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5篇
  免费   307篇
  国内免费   222篇
化学   420篇
晶体学   37篇
力学   131篇
综合类   33篇
数学   168篇
物理学   56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4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91.
采用高能球磨方法将经过提纯处理的天然FeS2微米粉体制备了纳米粒子,用SEM、TEM、XRD等测试手段对不同球磨时间的FeS2粉体形貌、晶相结构和粒径尺寸进行了表征,并分析了FeS2正极材料的LiSi/FeS2热电池性能.结果表明:随着球磨时间的延长,FeS2的晶粒尺寸逐渐减小,晶相结构没有变化,当球磨时间为30 h时,粒径最小约45 nm.用不同粒径的FeS2粉体装成LiSi/FeS2热电池,分别以0.8 A/cm2和0.2 A/cm2进行单体电池恒流放电性能测试,同时施加脉冲电流进行电池内阻的测试,纳米级FeS2的热电池放电性能和电池内阻分别优于微米级FeS2热电池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992.
设计与合成了磺酸甜菜碱型的两性离子化合物: N,N-二甲基氨甲酸乙酯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磺酸内盐(SiNNS), 利用红外光谱(FTIR)和氢核磁共振波谱(1H NMR)对其分子组成与结构进行了表征. 通过自组装技术将SiNNS分子构筑在玻璃基材表面, 形成了模拟细胞外层膜的仿生表面.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 X光电子能谱(XPS)和接触角测量仪对表面的形貌特征、 化学组成和润湿性进行了表征. 以空白玻璃为对照样品, 研究了这一表面的防雾性能和抗细菌黏附性能. 结果表明, 所制备的两性离子自组装仿生表面具有超亲水性和水下超疏油特性, 其水滴接触角为9.2°, 水下油滴接触角接近180°; 与对照样品相比, 两性离子自组装表面具有优异的防雾性与抗细菌黏附性.  相似文献   
993.
采用沉积沉淀法制备了Y-Mg-Al-F催化剂,应用XRD、NH3-TPD和Raman光谱等技术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与AlF3催化剂作比较,且将催化剂应用于四氟乙烷(HFC-134a)裂解制备三氟乙烯反应中。 结果表明,1100 ℃焙烧的Y-Mg-Al-F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活性和反应稳定性。 反应温度400 ℃时,四氟乙烷转化率大于25%。 催化剂表面酸性和积碳是影响催化剂活性和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4.
冯碧婷  干志伟  胡宏伟  孙红文 《色谱》2014,32(9):930-935
优化了同时提取土壤中4种典型人工甜味剂的前处理与净化方法,并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技术,建立了一种快速高效的分析方法。样品采用25 mL 0.01 mol/L醋酸-醋酸钠溶液(pH 4)提取2次,每次提取20 min;萃取样品进一步采用CNW Poly-Sery PWAX固相萃取小柱净化浓缩;最后采用HPLC-MS/MS进行测定。在干燥土壤中添加1、10、100 μg/kg标准品时,4种甜味剂的平均回收率为86.5%~105%,日内精密度(RSD)≤5.94%,日间精密度(RSD)≤6.53%;在1~100 μg/kg范围内的线性关系良好(r2>0.995);方法的检出限为0.01~0.21 μg/kg,定量限为0.03~0.70 μg/kg。利用该方法对天津某污水灌溉的农田土壤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快捷可靠,可用于土壤中人工甜味剂的环境调查。  相似文献   
995.
司伟  丁超  于景媛 《人工晶体学报》2013,42(11):2384-2389
以MgCl2·6H2O、NH3·H2O原料,分别使用液相沉淀法合成氢氧化镁粉体及以乙醇/水为溶剂,使用溶剂热法合成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修饰的氢氧化镁粉体,利用不同升温速率的热重及差热分析研究两种方法制备氢氧化镁的热分解动力学.研究表明,两种氢氧化镁在560 ~ 700 K均有一个明显的吸热峰,利用Doyle-Ozawa法和Kissinger法分别计算了两种氢氧化镁的表观活化能,用Kissinger法确定反应级数和频率因子,并给出了氢氧化镁热分解的动力学方程.使用液相沉淀法合成的氢氧化镁的平均表观活化能为157.18kJ· mol-1,而溶剂热合成SDBS修饰氢氧化镁的平均表观活化能高达175.66kJ· mol-1.  相似文献   
996.
朱翀  王同光  钟伟 《力学与实践》2013,35(5):17-22,90
广义致动盘方法是通过引入体积力代替叶片的致动盘技术与三维Navier-Stokes 方程相结合来获得风力机周围流场信息的一种方法. 该方法避免了花费大量网格与计算资源去求解风力机叶片的附面层,从而可以把更多的网格与计算资源用于风力机尾流流场的模拟,非常适合用于风力机尾流流场的研究. 以NH1500风力机为计算模型,将常规CFD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方法与广义致动盘方法计算所得的叶片载荷分布进行比较,以验证广义致动盘方法的可行性. 然后使用广义致动盘方法对风场中串列风力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串列风力机之间间距变化时,上游风力机产生的尾流对下游风力机的干扰影响.  相似文献   
997.
近红外光谱技术检测种子质量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种子质量是影响其种用价值的最重要特征。常用的种子质量检测方法存在检测速度慢、具破坏性、预处理过程复杂等问题,因此研究简便快速的种子质量检测方法对于种子质量检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近红外光谱技术检测种子内含物、种子活力及贮藏年份、种子病害和虫害等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于水分、淀粉、蛋白质、脂肪酸、胡萝卜素等物质含量,其模型鉴别率较高,对相对含量较低的微量物质鉴别率较低;因高温高湿致活力下降的种子以及贮藏不同年份的种子可以高效鉴别,而因冷害所致的活力较低种子无法鉴别;目前可成功鉴别健康种子与感病种子,并对种子的健康度进行有效的分级,部分真菌性病害的病原菌也可鉴别;可成功鉴别遭虫蚀种子与健康种子,进而区分害虫的种类,但对虫害水平较低的样本和较小幼虫的检测效果不够理想。最后对近红外光谱技术在种子质量检测应用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展望,特别是种子行业特有的单粒检测技术,其光谱采集配件的标准化将极大的提高其应用性。  相似文献   
998.
李俊  冯伟哲  高效伟 《力学学报》2016,48(2):387-398
相对于有限元法,边界单元法在求解断裂问题上有着独特的优势,现有的边界单元法中主要有子区域法和双边界积分方程法.采用一种改进的双边界积分方程法求解二维、三维断裂问题的应力强度因子,对非裂纹边界采用传统的位移边界积分方程,只需对裂纹面中的一面采用面力边界积分方程,并以裂纹间断位移为未知量直接用于计算应力强度因子.采用一种高阶奇异积分的直接法计算面力边界积分方程中的超强奇异积分;对于裂纹尖端单元,提供了三种不同形式的间断位移插值函数,采用两点公式计算应力强度因子.给出了多个具体的算例,与现存的精确解或参考解对比,可得到高精度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999.
提出一种用多边形网格计算二维变系数问题域积分的新型边界单元法。首先,构造了由任意多边组成的多边形网格形函数,用于几何与物理量的插值;其次,用径向积分法将多边形域积分转换成沿多边形周边的线积分,有效解决了各类非规则多边形网格的单元积分难题;最后,三个有关功能梯度材料与结构的数值算例结果显示本文提出的算法和常规有限元相比误差小于1%,说明本文方法具有很高的精度,且由于其单元积分时无需对积分函数或者积分域进行三角化等额外处理,该方法具有很高的效率。  相似文献   
1000.
We present magnetotransport studies on a series of BaFe_(2-x)Ni_xAs_2(0.03 ≤ x ≤ 0.10) single crystals. In the underdoped(x = 0.03) non-superconducting sample, the temperature-dependent resistivity exhibits a peak at 22 K, which is associated with the onset of filamentary superconductivity(FLSC). FLSC is suppressed by an external magnetic field in a manner similar to the suppression of bulk superconductivity in an optimally-doped(x = 0.10) compound, suggesting the same possible origin as the bulk superconductivity. Our magnetoresistivity measurements reveal that FLSC persists up to the optimal doping and disappears in the overdoped regime where the long-range antiferromagnetic order is completely suppressed, pointing to a close relation between FLSC and the magnetic ord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