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42篇
化学   98篇
晶体学   8篇
力学   6篇
综合类   2篇
数学   16篇
物理学   5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01.
符柳娃  苏嘉辉  严佳进  张婷  杨妍  刘晓暄 《应用化学》2018,35(12):1434-1441
选取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辛基苯基聚氧乙烯醚(OP-10)为复合乳化剂,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将2-(全氟己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PFM)与丙烯酸酯类单体采用预乳化-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进行乳液共聚,再将羟基螺吡喃(SPOH)与乳液进行物理共混,制得光致变色含氟丙烯酸酯乳液。 通过多种表征手段研究丙烯酸正丁酯(n-BA)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软硬单体的质量比,SPOH的用量对聚合反应和乳胶膜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加入含氟单体后乳胶膜与水、油的接触角提高,热稳定性提高;加入SPOH的质量分数为1.25%时,乳胶膜具有较好的光致变色性能。  相似文献   
102.
飞秒激光固体靶相互作用中超热电子的输运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实验研究了在100 TW掺钛宝石超短超强脉冲激光装置上完成的飞秒激光-固体靶相互作用中超热电子的输运特性,获得了超热电子的能谱、产额、注量及超热电子在靶内输运能量沉积范围。测量结果表明:超热电子的注量和总能量随靶厚度的增加而减少,超热电子约80%的能量主要沉积在靶内的前约一个激光脉冲宽度的范围内,且能量沉积范围随激光脉冲宽度的增加而增加,这主要是静电场的影响所致。  相似文献   
103.
利用渡越辐射研究超热电子在固体靶中的输运过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索超热电子的输运过程,在100 TW掺钛蓝宝石飞秒激光器上利用光学CCD相机和OMA光学多道分析仪,分别在靶背表面法线方向测量了光发射空间分布图案和光谱. 实验测量结果显示,光发射空间分布图案呈圆盘状,在圆盘中明亮而强的光信号呈局部化分布,该现象表明,超热电子在输运的过程中存在成丝效应,引起严重的不稳定性;光发射光谱在3倍频和3/2倍频附近出现尖峰,分别是3次谐波和3/2次谐波,这一现象归因于超热电子束在传输的过程中产生的微束团而引起的相干渡越辐射(CTR);光发射光强随靶厚度的增加而减小. 关键词: 超热电子 相干渡越辐射 输运 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4.
本文利用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ESIPT)过程可产生长波长酮式发射的特点,以HBT(2-(2’-羟基苯基)苯并噻唑)为骨架,2,4-二硝基苯磺酸基作为硫醇位点掩盖酚羟基,与丙二腈缩异佛尔酮通过共轭双键相连,构建了近红外硫醇探针SYN.该探针实现了近红外区对硫醇的定量检测,并在细胞水平上对硫醇进行了成像研究.  相似文献   
105.
按体积比1∶1加入血样和乙腈,混匀后涡旋3 min,离心5 min。加入6 mol·mL^(-1)盐酸溶液,将上清液酸度调节至pH<2,加入氯化钠,以形成过饱和溶液,涡旋3 min,离心5 min。在上清液中加入碳酸钠、无水硫酸钠和含10%(体积分数)五氟苄基溴的乙腈溶液,于65℃反应1 h,过0.25μm滤膜。分取20μL滤液,进行在线凝胶色谱(GPC)净化,采集4.06~6.06 min内的样品溶液,通过大体积程序升温汽化进样口(PTV),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其中氟乙酸钠的含量。以按照上述方法制备的空白加标样品溶液系列制作工作曲线。结果显示:氟乙酸钠的质量浓度在10~320μg·L^(-1)内与其对应的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2.9μg·L^(-1);按标准加入法对空白样品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71.4%~80.5%,测定值的日内相对标准偏差和日间相对标准偏差(n=5)均小于8.0%;方法用于实际案例分析,取得了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06.
Benefiting from the unprecedented superiority of coding metasurfaces at manipulat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in the microwave band,in this paper,we use the Pancharatnam-Berry(PB)phase concept to propose a high-efficiency reflectivetype coding metasurface that can arbitrarily manipulate the scattering pattern of terahertz waves and implement many novel functionalities.By optimizing the coding sequences,we demonstrate that the designed 1-,2-,and 3-bit coding metasurfaces with specific coding sequences have the strong ability to control reflected terahertz waves.The two proposed1-bit coding metasurfaces demonstrate that the reflected terahertz beam can be redirected and arbitrarily controlled.For normally incident x-and y-polarized waves,a 10 d B radar cross-section(RCS)reduction can be achieved from 2.1 THz to5.2 THz using the designed 2-bit coding metasurface.Moreover,two kinds of orbital angular momentum(OAM)vortex beams with different moduli are generated by a coding metasurface using different coding sequences.Our research provides a new degree of freedom for the sophisticated manipulation of terahertz waves,and contribut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metasurfaces towards practical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07.
张婷  姜建文 《化学教育》2021,42(19):16-22
基于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将人教版、鲁科版和苏教版化学必修教材中涉及新课标主题3--“物质结构基础及化学反应规律”的习题从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态度维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3者在学习结果的5个维度总体分布趋势相同,智慧技能维度习题占比最大,言语信息维度次之,其余3个维度习题占比均较小;进一步将属于智慧技能维度的教材习题划分为辨别、具体概念、定义概念、规则和高级规则5个由低到高的水平,统计3个版本习题在5个水平中的分布,结果表明:人教版和苏教版具体概念水平的习题占比最大,鲁科版中规则水平习题占比最大,且总体上鲁科版习题智慧技能水平最高,苏教版略高于人教版。并由此获得对教材习题编写和使用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08.
高级氧化技术是目前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处理方法中应用最广泛的技术,强氧化性自由基的产生是其中的关键过程,定性定量分析在该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成为必需手段。该文综述了目前高级氧化法中自由基检测方法的现状,包括电子自旋/顺磁共振法(ESR/EPR)、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光光度法、荧光光谱法和电化学法等,从定性定量分析的准确性、精确性和选择性等角度,分析评估了各检测方法的优势和不足,并提出了高级氧化法中自由基检测技术和方法今后的研究和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109.
成功制备了光交联壳聚糖膜,并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测试了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光交联作用明显提高了膜的抗张强度和抗水性,并有效地降低了溶菌酶对其降解速率。该光交联膜有望用作可控降解生物医用材料。  相似文献   
110.
以溴化乙锭(EB)为荧光探针,研究了7-羟基黄酮及磷酰化7-羟基黄酮与DNA的弱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两种化合物与DNA间均存在弱相互作用,但与7-羟基黄酮相比,磷酰化7-羟基黄酮对DNA更具亲和力。随着温度的升高,7-羟基黄酮及磷酰化7-羟基黄酮对DNA-EB体系的荧光猝灭常数降低,两种化合物均可与DNA形成复合物,此猝灭过程为静态猝灭。根据Stern-Volmer方程和Scatchard方程,常温下7-羟基黄酮及磷酰化7-羟基黄酮对DNA-EB体系的荧光猝灭常数和它们与DNA的固有的结合常数分别为:Kq1=601 L·mol-1,Kq2=1 381 L·mol-1;K1=2.07×104 L ·mol-1,K2=3.19×104 L·mol-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