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0篇
化学   43篇
物理学   9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41.
聚L-丙氨酸-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的胶束化行为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以氨基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NH2)为大分子引发剂, 采用开环聚合方法合成了聚L-丙氨酸-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PAME), 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用圆二色谱(CD)研究了嵌段共聚物在水溶液中的二级结构, 用芘荧光探针技术研究了共聚物胶束的形成及其临界胶束浓度(CMC), 利用动态光散射(DLS)和透射电镜(TEM)研究了胶束的粒径分布和形态. 结果表明, 在水溶液中共聚物链以α-螺旋构象形式存在, 在一定条件下嵌段共聚物能够形成球形的稳定胶束, PAME-1形成胶束的CMC为1.99×10-5 mol/L, CMC值受共聚物中聚L-丙氨酸(PLA)链段含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42.
祁州漏芦中蜕皮甾酮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祁州漏芦的根中分离得到7个蜕皮甾酮化合物,采用近代光谱方法鉴定其为ajugasteroneC-2,3;20,22-diacetonide(1);25-deoxy-9(11)-dehydro-20-hydroxyecdysone-20,22-monoacetonide(2);ajugasteroneC-20,22-monoacetonide(3);ajugasteroneC(4);rhapontisteroneC(5);ecdysterone(6);11α-hydrox-yecdysteroneecdysterone(7).其中化合物1和2是在自然界中首次分离到的新化合物,化合物3是首次在祁州漏芦中分离得到的.  相似文献   
43.
44.
用传感器、数据采集接口和数据采集分析软件,配合计算机建成大学物理课堂演示实验系统.该系统符合课堂演示实验要求,解决了一些物理现象、物理过程不能在课堂演示的难题.  相似文献   
45.
采用固体NMR研究MPEG-PLA双嵌段共聚物的固态相区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固体核磁共振方法,研究了AB型聚(L-丙氨酸)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MPEG-b-PLA)的固态微相结构. 13C核的交叉极化与直接极化实验表明,MPEG中存在晶态和非晶态两种相区结构,PLA则含有大量的α螺旋与少量的β折叠二级结构. 由交叉极化过程下的13C自旋-晶格弛豫时间(T1)测定结果进一步表明,MPEG链段由于嵌段结构使结晶过程受抑制,结晶度明显下降. PLA链段以结晶态形式存在,并由于大量α螺旋和β折叠有序结构的存在, 链段非常刚性,运动严重受限,而β位甲基因为可以自由旋转,所以运动能力较α位次甲基和羰基强.  相似文献   
46.
以2-萘胺和碘甲烷为原料,首次合成了N,N,N-三甲基-2-萘基季铵盐,其结构经1H NMR,IR和MS表征。  相似文献   
47.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不同负载量的FeCl3/Al2O3固体氧化剂, 并考察了载体和溶剂对氧化2-萘胺和2-萘酚交叉偶联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60 ℃, 氯苯作溶剂的情况下, 含TiO2 (质量分数)5%的载体, 负载10% FeCl3时2-氨基-2'-羟基-1,1'-联萘(NOBIN)的收率最高达到了95.01%; 用过的固体氧化剂经H2O2氧化处理后活性明显恢复, 证明此法是一条循环再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8.
4;4'-偶氮二(4-氰基戊酰(对-二甲氨基)苯胺)/过氧化二苯甲酰引发丙烯酰胺聚合及其动力学;多官能团引发剂;氧化还原引发  相似文献   
49.
从原电池的结构装置和硝酸亚汞的浓度选择2方面对原电池电动势测定实验进行了一些的改进,从而克服了实验中经常出现溶液渗漏的现象,并且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50.
分别以氨基聚乙二醇和氨基聚乙二醇单甲醚为大分子引发剂,采用开环聚合的方法合成了两亲性聚L-丙氨酸-聚乙二醇(PAE)和聚L-丙氨酸-聚乙二醇单甲醚(PAME)两种嵌段共聚物,其结构经1H NMR,IR,DSC,GPC等表征;利用园二色技术研究了其在水溶液中的二级结构,用芘荧光探针技术研究了其胶束的形成及其临界胶束浓度(CMC),利用透射电镜研究了胶束的形态。结果表明,在水溶液中共聚物链以α-螺旋构象形式存在,在一定条件下嵌段共聚物PAE-1,PAE-2,PAME-1和PAME-2能够形成球形的稳定胶束,PAE-1形成胶束的CMC为3.36×10-5mol.L-1,CMC值受嵌段类型和共聚物中聚L-丙氨酸链段含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