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5篇
  免费   255篇
  国内免费   460篇
化学   815篇
晶体学   13篇
力学   154篇
综合类   23篇
数学   200篇
物理学   67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48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36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26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17篇
  1978年   5篇
  1976年   6篇
  1963年   6篇
  195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971.
典型红树林反射光谱特征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获取红树林的反射光谱属性,探测其反射光谱特征波段,可为红树林各种指标的遥感反演模拟和估算提供技术依据。以广西山口红树林保护区典型红树林为研究对象,对美国ASD FieldSpec 2光谱仪实测的反射光谱曲线进行去噪平滑处理,获得木榄、红海榄、秋茄、白骨壤、桐花树、大米草和泥滩的标准反射光谱曲线并分析其反射光谱特征。结果表明:典型红树林反射光谱与大米草和泥滩的反射光谱区分明显,红树林类内反射光谱曲线走向大致相同,峰谷值出现波段基本一致,差异主要表现在特征波段反射峰值和谷值。采用空间距离法、相关系数法和光谱角度制图法来定量描述红树林类内反射光谱差异性和相关性,通过样本验证区分方法精度,相关系数法>光谱角度制图法>空间距离法,发现红树林类内和大米草的反射光谱相关系数均>0.995,反射光谱夹角余弦值均>0.95,相似性强,差异小。  相似文献   
972.
以氯甲基化双酚A型聚砜(PSF-CH2Cl)为大分子引发剂,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法合成了以聚砜(PSF)为疏水主链、聚(聚乙二醇单甲醚甲基丙烯酸酯)[P(PEGMA)]为亲水侧链的梳状两亲性共聚物PSF-g-P(PEGMA).FT-IR和1H-NMR的表征结果证实了两亲性共聚物的生成.将PSF-g-P(PEGMA)与PSF进行共混,通过浸没沉淀法制备了共混超滤膜.研究发现,引入5 wt%的PSF-g-P(PEGMA),共混膜的孔隙率和平均孔径分别从65.9%和0.08μm提高到81.9%和0.18μm;将共混膜于90℃热水中浸泡24 h后,膜表面O/S从14.63提高到17.16;共混膜的亲水性和抗牛血清蛋白(BSA)吸附性能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973.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了氧吸附后Pt/Cu(001)表面合金的原子结构和表面性质. 计算结果表明, 在Pt/Cu(001)-p(2×2)-O表面最稳定结构中, 衬底表面原子层不发生再构, 氧原子吸附于4重对称的Pt原子谷位, 每个氧原子吸附能约为2.303 eV. 吸附结构的Cu—O和Pt—O键键长分别为0.202和0.298 nm, 氧原子的吸附高度ZCu—O约为0.092 nm. 吸附前后Pt/Cu(001)-1ML(monolayer)表面合金的表面功函数分别为4.678和5.355 eV. 吸附表面氧原子和衬底的结合主要来自氧原子2p轨道和衬底金属原子d轨道的杂化作用, 氧原子吸附形成的表面电子态主要位于费米能级以下约-2.7 eV 处.  相似文献   
974.
The synthesis of a novel amphiphilic comb-shaped copolymer consisting of a main chain of styrene-(N-(4- hydroxyphenyl) maleimide)(SHMI) copolymer and poly(ethylene glycol) methyl ether methacrylate(PEGMA) side groups was achieved by 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ATRP).The amphiphilic copolymers were characterized by ~1H-NMR,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FTIR) spectroscopy and 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GPC).From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TGA),the decomposition temperature of SHMI-g-PEGMA is low...  相似文献   
975.
在无溶剂条件下,以邻苯二胺和丙酮为原料,羧基功能化离子液体CmmimBF_4(IL)为催化剂,合成了1,5-苯并二氮衍生物(2),其结构经~1H NMR和IR表征.在IL用量为10 mol%,于40 ℃反应1.5 h的条件下,2的产率达93%.IL无需再生处理,可连续循环使用5次,且活性无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976.
提高企业效益的一个很重要方面是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益.针对这一问题,运用动态规划的方法,提出了一个决策模型,使该模型得出的投资方案产生最大的贴现现金流(DCF).  相似文献   
977.
以弹性(亚克力柱/空气型)及粘弹性(硅橡胶/空气型)声子晶体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散射体填充率、形状、排列方式、材料性质、缺陷形式等对声子晶体禁带特性及局域共振现象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层数的增加,带隙频率逐渐靠近理论值,但达到一定层数后,其影响会减弱;与正方柱形比较,圆柱形声子晶体得到的带隙更宽,而与弹性声子晶体相比,粘弹性声子晶体更易得到低频宽带隙的效果;声子晶体晶体阵列个数对共振频率的影响并不大,而散射体形状、填充率、及材料性质对共振频率有一定影响,尤其是粘弹性材料对提高局域共振的品质因子有非常大的作用;多点缺陷的引入对缺陷局域模态的分离有一定贡献,但多点缺陷间隔较近时会降低局域模态的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978.
The effects of packing configurations on the phase transition of straight granular chute flow with two bottlenecks axe studied. The granular flow shows a dilute- to-dense flow transition when the channel width is varied, accompanied with a peculiar bistable phenomenon. The bistable phenomenon is induced by the initial packing config- uration of particles. When the packing is dense, the initial flux is small and will induce a dense flow. When the packing is loose, the initial flux is large and will induce a di- lute flow. The fabric network of granulax packing is analyzed from a complex network perspective. The degree distribution shows quantitatively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for the configurations. A two-dimensional (2D) packing clustering coefficient is defined to better quantify the fabric network.  相似文献   
979.
罗世霞  陈萱  张笑一  朱淮武  卫钢 《应用化学》2014,31(9):1063-1068
由Williamson反应合成了1,3-丙二硫醚基桥联2个乙酰丙酮的双-β-二酮化合物1,3-二(3-硫醚基-2,4-戊二酮基)丙烷(L1),其分子结构经元素分析、1H NMR、13C NMR、MS、IR及UV等技术手段表征,采用单晶X射线衍射方法确定了双β-二酮L1的晶体结构,双β-二酮L1属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晶胞参数a=1.40679(9) nm,b=0.76521(5) nm,c=1.43213(10) nm,α=γ=90°,β=94.552°,V=1.53681(18) nm3,Z=4,Dc=1.316 g/cm3,μ=0.353 mm-1,F(000)=648;结构分析表明,双β-二酮L1在固体或氯仿溶液中均是以烯醇式异构体形式存在。 通过紫外光谱法考察了双β-二酮L1对金属离子的识别能力和萃取性能,结果表明,双β-二酮L1对Ni(Ⅱ)离子具有良好的选择性识别作用和萃取选择性能。  相似文献   
980.
依托某碎石土地基强夯工程, 通过PFC2D建立模拟碎石土地基在单点多次夯击作用下碎石颗粒破碎的过程. 结果表明: 相比于不考虑颗粒破碎, 考虑颗粒破碎情况下造成的强夯沉降更大, 模拟效果更好. 强夯过程中, 初始阶段主要是夯坑底部碎石颗粒发生破碎, 随着夯击次数增多, 颗粒破碎带逐渐向夯坑两侧发展, 破碎的碎石颗粒的广度和深度一定程度上与夯击能大小成正相关. 夯坑底部主要由破碎的块石颗粒与土颗粒嵌合形成壳状结构起到加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