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99篇
化学   71篇
物理学   5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71.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B3LYP方法,在6-311++G**基组水平上对N9H9可能存在的链状异构体进行了几何优化,得到46种稳定链状异构体.应用自然键轨道理论NBO和分子中的原子理论AIM分析了这些链状异构体的成键特征和相对稳定性,G3MP2方法计算了各异构体的精确能量及在298K时的生成热△fH°(298 K),并计算了由Peter Politzer等人所介绍的相对比冲量.研究蛄果表明:各异构体中N原子孤对电子与N=N形成了P→π共轭作用是影响双键相邻的N-N键长变化的主要原因,并且对异构体的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所有异构体中N=N位于链端的稳定性较兰,其中B9最稳定,B6稳定性最差;C5是所有异构体中生成热最大的,也是相对比冲量最大的.  相似文献   
72.
异氰酸(HNCO)分解引发的一系列自由基反应是氮氧化物快速消除机理[1,2](RAPRENOX)所研究的领域,该反应涉及到燃烧化学中氮氧化物NOX的消除,所以获得这些反应准确的位垒就成为实验化学和理论化学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中我们重点研究CH3+HNCO反应机理,探讨CH3自由基是否也能象氮氢自由基一样,在异氰酸(HNCO)分解反应中起作用。1 计算方法用量子化学MP2方法,在6 311++G 水平上计算了CH3自由基与HNCO反应的反应物、产物、中间体和过渡态的几何构型,用QCISD(T)方法在6 311++G 水平上计算了它们的能量。通过振动分析确定…  相似文献   
73.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方法, 在6- 311++G(d, p)基组水平上研究了CH3CHF自由基与HNCO的微观反应机理, 优化了反应过程中的反应物、中间体、过渡态和产物, 在QCISD(T)/6- 311++G(d, p)水平上计算体系在反应通道各驻点的能量. 振动分析结果和IRC分析结果证实了中间体和过渡态的真实性, 计算所得的成键临界点电荷密度变化也确认了该反应过程, 并找到了七条反应通道. 其中生成氟代烷基酰亚胺稳定分子的通道活化能垒最低, 在该反应体系中是与氢迁移平行竞争较易发生的一条反应通道.  相似文献   
74.
C_2h_3自由基与O_2反应机理的量子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来才  王欣  田安民 《化学学报》2002,60(3):457-462
用量子化学从头计算中UMP2(full)方法优化了C_2H_3自由基与O_2反应通道上 驻点(反应物、中间体、过渡态和产物)的几何构型,在Gaussian-3(G3)水平上计 算了它们的能量。在此基础上计算了该反应通道上各基元反应的反应活化能。通过 我们的研究发现,C_2H_3自由基与氧气反应存在着三元环、四元环和五元环反应机 理,且分别生成不同的产物,从反应活化能的计算结果扯CH_2O和CHO是反应的主要 产物,其次还可能生成CH_3 + CO_2, CH_2CO_2 + H, C_2H_2 + O_2H和COHCOH + H等产物,且它们生成几率逐渐减少,我们对生成产物CH_2O + CHO, CH_3 + CO_2, C_2H_2 + O_2H和COHCOH + H四条反应通道化学反应热的计算结果与实验吻 合较好。  相似文献   
75.
F原子与臭氧反应机理的量子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量子化学从头计算UMP2方法,在UPM2/6 311+G水平上,研究F 原子与臭氧反应机理,优化了反应物、产物、中间体和过渡态的几何构型,在UQCISD(T)/6 311+G水平上计算能量,同时进行零点能校正.研究结果表明, F原子与臭氧之间有很强的反应活性.  相似文献   
76.
李来才  邹勤  田安民 《化学学报》2003,61(10):1524-1527
用量化学UMP2方法,在6-311++G**基组水平上研究了CH_2X(X=H,FCI)与臭氧反 应机理,全参数优化了反应过程中反应物、中间体、过渡态和产物的内何构型,在 UQCISD(T)/6-311++G**水平上计算了它们的能量,并对它们进行了振动分析,以 确定中间体和过渡态的直实性。从CH_2X(X=H,FCI)与O_3的反应机理的研究结果看 ,它们与O_3反应的活性都比较强,相对而言,活性大小顺序为CH_2F>CH_3> CH_2CI,也就是说,CH_2F自由基与臭氧间的反应活性最强,对大气臭氧的损耗将 是最大的。同时研究还发现CH_2X(X=H,FCI)系列自由基与O_3的反应都是强放热反 应。  相似文献   
77.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M06方法, 以二甲基甲酰胺(DMF)溶剂, 研究了无催化剂、PdCl2为催化剂催化芳基硼酸与溴代芳烃的交叉偶联反应的反应机理. 使用6-311+G*基组 (Pd采用赝势基组LanL2DZ) 对芳基硼酸与溴代芳烃Suzuki-Miyaura偶联反应过程中所有反应物、中间体、过渡态和产物的几何构型进行了优化, 同时进行了频率计算, 各过渡态都有唯一虚频, 确认了中间体和过渡态的合理性; 通过自然键轨道(NBO)理论和AIM理论分析了分子轨道间的相互作用. 结果发现: 在没有催化剂的条件下, Suzuki-Miyaura偶联反应形成的反应速控步骤活化能为49.70 kcal/mol, 在PdCl2催化作用下, 反应速控步骤活化能为31.08 kcal/mol, 比较研究结果, PdCl2能有效催化该反应的进行, 我们的研究结果与实验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78.
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M05方法,在6-311+G**基组水平上对建模的儿茶素-脱氧腺苷复合物进行几何结构的优化,得到了13个稳定的儿茶素-脱氧腺苷复合物.应用了自然键轨道(NBO)理论和分子中的原子理论(AIM)进行研究,氢键临界点电荷密度,拉普拉斯值,糖基扭转角!,假扭转角P等数据进行辅助研究,对这13种复合物中氢键的特征与性质进行了分析,还考虑了溶剂化效应对儿茶素与脱氧腺苷相互作用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氢键对于复合物的稳定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氢键的类型以及键级的大小共同影响着复合物的稳定性.所有的复合物进行基组重叠误差(BSSE)校正,相互作用能主要来自氢键贡献.通过计算结果分析比较,进而在理论上为儿茶素类药物的设计、修饰﹑合成和筛选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79.
王佩怡  杨春  李来才  李言荣 《物理学报》2008,57(4):2340-2346
在激光分子束外延(LMBE)生长SrTiO3(STO)薄膜过程中,激光闪蒸出的Sr,Ti,O原子的微观反应过程及粒子形态是STO薄膜生长初期形成的关键.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广义梯度近似(DFT/GGA)方法,在PW91/DNP 水平上研究了Sr,Ti,O原子在真空中的优先反应过程和形态,计算研究了SrO,TiO2和STO分子形成的反应机理,获得了相应的中间体和过渡态及反应活化能,并运用前线轨道理论分析了STO分子的形成机理.对比计算了STO分子可能的几何构型,得 关键词: 3薄膜')" href="#">SrTiO3薄膜 反应机理 活化能  相似文献   
80.
NH自由基与臭氧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量子化学从头计算方法,在HF/6-31++G**水平研究了臭氧与NH三线态活性自由基反应的微观机理,优化得到反应物、过渡态、中间体和产物的几何构型。用MP2/6-31++G**//HF6-31++G**方法计算能量,同时进行零点能校正。研究结果表明: NH三线态活性自由基与O3反应首先成稳定中间体NHO3,然后中裂解生成HNO和O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