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24篇
化学   184篇
物理学   20篇
  2023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高健  钟顺和 《催化学报》2000,21(4):341-344
用表面反应改性法合成了MoOCl/SiO2催化剂。分析测定结果表明:钼(Ⅴ)离子夺SiO2表面以双齿配位形式与表面氧刍合;双核钼(Ⅴ)间以u-双氯基桥联。用IR,TPD,TPSR-MS和TPSR-IR研究了MoOCl/SiO2催化剂对CO2与EO(环氧乙烷)的化学吸附特性及催化合成EC(碳酸乙烯酯)的反应性能。结果表明:CO2在催化剂表面形成桥式吸附态,桥基配体是表面反应的活性中心;EO在催化剂表  相似文献   
42.
高健  钟顺和 《应用化学》2000,17(4):392-396
负载型催化剂;化学吸附;碳酸亚乙烯酯;负载型双烷氧基桥联双核铜(Ⅱ)配合物催化剂的合成、表征及催化反应性能  相似文献   
43.
高峰  钟顺和 《分子催化》2000,14(5):321-326
合成了PW12、PMo12和NaPMo123种固体表面材料。采用IR、TPR、PTD和激光促进表面反应技术等手段,考察了固体表面材料的表面构造、晶格氧的活泼性和甲烷在固体表面的化学吸附以及部分氧化反应的规律。分别以980和960cm^-1的激光光子激发固体表面的W=O和Mo=O键,甲烷的部分氧化反应在100℃以上和常压下顺利进行。CH4在固体表面的吸附位、固体表面材料的晶格氧活性、激光频率和反应温  相似文献   
44.
(MoO3,ZnO)-TiO2/SiO2上光催化甲烷和水的反应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丽霞  钟顺和  钟亮 《应用化学》2005,22(3):331-333
(MoO3;ZnO)-TiO2/SiO2上光催化甲烷和水的反应性能;TiO2/SiO2;MoO3;ZnO;甲烷;甲醇;光催化  相似文献   
45.
TiO2/羟基磷灰石的结构及其光催化降解醛类的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茂从  钟顺和 《催化学报》2006,27(12):1144-1148
 采用水热合成和离子交换法相结合制备了不同Ti/(Ti+Ca)摩尔配比的羟基磷灰石负载二氧化钛(TiO2/HAP)光催化剂. 用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红外光谱、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和微型连续光反应技术研究了催化剂的晶体结构、表面构造、光响应性能以及光催化降解甲醛和乙醛的性能. 结果表明, Ti/(Ti+Ca)配比是影响TiO2/HAP晶体结构、表面构造和光响应性能的重要因素, Ti/(Ti+Ca)摩尔比为 0.2时, TiO2/HAP为锐钛矿型TiO2和HAP的混合相, TiO2与HAP之间形成了 Ti-O-P 键,二者得到了有效的复合. 复合材料相对于TiO2在漫反射光谱吸光带边上有明显的红移,扩展了材料的吸光域. 在合适的条件下, TiO2/HAP光催化降解甲醛和乙醛的转化率分别达89.2%和82.7%, 矿化率达92.1%和75.2%.  相似文献   
46.
本研究创建连续流动气相光催化实验系统,采用动态配气法生成一定低浓度的甲醛气体,开发利用介孔纳米TiO2为光催化材料,以促进利用光催化技术应用于消除室内有害污染气体更具实际意义和商业价值.研究表明,以非表面活性剂有机小分子三乙醇胺为模板剂制得了介孔TiO2材料,其粒径在20~30 nm之间;通过控制气流速度为7.5 cm/s以消除传质对反应的影响,在相对湿度为28%和反应温度为25℃的条件下,相对具有相近吸光性能和粒度的DegussaP25,介孔纳米TiO2具有更高的光催化降解甲醛的反应效率.  相似文献   
47.
采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了V2 O5 /SiO2 和V2 O5 P2 O5 /SiO2 催化剂 ,用XRD、TPR、IR、TPD和微反应等技术研究了催化剂的表面结构、晶格氧活泼性、化学吸附和异丁烷部分氧化反应性能 .结果表明 ,催化剂的活性组份在无定型的SiO2 表面上呈超细粒子均匀分布 ,表面活性位主要由Lewis碱位 (V =O键的端氧、V -O -V键的桥氧 )和Lewis酸位 (Vn + )构成 ,PO43 - 的引入可以降低表面Lewis碱位V =O键端氧的活泼性 ;异丁烷分子主要通过两个甲基中H双位吸附在催化剂表面Lewis碱位V =O的端氧上 ,PO43 - 的引入使异丁烷的吸附强度略有下降 ;异丁烷在V2 O5 P2 O5 /SiO2 催化剂上反应产物主要是i C4H8、MAL、MAA和COx,PO43 - 的引入可以明显的提高部分氧化产物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48.
负载型复合半导体MoO3-TiO2/SiO2的结构与吸光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表面改性法制备了负载型复合半导体材料MoO3TiO2/SiO2,用X射线衍射、比表面测定、透射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紫外可见漫反射等技术对固体材料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从固体材料的光响应性能和化学吸附性能方面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MoO3TiO2/SiO2表面存在着高度分散的MoO3和TiO2微晶,它们之间有一定的复合和键联作用,形成了Mo-O-Ti键;MoO3TiO2/SiO2复合材料表面对丙烷分子有化学吸附性能,Mo=O键上的端氧是C3H8的活性吸附位;与本体MoO3和TiO2相比,复合后MoO3TiO2/SiO2的能隙值有所增加,在紫外光区的吸光强度也明显加强,使得光生载流子的复合效率得到抑制,并产生了一定的量子尺度效应.  相似文献   
49.
Cu/V2O5-TiO2的光催化丙烯和二氧化碳合成MAA反应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梅长松  钟顺和  肖秀芬 《分子催化》2005,19(3):161-166,i001
用IR、TPD、UV-Vis和微型光反应器技术研究了CO2和C3H6在Cu/V2O5-TiO2表面上的吸附特性和光催化反应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Cu/V2O5-TiO2催化剂表面存在金属位Cu、Lewis酸位V^5 和Ti^4 以及Lewis碱位V-O-Ti的桥氧和V=O的端氧三类活性中心;在金属位Cu和Lewis酸位Ti^4 (或V^5 )协同作用下.CO2形成活性较高的卧式吸附态Cu-(CO)-O→Ti^4 (或V^5 ).C3H6的β-H和β-C分别吸附在Lewis碱位V=O与金属位Cu上形成Cu-C(CH2CH3)-H→O=V吸附态;Cu/V2O5-TiO2催化剂的吸光阈值红移和光吸收量的提高均有利于其光催化活性的提高;担载10%V2O5的光催化剂催化活性优于其它含量的催化剂,其光量子效率达到15.1%;C3H6转化率为5.5%,MAA选择性超过95%.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光促表面催化合成反应的机理.  相似文献   
50.
王希涛  钟顺和 《分子催化》2003,17(3):173-177
分别采用共沉淀法和溶胶-凝胶法制备了Fe-V-O催化剂,用DTA-TG、TEM、XRD、IR和TPR等方法对微粒的组成、表面结构及晶格氧活性进行了表征.用化学吸附-IR和TPD方法考察了乙烷在Fe-V-O催化剂表面上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溶胶-凝胶法制备的Fe-V-O催化剂为超细微粒,粒子大小为10-20nm,其比表面、晶格氧的活泼性均大于共沉法制备的Fe-V-O催化剂.乙烷能够以-CH3中的H原子吸附于催化剂表面Lewis碱位V=O链的端氧上形成两种分子吸附态,随吸附温度的升高,乙烷的吸附强度逐渐增大,其乙烷吸附量远大于共沉法制备的Fe-V-O催化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