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7篇
  免费   218篇
  国内免费   142篇
化学   224篇
晶体学   8篇
力学   56篇
综合类   23篇
数学   141篇
物理学   45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81.
 上海光源是一台在建的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对束流轨道稳定性要求很高。由磁铁和支架组成的支撑组件的机械稳定性是影响束流轨道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对主支撑组件样机的测试结果表明,其最低共振频率处放大倍数为50左右,超过要求5倍。因此,需要研究相应的减振措施。利用阻尼减振原理设计了一种约束阻尼结构。在样机上的测试结果表明,安装该装置后,支撑组件的共振放大倍数最大可以降低91.8%,对应的功率谱密度的峰值可以降低25 dB。因此,该装置可以用来增加支撑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82.
郭立新  王蕊  王运华  吴振森 《物理学报》2008,57(6):3464-3472
基于二维线性海面模型及粗糙面电磁散射的一阶小斜率近似公式,研究了海面回波各阶多普勒谱的频移特性,得到了多普勒谱频移所对应的理论公式,与经典多普勒频移公式相比考虑到了风速、大尺度波浪轨道运动等因素对多普勒谱频移的影响;同时根据粗糙面的双尺度模型,基于多普勒谱频移的物理机理,给出了求解散射场多普勒谱展宽的理论公式.最后将理论公式计算所得结果与模拟结果及实测数据进行了比较,讨论了风速、入射波频率及入射角等因素对多普勒频移及多普勒谱展宽的影响.通过比较可以发现,给出的理论公式可以对多普勒谱频移和展宽进行一定程度的预测. 关键词: 粗糙海面 电磁散射 多普勒谱  相似文献   
883.
王蕊  郭立新  秦三团  吴振森 《物理学报》2008,57(6):3473-3480
利用基于电流计算的矩量法结合高频算法基尔霍夫近似的混合算法,分析了一维PM谱粗糙海面及其上方二维无限长任意截面导体目标的双站复合电磁散射特性.混合算法将粗糙面和目标分别划分到KA区域和MOM区域,由于无需数值求解粗糙海面区域的表面极化电流,该算法的运算时间和对计算机内存的需求主要取决于粗糙面上方目标的网格划分情况.数值结果以无限长导体圆柱为例计算了其与一维下垫PM谱粗糙海面的复合双站散射截面,并将计算结果与经典MOM结果进行了比对和验证,结果表明混合方法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最后应用混合方法讨论了不同极化状态、海上不同风速以及目标不同尺寸和位置对复合散射截面的影响. 关键词: 粗糙海面 电磁散射 混合算法 矩量法  相似文献   
884.
任新成  郭立新 《光学学报》2008,28(6):1208-1214
运用微扰法研究了平面波入射分层介质粗糙面的光透射问题,推出了不同极化状态的透射系数公式.采用指数型粗糙面模拟实际的分层介质粗糙面,结合其功率谱导出了平面波入射时的透射系数计算公式.通过数值计算得到了HH极化情形透射系数随透射光散射角变化的曲线.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底层介质介电常量对透射系数几乎没有影响;中间介质介电常量影响透射系数的大小及透射系数角分布曲线;中间介质厚度增大为原来的二倍时,曲线振荡的周期减小为原来的二分之一;粗糙面高度起伏均方根影响透射系数的大小、曲线振荡的振幅;粗糙面高度起伏相关长度既影响透射系数的大小、同时影响曲线的振荡行为;透射系数随入射波长的增大而振荡减小.  相似文献   
885.
为了对苯的质量分数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采用拉曼光谱法进行检测.对苯的激光拉曼光谱进行了理论分析,进行了标准样品和不同质量分数苯样品的系列拉曼光谱实验.结果表明:苯的拉曼光谱特征峰值与苯的含量成正比,将最强的561.4 nm处的峰值代入线性回归公式,即可得到苯的质量分数,检出限达0.3%.得到一种新的苯质量分数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886.
Based on the general framework of the second order small slope approximation (SSA-II), Doppler shifts of backscattered fields from linear and nonlinear hydrodynamic sea surfaces are predicted. Comparisons are performed at incidence angles varying from near-nadir to moderate-grazing for different radar frequencies. The predicted Doppler shifts for nonlinear hydrodynamic model are somewhat larger than the results corresponding to linear surface. Meanwhile, the dependences of the Doppler shifts on the wind speed and radar polarizations are also analyzed, and the comparisons are shown to confirm the sensitivities to the polarization and wind speed. At the same time, the results of the small perturbation method (SPM) and geometrical optics approximation (GO) are also presented for comparisons.  相似文献   
887.
We present a new method for detecting near-infrared, mid-infrared, and far-infrared photons with an ultrahigh sensitivity. The infrared photon detection was carried out by monitoring the displacement change of a vibrating microcantilever under light pressure using a laser Doppler vibrometer. Ultrathin silicon cantilevers with high sensitivity were produced using micro/nano-fabrication technology. The photon detection system was set up. The response of the microcantilever to the photon illumination is theoretically estimated, and a nanowatt resolution for the infrared photon detection is expected at room temperature with this method.  相似文献   
888.
为开展磁约束堆芯燃烧等离子体物理实验,正在建造的HL-2M装置拟建造3条5 MW的中性束注入加热束线。简要概述了HL-2M装置NBI加热系统的总体规划,第1条5MW-NBI加热束线的设计,离子源调试实验,注入器核心部件的安装和测试结果。通过调试,目前单个离子源引出束流达到36 A,加速电压75 kV,离子束功率达到2.4 MW,脉冲宽度3 s。通过测试发现:注入器的4条离子束汇聚角误差小于±0.1°,残留离子偏转磁体的磁场测试值与模拟计算值偏差小于±5%,注入器静态真空值达到1.0×10-3 Pa。注入器采用大型非标低温泵,低温泵的抽速达到2.40×106 L/s。第1条5MW-NBI加热束线的试装和测试结果表明,该束线能够满足HL-2M装置NBI加热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889.
890.
室温下8羟基喹啉与醋酸锌固相配位反应研究见文献[1],但其热化学研究未见报道。本文报道采用新型的具有恒定温度环境的反应热量计[2],以溶解量热法测定了8羟基喹啉、Zn(OAc)2·2H2O、Zn(oxin)2·H2O、HOAc、H2O溶于4mol·L-1HCl溶剂中的溶解焓,设计一热化学循环,得到了8羟基喹啉与醋酸锌固相配位反应的反应焓,并计算出配合物Zn(oxin)2·H2O的标准生成焓。1 实验与结果11 试剂和仪器Zn(oxin)2·H2O按文献[1]方法合成,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