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29篇
化学   173篇
数学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31.
本文报导了(苯基二亚甲基)双环戊二烯配体合成了新型的桥环(邻、间、对苯基二亚甲基)双(η^5-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锆衍生物并用这种配体高产率地合成了双钛化合物。  相似文献   
32.
本文通过Ph2AsCl与由Fe3(CO)12, RSH, Et3N形成的盐[(μ-CO)(μ-RS)Fe2(CO)6]Et3NH作用, 制得了通式为(μ-Ph2As)(μ-RS)Fe2(CO)6五个新配合物(R=Et, Pr^n, Pr^i, Bu^n, Bu^t)。除用碳氢分析、IR及^1HNMR表征这五个配合物的结构外, 还用X光衍射技术测得R=Pr^i配合物的单晶结构。该配合物为三斜晶系, 属PI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8.623(2), b=12.082(1), c=12.357(2)埃; α=84.24(1), β=71.05(1), γ=79.48(2)°; Z=2; Dx=1.62g·cm^-^3; μ=26.99cm^-^1; F(000)=584。结构分析表明, 该分子中的Fe2SAs原子构成蝶状骨架, 异丙基与骨架硫以e键相连,Fe-Fe键长为2.626埃, 它与(μ-EtS)2Fe2(CO)6, (μ-Me2P)2Fe2(CO)6及(μ-Ph2p)Fe2(CO)6的Fe-Fe键长(分别为2.537, 2.665及2.610埃)相近。  相似文献   
33.
本文报道乙酰氯同[μ-CO)(μ-RS)Fe2(CO]Et3NH相作用生成了标题化合物, 除用碳氢分析, IR, 'HNMR及X衍射技术表征这类配合物的结构和构象外, 还对形成此类产物的过程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34.
5种氨基酸的Schiff碱及2种半卡巴腙分别与双-(茂基二羰基铁)二氯化锡反应制得7种新的含有Fe-Sn-Fe三核金属有机配合物,中心锡原子为五配位.合成反应产率较好,产品纯度也高.该类配合物的母体为双环氮杂锡氧烷.产物结构均经红外、核磁、质谱及元素分析确证.研究发现,氨基酸中α-碳上的取代基对铁上的茂环有影响.  相似文献   
35.
杂氮硅三环化合物Ⅰ和的分子结构用直接法解,经全矩阵最小二乘修正,得到它们的晶体学参数。并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比较和讨论。  相似文献   
36.
以1,2-二氯乙烷为溶剂,室温下在200-800nm波长范围内,测定了62个双(取代环戊二烯基)钛、锆、铪二卤化物的吸收光谱。总结提出了这类化合物的吸收规律,归属了各吸收峰并给予了解释。  相似文献   
37.
通过双(甲基环戊二烯基)二羰基钛、双(环戊二烯基)二羰基钛与卤代烃的反应合成了33个相应的酰基卤化钛,其中31个未见文献报道.研究了不同卤代烃与这些二羰基茂钛化合物反应的特点.顺磁共振法显示反应都经过自由基中间体,提出了羰基插入RX和R基偶联反应历程的初步结论.  相似文献   
38.
用连续法改进了Masai-Rausch合成钛杂环及烯烃的反应,提高了烯烃收率及Cp2TiCl2回收率,以不对称炔烃为底物合成了十二组烯烃,其中两组为单一构型的烯,其余为异构体混合物,除常规分析外,还分离分析了钛杂环中间物、分析核磁谱等,确定了烯烃的结构及异构体相对量。  相似文献   
39.
首次讨论了双环氮杂锡氧烷配合物与卤代烷的烷基化反应,合成了5种新的双环氮杂锡氧烷配合物,并利用元素分析,IR,^1HNMR,^1^1^9SnNMR以及MS等数据确定了它们的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40.
多吡唑烷配合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了双吡唑烷及其三吡唑甲烷配体的合成,详细地综述了它们在无机配位化学及金属有机等方面近年来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