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4篇
化学   52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6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2篇
物理学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Cu/ZnO/Al_2O_3催化剂上1,4-丁二醇脱氢合成γ-丁内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顺酐加氢催化剂Cu/ZnO/Al2 O3 在常压下对 1,4 丁二醇脱氢合成γ 丁内酯的催化活性 .结果表明 ,Cu/ZnO/Al2 O3 催化剂不但具有良好的顺酐加氢活性 ,而且在较温和的反应条件下对于 1,4 丁二醇脱氢同样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 ,γ 丁内酯的收率可达 95 %以上 .通过XRD和AES测试发现 ,Cu0 为催化剂的脱氢活性中心 ,ZnO的存在有利于Cu0 在载体表面的高度分散 ,并对脱氢活性有促进作用 ,在还原态的催化剂中ZnO被部分还原为ZnOx(x≤ 1) ,并与Cu0 形成Cu0 /ZnOx,构成最佳活性单元 .  相似文献   
42.
以化学吸附水解法、蒸氨法和浸渍法制备了Cu/SiO2催化剂, 并用于草酸二甲酯氢解制备乙二醇的反应. 发现用化学吸附水解法制备的催化剂具有最高的催化活性和乙二醇选择性, 乙二醇得率可达92.6%. 对还原前后不同方法制备的催化剂进行表征发现, 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中Cu物种不能很好地得到分散, 因此活性较差. 蒸氨法和化学吸附水解法能较好地分散Cu物种. 由于化学吸附水解法制备的催化剂的Cu0表面积较蒸氨法的大, 且Cu+表面积相当, 故活性高于蒸氨法制备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43.
基于灰度信息的动场景视频序列中运动对象的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视频序列灰度信息的运动对象提取方法。该方法采用改进的Sobel算子提取边缘图像,依据边缘信息将视频图像分割为不同的灰度连续区域。在各灰度连续区域中,选取特征点进行匹配获得特征点对。根据特征点对合并灰度连续区域,获得全局运动参数。采用具有自适应帧间隔的帧差交集法,获得图像中运动对象区域。结合灰度信息和运动信息,分割出运动对象。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地将运动对象从视频序列中提取出来。  相似文献   
44.
45.
乙二胺在ZSM-5分子筛催化剂上脱氨制哌嗪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物浓度及空速对乙二胺在HZSM5和KZSM5分子筛催化剂上转化为哌嗪反应的影响.在反应温度为340℃,乙二胺浓度为50%和空速为23h-1条件下,乙二胺在26%KZSM5催化剂上的转化率为95%,哌嗪的选择性为96%.与此同时,用NH3TPD和吡啶IRTPD确定反应是在弱酸部位L酸中心上进行的,并依此推测了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46.
苯甲酸气相加氢合成无氯苯甲醛用MnOx/Al2O3催化剂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MnOx/γ-Al2O3催化剂,并利用连续流动反应装置考察了它们对苯甲酸加氢制苯甲醛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催化剂结本反应有理想的反应活性和选择性,催化剂Mn载量为10%~20%及反应温度为693K时,苯甲酸转化率为99%,苯甲醛选择性为96%,BET比表面积测定结果反映了焙烧温度和活性组分载量对催化剂比表面积的影响,XRD结果揭示了催化剂还原前后的物分别为Mn2O3和M  相似文献   
47.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Ag/ZrO2催化剂, 考察了Ag/ZrO2催化剂对1,2-丙二醇选择性氧化合成丙酮醛反应的催化性能. 实验结果表明: 在原料气配比为V(N2)∶V(O2)=300∶19, n(O2)/n(alcohol)=1.2, 反应物液时空速为3.2 g/(g•h), 反应温度为673 K时, 1,2-丙二醇选择性氧化合成丙酮醛反应的转化率为95.7%, 选择性为55.3%, 高于传统电解银催化剂. UV-Vis DRS和XPS的研究结果表明: 在Ag/ZrO2催化剂上存在大量的Ag和Agnδ+有利于促进催化活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48.
乳酸乙酯在Ag/NaY催化剂上脱氢反应制丙酮酸乙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沉淀附着法制备了一系列Ag/NaY分子筛催化剂,并考察了它们对乳酸乙酯脱氢制丙酮酸乙酯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发现,银载量为64%左右及反应温度为400℃时可得到高达91.1%的选择性和80.2%的产率,用BET,XRD,IR和TG等方法对Ag/NaY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49.
A new synthetic method for the preparation of N-alkylhexahydroazepine by one-step catalytic alkylation and hydrogenation of caprolactam has been developed. Alkylated caprolactam was firstly synthesized by catalytic alkylation of caprolactam with alcohol and then directly hydrogenated into N-alkylhexahydroazepine over Cu-ZnO/γ-Al2O3 catalyst.  相似文献   
50.
以CuO/SiO2为催化剂, 在常压固定床反应器上实现了1,4-丁二醇脱氢反应与顺丁烯二酸二甲酯加氢反应的耦合, 制备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学品γ-丁内酯. 和传统的反应过程相比, 耦合反应提高了顺丁烯二酸二甲酯加氢和1,4-丁二醇脱氢活性. 在优选的反应条件下, 原料的转化率可达100%, γ-丁内酯的选择性可达98%. CuO的最佳负载量为w=21%附近, 和单层分散阈值计算结果基本符合. XRD与TPR表征结果与单层分散阈值计算结果综合表明: 催化剂的活性组分为高分散的Cu0, 负载量过高使得催化剂聚集态铜晶体的比例和粒度都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