性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主要与两种细胞膜及表面结构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93.
近年来,具有生物活性的有机硅化合物的研究受到人们的重视。N-苯基水杨酰胺(防霉胺)和N-烷基水杨酰胺是一类具有杀菌、杀真菌及有其他生物活性的化合物。以N-苯基水杨酰胺为起始物引进其他元素的反应曾有报道,如N-苯基水杨酰胺与硼酸、亚硫酰氯、二甲基二氯硅烷、烷氧基(硫代)磷酰二氯和N,N-二烷基(硫代)磷酰二氯反应生成苯并六元杂环化合物,但在N-烷基水杨酰胺分子中引进硅元素形成环状化合物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94.
为评估混合稀土常乐对人体胚胎的潜在危害, 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了混合稀土常乐染毒后的胎盘组织, 以了解其在胎盘组织中的存在形式和分布情况, 同时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检测染毒后的孕鼠血清、胚胎组织提取液和羊水中的稀土含量以确定其能否通过胎盘屏障. 染毒于雌鼠妊娠第六天开始, 每天分别以0.3, 2, 5和20 mg·kg-1混合稀土常乐灌胃, 直至妊娠第十八天. 结果显示: 光镜下, 染毒组胎盘绒毛中毛细血管周围合体细胞滋养层胞质内积聚有许多圆形黑色细小颗粒, 颗粒的多少与染毒剂量呈正相关; 电镜下, 染毒组胎盘绒毛中可见有膜包裹的致密体及合体细胞滋养层细胞内线粒体有不同程度的空泡变和嵴断裂; ICP-MS检测: 孕鼠血清铈的含量随染毒剂量的增加而递增, 染毒组胎儿羊水和孕鼠血清中稀土总量, 只有20 mg·kg-1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增加, 其余各组均无显著差异. 胚胎组织提取液中各组的稀土总含量没有变化. 由此得出结论: 胎盘膜对混合稀土常乐进入胚体有很大的限制作用, 但是, 当混合稀土常乐在胎盘膜中积累增加到一定程度时, 可少量透过胎盘屏障, 进入胚体.  相似文献   
95.
相转移催化合成N,N''-二(3,5-二甲基吡唑)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用相转移催化方法, 在C6H6/H20两相里, 3,5-二甲基吡唑与α,ω-二溴代烷反应合成了一系列N,N'-二(3,5-二甲基吡唑)烷配体。  相似文献   
96.
本文考查了Fe(Ⅲ)-Ⅰ-、Cr(Ⅵ)-Ⅰ-及Cr(Ⅵ)-Ⅰ-Fe(Ⅱ)体系的反应曲线,证明由于Fe(Ⅱ)的引入,体系产生Cr(Ⅴ)中间体并快速氧化Ⅰ^-;通过实验确定Cr(Ⅵ)-I^--Re(Ⅱ)体系的化学计量关系,导出了诱导反应的机理及速率方程,并通过反应曲线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反应机理,对含铬废水中铬的测定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7.
李星星  聂华 《应用数学》2019,32(3):503-514
本文研究一类具有内部存储的非均匀恒化器模型正平衡解的存在性.由于模型中比率项的奇性,通常的线性化方法、分歧理论等均不适用.为克服比率项的奇性,首先建立模型正平衡解细致的先验估计,该估计表明模型的正平衡解含于一个特殊的锥内.然后借助于一类非线性特征值问题的主特征值及锥上的不动点指标理论给出了模型正平衡解存在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98.
多烯链平均π电子离域能的递变函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离域能或共振能ED是一个共轭多烯体系中π电子能Eπ与相应数目n个孤立乙烯双键中π电子能总和nEπ之差量[1],即ED=Eπ-nEπ(c=c),由于离域能随双键数目增加而逐渐增大,大小不同的多烯链化合物总离域能不便比较.蒋明谦曾提出了著名的有机结构型性能的同系线性规律,他用多烯链每一个碳碳键上的平均离域能(或每个碳碳双键上的平均离域能)对同系因子(1/α)2/n作图,发现二者均具有良好的直线关系,如H(CH=CH)nH系列,碳碳双键上的平均离域能与同系因子成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4,H(CH=CH)nC+H2系列,碳碳键上的平均离域能与同系因子线性相关,相关系数亦为0.994[2].但对于不同系列而言,碳碳键上的离域能和碳碳双键上的离域能不便比较.  相似文献   
99.
过渡金属氧化物异质界面形成的二维电子气(2DEG)因其丰富的物理性质而备受研究人员关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能带绝缘体LaAlO3和SrTiO3形成的界面.此界面高迁移率的2DEG展现出超导电性、铁磁性、超导和铁磁共存等性质,其他过渡金属氧化物界面系统也显示出高迁移率和类似的新奇量子现象.本文主要介绍过渡金属氧化物异质界面2DEG的超导电性及其研究进展,并着重展示近年来北京师范大学在本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00.
低轨卫星通信网络的抗毁性是描述网络安全可靠的有效工具,在网络体系结构设计和路由策略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根据低轨卫星通信网络中卫星在轨道平面内移动,需要不断进行切换的特点,从建立抗毁性测度模型以及网络抗毁性优化两个角度来评估和提高网络抗毁性,提出一种基于韧性度的低轨卫星通信网络抗毁性度量方法。通过对移动模型以及切换模型的结构分析,对每种结构以一定概率出现的低轨卫星通信网络,应用韧性度函数,求得网络在某个时刻及某一段时间段内的抗毁性,并针对切换模型的不足之处进行优化,用赋权韧性度来体现优化的效果,得到了优化后的网络抗毁性。以铱星系统为应用实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任意时刻网络的抗毁性跟拓扑结构的韧性度值有关,并且是一种线性关系,即随着韧性度的增加,其抗毁性也增加。通过对铱星通信系统切换模型的优化,网络的抗毁性与平均抗毁性都得到了提升,说明本文所构建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