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化学   7篇
晶体学   1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以猪、兔、羊、鸡的肝脏为材料,利用高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ICP-AES)测定了其微量元素Zn、Fe、Cu、Mn的含量,新极谱仪测定了Se的含量,气相色谱仪测定了必需脂肪酸亚油酸(C反18:2)和γ-亚麻酸(Cγ-18:3)的含量。结果表明,Fe在所测五种微量元素中含量最高,Zn其次,Se最低。四种动物肝脏中,兔肝的Zn、Fe、Se含量(鲜重)最高.分别为34.00μg/g,151.70μg/g和0.14μg/g;羊肝的Cu含量(鲜重)最高,为65.72μg/g;鸡肝的Mn含量(鲜重)最高,为1.94μg/g。此外,在所测定的两种必需脂肪酸中,兔肝的亚油酸含量(鲜重)最高,为24.08%;鸡肝中γ-亚麻酸含量最高,为1.08%。结果提示,在选用动物肝脏作为营养素源和制备保健品时,应考虑微量元素和必需脂肪酸的含量特点,有效利用其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2.
以源自甘油的2-甲氧基-1,3-丙二醇(MPD)代替1,3-丙二醇,采用直接酯化法,合成了一系列不同配比的对苯二甲酸(PTA)乙二醇(EG)2-甲氧基-1,3-丙二醇共聚酯PET-PMT(简称PEMT),并对其进行表征。 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研究了PEMT的结构和化学组成;用GPC测定了不同配比PEMT的相对分子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乌氏粘度计测定了其粘度;用DSC分析了其结晶性能。 结果表明,共聚酯PEMT中PMT链段的实际接入量比投料的MPD比例高。 且PEMT的粘度明显高于PET的粘度。 第三单体MPD的引入,使共聚酯PEMT的结晶性能下降。 MPD与PTA的投料摩尔比小于0.4时,共聚酯PEMT的结晶与熔融行为类似于PET。 所合成共聚酯PEMT-40(实际n(PMT)∶n(PET)=24∶76)其质均相对分子质量(Mw)为50 216、特性粘度(η)为0.458 dL/g、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68.32 ℃、熔点(Tm)为211.07 ℃。 当MPD与PTA的投料摩尔比大于0.6时,共聚酯为无定形共聚物。  相似文献   
13.
太赫兹技术在农产品品质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产品质量安全日益受到关注。由于传统检测方法存在耗时长、操作复杂、消耗大量溶剂、成本高等问题,因而迫切需要开发快速无损检测技术。在电磁波谱中位于微波和红外辐射之间的太赫兹波,因其所处波段的特殊性,使其具有了瞬态性、高穿透性、宽带性、相干性和低能性等一系列特性,太赫兹技术可以有效反映有机生物分子的结构和性质,作为物质“指纹”谱,该技术逐渐应用于有机生物分子的定性、定量分析,在近红外光谱、拉曼光谱、X射线等众多光谱类快速无损检测技术中成为一种极具竞争力的新兴检测技术。首先介绍了太赫兹波特点,太赫兹光谱及其成像技术原理;其次,在其基础上总结了太赫兹数据处理一般流程及其主要步骤中的常用分析方法,着重对定量、定性分析步骤中模型搭建方法、评估方法、评估指标进行了阐述;再次,讨论了近几年来太赫兹技术在农产品品质检测中的几个关键领域应用和研究进展,具体包括农药残留、抗生素、毒素等微量有害物质检测,掺假、转基因和外源异物的鉴别以及农产品内部营养成分含量预测等;最后,系统探讨了太赫兹技术在农产品品质检测领域尚需解决的问题,以此为导向总结需要进一步加强的研究方向,并对太赫兹技术在农产品品质领域未来发展作出展望。已有研究文献表明太赫兹技术在农产品品质检测领域的有效性。尤其,对非极性物质不敏感的特性,使其对已包装农产品的品质检测与评估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随着机器学习、强化学习等信息科学技术发展,一方面进一步加强太赫兹数据分析技术研究,通过数据自主学习,从数据角度揭示科学规律,构建精度更高、运算开销更小、实时性更强、泛化能力更好的分析模型;另一方面从分子振动理论出发,结合化学、物理学知识,研究太赫兹光谱特性的形成机理,并将获取的先验知识应用于分析模型的构建,通过数据与机理二者有机结合,提高太赫兹光谱分析软实力。未来硬件系统开发上以便携、低成本、灵敏度高为目标,最终实现太赫兹技术应用从实验室研究阶段逐渐走向商用工程化应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畜禽养殖业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畜禽养殖废水已经成为了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但其自身包含大量碳氮磷等营养元素又是重要的农业资源。针对养猪废水高色度浊度、高碳氮磷的特点,引入电场预处理来降低废水的色度、浊度,在促进藻菌共生体生长的同时提高废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效率。结果表明:电场预处理能使养猪废水中的色度、浊度得到有效降低,铁、铝做阳极时色度、浊度的去除率均能达到90%以上。经电场预处理的废水在藻菌共生体的培养上也有更优的表现,铁、铝做阳极组中藻菌共生体对COD、TN、TP的7 d去除率分别为59.09%、61.78%、68.96%和62.26%、62.26%、83.92%,优于未经电场预处理组的47.82%、59.3%、60.48%。此外,铁、铝做阳极组和未经电场预处理组叶绿素含量分别从7.63、7.32、7.37 mg·L-1,增长到24.39、26.08、12.98 mg·L-1,是接种时的3.20、3.54、1.70倍,电场预处理明显提高了藻菌共生体中叶绿素的含量。说明电场预处理能有效提升藻菌共生体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并获得更大的生物质...  相似文献   
15.
为寻找高效农用抗菌先导化合物,通过活性亚结构拼接法设计合成了50个含6-氟喹唑啉片段的新型1,3,4-噁(噻)二唑类衍生物6 a?6 y和8a?8y,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HRMS手段进行了表征,且化合物6i和8x的结构最终由X射线单晶衍射法加以确认.初步抗菌测试表明,部分化合物表现出较好的体外抗真菌活性.在50μg/m L浓度下,化合物6b、6d、6t、6v和6x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抑制率分别为58%、58%、55%、63%和60%,化合物6 v和8v对苹果腐烂病菌的抑制率分别为71%和64%,化合物6 v对油菜炭疽病菌的抑制率为72%,它们均优于对照药剂噁霉灵(分别为51%、61%和70%).此外,部分化合物在100μg/m L浓度下也表现出一定的体外抗细菌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