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7篇
化学   15篇
力学   1篇
数学   4篇
物理学   19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建立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高铼酸、高铼酸铵、铼粉中痕量钠的方法,对样品的预处理和测定钠的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溶解法、硝酸溶解法或硝酸-硫酸溶解法溶解样品完全,测得钠的结果吻合;于选定条件下,钠的测定浓度在0.020 0~0.500 0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测定高铼酸、高铼酸铵和铼粉样品中0.27~0.47mg/L、0.000047%~0.00048%和0.000040%~0.00049%的钠含量,检出限、相对标准偏差(RSD,n=7)、加标回收率分别为高铼酸3×10-4μg/mL、6%~10%、98%~102%,高铼酸铵3×10-4μg/mL、8%~9%、96%~102%和铼粉3×10-4μg/mL、5%~9%、96%~103%。方法结果准确、分析快速、操作简便,应用于实际的样品分析,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2.
太阳能的绿色高效利用可减缓化石燃料消耗,有助于“双碳”目标的实现.光催化技术不仅可在温和条件下转化太阳能为化学能,还能实现有机污染物的高效降解,是太阳能开发利用的理想技术.光催化技术的核心在于半导体光催化剂的开发.近年来,由于石墨相氮化碳(g-C3N4)具有易调节的电子结构、优异的耐热性和化学稳定性,廉价无毒等优势,成为光催化领域中的明星催化剂.然而,未经改性的块体g-C3N4存在结晶度差、可见光吸收能力弱、表面积小、载流子易复合以及电荷迁移慢等问题,导致其较低的光催化反应活性.g-C3N4微观形貌结构的调控可提升光吸收性能,促进载流子分离与迁移,加快表面反应速率,进而大幅提升g-C3N4光催化活性.除了传统的微观形貌结构调控策略以外,模仿自然界中生物结构来设计和构建仿生结构,是提升g-C3N4光催化性能的有效途径之一.本综述以传统的微观形貌结构调控策略为铺垫,重点介绍...  相似文献   
23.
2004年研究了PVA溶液的浓度对PS微球成活率的影响;并且通过O3处理,提高了PS微球球壳强度;并且还进行了内表面掺硫的多层塑料微球的研制;同时完成了二氧化硅气凝胶的增强和疏水改性研究。  相似文献   
24.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前驱体Ni0.88Co0.06Mn0.06(OH)2,经高温固相烧结合成一次颗粒分散良好的高镍三元材料,探索了氧化锆(ZrO2)与氧化钨(WO3)共掺杂对材料一次颗粒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Zr掺杂对LiNi0.88Co0.06Mn0.06O2(NCM-Z)一次颗粒的尺寸影响不大,但可以改善材料的循环性能;而引入W形成Zr和W共掺杂后,获得的NCM-ZW一次颗粒明显变小,材料形貌从分散的一次颗粒变成二次颗粒团聚体,因此推测W可抑制晶体生长。为了进一步合成一次颗粒分散良好的Zr和W共掺杂正极材料,研究了烧结温度对一次颗粒生长的影响,最终在900℃下保温12 h,得到了一次颗粒分散良好的Zr和W共掺杂正极材料。XRD结果表明,900℃烧结的Zr和W共掺杂样品具有良好的层状结构与较低的阳离子混排度。该样品在0.1C下首次放电容量为203.7 mAh·g-1;5C大倍率下容量可达151.2 mAh·g-1,经过100周循环后,放电容量保持率为84.6%。  相似文献   
25.
热处理条件对PVA薄膜阻氢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XRD测定了PVA薄膜在不同热处理条件下的结晶度,并用自行设计的渗氢系数测量系统研究了在不同热处理条件下的PVA薄膜阻氢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PVA薄膜的热处理温度越高,其结晶度越高,越有利于提高PVA薄膜的阻氢性能,但热处理温度宜选择在180℃以下,以防止PVA薄膜热降解,另一方面,在PV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下进行热处理同样能够提高PVA薄膜的阻氢性能,而醇解度较低的PVA薄膜在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下经热处理后的阻氢性能提高的幅度较大。  相似文献   
26.
在一些光学精密仪器的应用场合中,不仅需要脉冲电源在时间上能够提供精确的控制,而且需要具有高稳定度的输出,以提高光电系统的探测性能;运用基于高压开关的两级式方法,采用单级高功率MOSFET开关结合具有高稳定输出的直流电源的结构,设计了输出辐度可达2kV的高稳定负脉冲电源;测试结果表明,在输出脉冲宽度为8 μs时,脉冲前沿约为48 ns,系统延迟时间约为140 ns,负脉冲超调参数约为1%。该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高稳定性输出等优点,可以为特定的光电器件提供优质的控制方式。  相似文献   
27.
用于ICF靶的空心玻璃微球的干凝胶法制备   总被引:9,自引:13,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用干凝胶法制备用于ICF靶的空心玻璃微球(HGM),研究了载气组份、温度和压力对成球过程和HGM品质的影响,优化了制备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提高载气中氦气的含量,有利于增加干凝胶粒子的成球率和HGM的纵横比;适当提高载气中氩气的含量,有利于提高HGM的表面质量。降低载气压力可以提高HGM的纵横比;升高载气温度可以提高干凝胶粒子成球率和HGM品质。当载气中氦气的体积分数在50%~80%,载气压力在(0.75~1.00)×105 Pa,载气温度在1 500~1 650 ℃时,干凝胶粒子的成球率较高,HGM的球形度、同心度和表面光洁度较好。制备得到了直径100~500 μm、壁厚0.5~3.0 μm的HGM,其耐压强度、抗大气侵蚀性能和表面粗糙度等指标均满足ICF物理实验要求。  相似文献   
28.
界面缩聚法PS-PVA 双层聚合物空心微球的研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以界面缩聚反应为基础初步总结出一条PS-PVA双层聚合物空心微球制备工艺,并就工艺中间苯二酰氯(IPC)浓度、交联反应时间、搅拌速度和固化温度等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讨论。通过该工艺成功地制得了球形度≥99%、同心度>90%及表面光洁度<10nm的PS-PVA双层空心微球。  相似文献   
29.
本文证明了球面有限点集的伪对称性可以完全由其特征多项式的根来刻画,并得到了在度量加运算下伪对称性具有封闭性.  相似文献   
30.
以尿素为原料合成甘脲,再与甲醛反应合成葫芦脲,然后通过红外、紫外、核磁对其进行表征。详细研究了葫芦[7]脲与甲基橙的超分子包结行为。本实验可使学生接触到超分子化学,有利于学生了解有关葫芦脲的合成方法和包结性质,提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