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159篇
化学   200篇
晶体学   6篇
力学   30篇
综合类   14篇
数学   71篇
物理学   179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66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2篇
  1961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斯氏花群海葵多糖Ⅰ和Ⅱ是从生长于我国南海西沙群岛的斯氏花群海葵(Zoanthus stephensoni)中分离提取得到的生理活性物质,它们对大白鼠的血压和兔离体心脏的灌流均有显著影响。多糖Ⅰ能使离体兔心脏的冠脉流量显著减少,心脏收缩力增强;而多糖Ⅱ则能使离体兔心脏冠脉流量显著增加,心脏收缩力显著增强。多糖Ⅰ和Ⅱ都能使大白鼠产生显著的降血压效应。  相似文献   
12.
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研究了铈对Al-Mg-Si合金断裂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充分时效条件下,铈使该合金由沿晶脆性断裂变为穿晶与沿晶混合断裂,显著提高了合金的韧性。这是由于铈改变了合金晶内和晶界沉淀物的大小和分布,并在合金的晶内形成含铈的非共格弥散粒子的缘故。  相似文献   
13.
胡兢丹  李权  赵可清 《化学学报》2007,65(17):1784-1788
在量子化学B3LYP/6-31G**水平上对苯并菲, 氟及羟基取代苯并菲化合物分子及其分子离子的结构进行理论研究, 得到稳定构型. 在此基础上, 计算二聚物的单点能随旋转角度和盘间距离的变化关系, 得到能量最低点. 根据电子转移的半经典模型计算了苯并菲及氟和羟基取代苯并菲化合物分子的电荷转移常数, 氟和羟基的引入使正电荷转移速率常数明显减小, 即不利于正电荷的传输, 对负电荷的传输速率常数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了从人参娃儿藤(Tylcphora Kerrii Crab)中提取的一个娃儿藤成分Ⅱ的分子及晶体结构。晶体为三斜晶系,晶胞参数:a=13.534(4)(?),b=7.704(1)(?),c=14.480(6)(?),α=93.66(3)°,β=108.61(3)°,γ=89.04(2)°空间群为P_1,Z=2,D_(Ca1)=1.09g/cm~3。结构模型由SHEXTL程序解出,经最小二乘修正,最后的一致性因子R=0.064。该化合物的晶体在不对称单位内包含了两种化学成分相同,而结构不同的分子。  相似文献   
15.
PuH2气态分子热力学稳定性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密度泛函B3LYP方法计算了PuH2分子的微观性质、不同温度下气态PuH2分子的能量(E)、熵(S)及气态PuH2分子生成反应的标准焓变ΔH、标准熵变ΔS和标准自由能变ΔG.计算结果表明,气态PuH2分子不具有热力学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苯乙烯基吡啶类化合物几何结构与光谱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分别在B3LYP/6-31G*, 6-31G**, 6-31+G*水平上对苯乙烯基吡啶类化合物进行计算研究. 通过在相同水平下的振动频率分析发现苯乙烯基吡啶类化合物具有C1对称性, 酯基的碳氧原子与苯环形成不同的离域大π键, 空间位阻和共轭效应使得两苯环处于两个不同平面, 二面角在60°与62°之间. 使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方法计算第一激发态的电子垂直跃迁能, 得到最大吸收波长λmax. 计算结果表明末端烷基链的长度对该类化合物的几何结构与振动光谱、电子光谱无影响.  相似文献   
17.
Tapping mode atomic force microscope has been applied to observe single-chain PMMAparticles which were stored for six months at room temperature after sprayed from verydilute solutions in good solvents, good/poor mixed solvents, and a theta solvent. Monodis-perse PMMA standards of molecular weights ranging from 7.90×10~4 to 1.3×10~6 wereus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molecular weight oh the size of the single-chain PMMAparticles. These single-chain particles showed close to spherical shapes. The morphologyof single-chain PMMA particles of a given molecular weight was found to be identical inspite of different solvents used for solution spraying. Molecular weigh dependence of theparticle dimension was also found. The diameters of single-chain PMMA particles aftercorrection of tlp-geometry effect were compared to the values estimated from molecularweight and density.  相似文献   
18.
李权 《化学学报》2005,63(11):985-989
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在B3LYP/6-31++G**水平上对1,2,4-三氮杂苯-(H2O)n (n=1, 2, 3)氢键复合物的基态进行了结构优化和能量计算, 结果表明复合物之间存在较强的氢键作用, 所有稳定复合物结构中形成一个N…H—O氢键并终止于弱O…H—C氢键的氢键水链的构型最稳定. 同时, 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方法(TD-DFT)在TD-B3LYP/6-31++G**水平上计算了1,2,4-三氮杂苯单体及其氢键复合物的单重态第一1(n, π*)垂直激发能.  相似文献   
19.
A general, rapid and highly efficient method for the synthesis of diaryl ethers under the assistance of microwave irradiation was described. A series of diaryl ethers were prepared by direct coupling of phenols and aryl halides in good to excellent yields in anhydrous DMF or NMP at 150 ℃ within 20 rain. The presence of water was found to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Ullmann C-O coupling reaction between aryl halides and phenols under microwave irradiation.  相似文献   
20.
OUH体系的结构和分析势能函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密度泛涵B3LYP方法优化出了OUH分子的各种结构,确定了最稳定构型和离解能,以及它们的谐性力常数,并导出双原子分子UH,UO的Murrell-Sorbie势能函数及其光谱数据。采用多体项展式方法,导出OUH(X^4A')基态分子的分析势能函数,获得OUH(X^4A')体系的势能面,考察了这个势能函数的基本性质,正确地复现出OUH分子的平衡结构特征,结果表明:U+OH,O+UH,H+UO的反应均为无阈能的放热能反应。为进一步探讨OUH体系的反应动力学过程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