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53篇
化学   134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27篇
综合类   3篇
数学   12篇
物理学   18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51.
烷基取代的大环酮(例如,名贵香料麝香酮)是珍贵的香料,天然来源稀少,它的人工合成一直是有机合成中的一个研究热点和难点。在本文中,受四氢叶酸辅酶的一碳单元转移反应的启发,作者以双苯并咪唑盐作为四氢叶酸辅酶模型,利用格利雅试剂与双苯并咪唑盐的加成-水解反应,成功合成了二十四种作为麝香酮及类似大环酮重要前体的长链二酮,同时,提供了一种麝香酮及类似大环酮的仿生合成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2.
以酞菁钴为催化剂,纳米碳管为载体,分别通过超声法和四氢呋喃法混合分散,并在氮气氛围高温热处理制备了两种酞菁钴催化剂.热重分析(TGA)结果显示超声法制备的酞菁钴催化剂(CoPc-CNT-S)含钴的质量分数为8.1 wt%,四氢呋喃混合法制备的酞菁钴催化剂(CoPc-CNT-R)含钴的质量分数为7.0 wt%.X射线光电子谱(XPS)结果显示CoPc-CNT-R催化剂的含氮量是CoPc-CNT-S催化剂的两倍多,且两种催化剂含氮官能团的种类及比例不同.相比较而言,CoPc-CNT-S表面有更多的吡咯型氮.将两种催化剂应用于混合酸碱燃料电池中发现:CoPc-CNT-S对电催化氧还原有较高的活性和稳定性,将CoPc-CNT-S作为燃料电池的阴极催化剂分别工作5 h和15 h后,电荷转移电阻相对CoPc-CNT-R为阴极催化剂时均较低.原因可能是相近比例的吡啶型N和吡咯型N的协同作用有利于电催化氧还原.  相似文献   
153.
续断和龟板是两种典型的中药材,续断是植物药材,龟板是动物药材。本文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测定了续断和龟板的红外光谱图。续断和龟板的红外光谱区别十分明显,但也有相同或相似的峰存在。续断中主要成分为淀粉、纤维素、生物碱、木质素等;龟板中主要成分为脂肪、胶质、钙、磷等。此外续断有跌打损伤的主治药效可能与三萜类化合物的生理活性有关;龟板具有止痛功效可能与含有挥发油成分有关。  相似文献   
154.
基于一种新型、高效、生物兼容性近红外表面增强拉曼散射(NIR-SERS)基底,采用便携式近红外拉曼光谱仪分别对健康人和肝癌病患者的血清进行了NIR-SERS光谱研究.实验发现,健康人与肝癌患者的血清NIR-SERS光谱存在显著差异:1)健康人血清NIR-SERS光谱中位于630、720、812和1578 cm-1附近的...  相似文献   
155.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采用第一性原理赝势平面波方法计算了Co、Cr单掺杂以及Co-Cr共掺杂金红石型TiO2的能带结构、态密度和光学性质.计算结果表明:纯金红石的禁带宽度为3.0eV,Co掺杂金红石型TiO2的带隙为1.21eV,导带顶和价带底都位于G点处,仍为直接带隙,在价带与导带之间出现了由Co 3d和Ti 3d轨道杂化形成的杂质能级;Cr掺杂金红石型TiO2的直接带隙为0.85eV,在价带与导带之间的杂质能级由Cr 3d和Ti 3d轨道杂化轨道构成,导带和价带都向低能级方向移动;Co-Cr共掺杂,由于电子的强烈杂化,使O-2p态和Ti-3d态向Co-3d和Cr-3d态移动,使价带顶能级向高能级移动而导带底能级向低能方向移动,极大地减小了禁带的宽度,也是共掺杂改性的离子选择依据.掺杂金红石型TiO2的介电峰、折射率和吸收系数峰都向低能方向移动;在E2.029eV的范围内,纯金红石的ε2、k和吸收系数为零,掺杂后的跃迁强度都大于未掺杂时的跃迁强度,Co-Cr共掺杂的跃迁强度大于Co掺杂及Cr掺杂,说明Co、Cr共掺杂更能增强电子在低能端的光学跃迁,具有更佳的可见光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56.
本文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卷积谱及二阶导数谱)法对经不同剂量核辐照的虫草粉进行了对比研究。虫草粉中碳水化合物(糖和纤维素)、蛋白质及脂肪含量较高; 虫草的多糖及酯对核辐照较为敏感, 辐照还使分子中吡喃环的C-O-H基团向多糖的O-H和酯的C-O-C基团转化; 构成虫草蛋白质的多肽是α构象的; 低于18 kGy剂量辐照虫草粉样品对虫草蛋白质影响很小, 但对虫草主要有效成分(含有C-N基团和N-H基团成分)影响较大; 高于18 kGy剂量辐照虫草粉样品对虫草蛋白质、多糖及酯的分子结构可能产生了破坏。建议不宜采用核辐照对虫草粉杀菌消毒处理。  相似文献   
157.
大肠杆菌基于微波法制备的纳米银胶的SERS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微波法制备的纳米银上获得了大肠杆菌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大肠杆菌在650、952、1125、1242、1320、1372、1459 cm-1有明显的拉曼振动峰。其中650 cm-1处的振动峰最强, 1124、1320、1372和1459 cm-1处的四个振动峰较弱, 952、1242 cm-1处的二个振动峰强度居中。位于650 cm-1附近的拉曼峰源自于酪氨酸、鸟嘌呤的振动, 952 cm-1属于缩氨酸基团C=C的伸缩振动,1124 cm-1是蛋白质的C-N和C-C伸缩振动引起的, 1242 cm-1则归属于是酰胺 III蛋白的振动, 1320 cm-1是蛋白质的CH变形振动, 1372 cm-1是由酪氨酸振动引起的, 1459 cm-1则是蛋白质的CH2变形振动。  相似文献   
158.
研究了无汞等离子体平板荧光光源的气压、气隙、气体组成、光源结构及荧光粉加工对光源发光效率的影响。通过优化,光源的发光效率显著提高。实验结果表明,在450Torr、纯氙气、气体间隙0.7mm、前板玻璃厚为2.8mm,在前板采用60%浓度荧光粉图案印刷获得约20μm厚荧光粉层时,尺寸130mm×90mm的等离子体平板光源的发光效率和亮度超过40lm•w-1、11000cd•m-2,光通量超过500lm。通过优化,获得了较高的亮度和较高的发光效率,讨论了各影响因素引起光源发光效率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9.
在直流10V电压下电解聚乙烯醇和硝酸银的混合液3h制备纳米银胶,将经过半胱氨酸修饰后的载玻片浸入银胶24h制得纳米银膜。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银胶进行了观测,由于其吸收峰半高宽较窄可知银胶中纳米银颗粒粒径分布较为均匀。同时,使用扫描电镜对银膜进行了表征。通过对半胱氨酸分子SERS信号的分析得出了纳米银粒子在玻璃表面上可能的组装方式。以结晶紫(Crystal Violet)和孔雀石绿(Malachite Green)作为探测分子,采用便携式拉曼光谱仪测得两种分子不同浓度下的SERS谱。发现该方法所制得的纳米银膜有很好的表面增强效果。最后分析了半胱氨酸分子SERS信号对探针分子光谱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0.
拉曼光谱用于检测物质。但由于物质的普通拉曼信号较弱,因此在微量检测应用中受到限制。本文通过尝试获得了巯基乙胺(C_2H_7NS)粉末、巯基乙胺在纳米银溶胶中的表面增强,巯基乙胺与纳米银粒子在载玻片上自组装纳米银膜的表面增强等的拉曼光谱。应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电子扫描显微镜、电子透射显微镜来对纳米银胶、纳米银膜进行形貌表征。应用Guassian03软件计算出巯基乙胺的拉曼峰,对实验得到的拉曼峰进行对比和归属。对实验得到的拉曼峰比较,巯基乙胺与纳米银粒子在载玻片上自组装纳米银膜获得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较好。通过改变巯基乙胺与纳米银粒子在载玻片上自组装时间长短来对该方法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