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45篇
化学   70篇
晶体学   6篇
力学   33篇
综合类   3篇
数学   23篇
物理学   7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频率向导的单幅散斑条纹图位相提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凯  张青川 《力学学报》2010,42(3):491-498
提出一种基于条纹频率向导的单幅散斑条纹图位相提取技术,可对一般的散斑条纹图进行自动化位相提取. 该方法利用加窗傅里叶运算求得散斑条纹图的条纹频率,并在条纹频率的向导下对散斑条纹图的位相进行提取. 数值模拟和实验结果证实了这一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2.
 简要介绍了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MPCVD)方法在硅基底上制备纳米金刚石薄膜的过程,并对制备的薄膜进行了表面分析。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了用来测定反射型二次电子发射系数的实验装置,得出了几种薄膜在不同入射能量下的发射系数,取得了二次发射系数为15的满意结果,表明纳米金刚石薄膜作为二次电子发射材料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3.
以稻壳为原料,采用Py-GC/MS装置对其在不同热解条件下进行快速热解,并对热解气进行在线检测分析,考察了热解温度和时间对生物质热解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低于450 ℃,随着温度的升高,生物质热解产物种类及其产率均增加,但低温条件下产物种类较少,有利于产物的分离提纯;高于450 ℃,生物质热解产物种类基本稳定,仅在产率上有所变化,当550 ℃时,收率最大.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其对应的最佳热解时间缩短,且生物质低温热解时间延长时热解比高温解热时间缩短时热解更充分.  相似文献   
84.
利用水引发固相反应方法合成氮化铝纳米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凯  刘振刚  于美燕  董守义  王琪珑  郝霄鹏  崔得良 《化学学报》2004,62(12):1144-1147,MJ04
以AlCl3和Li3N为前驱物,利用过量Li3N与水反应大量放热现象,引发两种前驱物之间的固相反应合成了AlN纳米粉.X射线衍射分析、红外吸收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以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试结果表明,利用这种新的合成方法制备的氮化铝主要是六方相,而且颗粒细小.另外,这种方法反应迅速、操作过程简便,有利于降低制备成本和扩大制备规模.  相似文献   
85.
郭斌  赵建福  李凯  胡文瑞 《力学学报》2021,53(4):1170-1182
液氢是一种常用的沸点低、易蒸发的空间低温推进剂. 空间微重力环境中浮力对流被极大减弱,当推进剂储罐壁面存在局部漏热时,储罐内部气液两相流体系会出现环绕漏热源的热分层现象,引起局部过热沸腾,导致储罐内部压力急剧增大,危害系统结构安全. 利用低温射流抑制储罐热分层现象是一种有效手段. 低温流体通过设置在储罐内部的射流喷嘴与储罐内部的流体混合,消减局部高温,实现温度的均匀化. 采用全充满的二维大尺寸储罐模型,对零重力条件下液氢储罐内局部漏热引起的热分层现象开展了数值模拟,主要分析了位于靠近储罐底部的漏热带以及出口衔接段漏热带漏热形成的局部热分层现象的抑制和消除,并研究了不同低温射流条件对于消除零重力条件下液氢储罐内部热分层效果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大尺寸储罐,当采用圆形射流喷嘴且低温射流条件相同时,射流喷嘴的位置对罐体内部热分层消除效果影响不是很明显. 当射流喷嘴位于储罐内部同一相对位置且入射流量相同时,圆形射流喷嘴因出流方向更集中,罐内流场演变更快,消除热分层比半球形射流喷嘴更有效.   相似文献   
86.
作为空间自然对流热质输运的基本形式,界面张力梯度驱动对流是流动和传热强耦合的复杂非线性过程,也是一个多控制参数耦合作用的过程,表现出丰富的流动时空特征.界面张力梯度驱动对流是微重力流体物理的重要研究内容和学科前沿,同时在空间燃料输运过程和空间能源或热管利用等空间流体管理问题中均有重要应用.本文综述了界面张力梯度驱动对流...  相似文献   
87.
手性亚砜的合成及其在不对称合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手性亚砜的合成。由于亚砜结构上的特征以及与金属离子的络合能力,使手性亚砜在不对称合成中具有强烈的诱导作用,使它成为进行不对称合成的一个手段。本文列举了它在不对称合成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88.
许良忠  李伟华  司国栋  李凯  杨双花 《中国化学》2005,23(10):1449-1452
The two compounds 1-[1-(2',4'-dichlorobenzoyl)-1-(3-phenylthiazoidin-2-ylidene)methyl]-1,2,4-triazole (3a) and 1-[1-(4'-fluorobenzoyl)-1-(3-phenylthiazolidin-2-ylidene)methyl]-1,2,4-triazole (3b) were prepared by reaction of phenyl isothiocyanate, 1,2-dibromoethane with a-(1,2,4-triazol-1-yl)-substituted-acetylbenzene. Their structures were identified by means of elemental analysis, IR, and ^1H NMR spectra. The single crystal of compound 3b was also obtained. It crystallizes in triclinic system with space group P1 and a=0.9390(2) nm, b=0.9661(2) nm, c= 1.0929(2) nm, α=111.53(3)°, β= 100.46(3)°, γ= 102.08(3)°, Z=2, V=0.8647(3) nm^3, Dc= 1.407 g/cm^3,μ =0.213 mm^-1, F(000)=380, final R1=0.073. There is obvious potentially weak C-H…Y (Y=N, F, O) intermolecular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molecules in the crystal lattice, which stabilizes the crystal structure. The result of the biological test showed that the two compounds have certain fungicidal activities.  相似文献   
89.
基于Walsh-Hadamard变换的单像素遥感成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明飞  莫小范  赵连洁  霍娟  杨然  李凯  张安宁 《物理学报》2016,65(6):64201-064201
本文提出了基于Walsh-Hadamard变换的单像素成像方案, 并从理论分析、模拟仿真和实验验证三方面分别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实验上实现了350-900 nm波段对 距离500 m和5000 m自然目标的128×128 像素成像, 成像速度0.5帧/秒. 研究并讨论了单像素相机方案与计算量子成像方案的差异与共性, 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基于Walsh-Hadamard变换的单像素成像方案的优势与局限性. 研究表明本方案同时适用于单像素相机和计算量子成像. 由于单像素成像适用于应用在如红外热成像、微波成像等波段, 因此在阵列探测器灵敏度或工艺达不到要求时存在优势. 本文所提出的方案使得单像素成像技术向实际应用迈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90.
建立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同时测定禽肉中利巴韦林和金刚烷胺的检测方法。禽肉样品用1%(体积分数)三氯乙酸水溶液-甲醇(1∶1,体积比)提取,经PCX固相萃取柱和QuEChERS方法净化后,以含5 mmol/L乙酸铵水溶液与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BEH HILIC(2.1 mm×100 mm,1.7μm)色谱柱分离,电喷雾正离子模式电离,多级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检测,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利巴韦林和金刚烷胺在0.50~200μg/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7。两种目标分析物的方法检出限(S/N≥3)分别为0.30μg/kg和0.15μg/kg,定量下限(S/N≥10)分别为1.00μg/kg和0.50μg/kg,样品在其1倍、2倍、10倍定量下限3个加标水平下的日内回收率为92.5%~104.7%,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4%~7.8%;日间回收率为93.3%~106.0%,RSD为6.0%~10.7%。该方法灵敏、简便、准确,可用于禽肉中利巴韦林和金刚烷胺残留的同时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