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2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102篇
化学   268篇
晶体学   14篇
力学   19篇
综合类   11篇
数学   102篇
物理学   16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全国第一次动力学分析法讨论会,于85年6月29日至7月3日在庐山举行。表自全国各地区的13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共征集论文60篇,其中酶催化动力学分析法14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动力学分析法的发展趋势。会议邀请慈云祥、阮大文、蔡汝秀、叶率官、程介克、章竹君等同志做了6篇专题报告:(1)动  相似文献   
72.
阐述基于Mie散射理论和激光技术而研制的云粒子探测仪的相关问题。利用m量级的小孔光阑模拟感应区域的散射光,并对系统的探测敏感区域面积进行测定;通过使用不同直径的标准粒子对系统进行标定,得到可靠的响应曲线,用于定量测量云粒子尺度谱及粒子数密度。在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室内的实验之后,将仪器装载在飞机上进行穿云飞行测量实验,表明了该仪器在飞行过程中工作正常、稳定,并且能够即时地显示采样区内云粒子尺度谱分布和数浓度;通过分析探测得到的数据,并与云粒子谱分布进行比较,确认了探测数据有效可靠,反映了该仪器具有良好的测云能力。  相似文献   
73.
本研究采用实验室自制的热解气化一体化反应器,考察了气化合成气对煤热解焦油产率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淖毛湖煤热解焦油产率在600℃时达到最大,气化合成气对提高低温(550–600℃)煤焦油的产率更有利,其中,550℃时焦油产率较N2下提高了4.4%.气化合成气气氛下,高温(650–800℃)焦油的产率较N2低,但650...  相似文献   
74.
本研究以烟煤在1000℃热解所制得的焦样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其在H_2O、CO_2及两者混合气氛下的结构演变,以及气化反应性的影响。为了探究焦样在气化过程中的结构演变,利用氮吸附、SEM和拉曼光谱等表征手段分析不同碳转化率下的焦样结构。结果表明,H_2O气氛对焦样结构的演变明显不同于CO_2气氛,揭示了焦样在两种气氛下的反应路径不同。因结构演变的不同,随碳转化率的增加,焦样在两种气氛下表现出不同的气化反应性能。在CO_2气氛下,焦样的气化反应速率随碳转化率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与H_2O气氛存在下变化趋势相反。在H_2O和CO_2共气化条件下,煤焦在H_2O和CO_2混合气氛下的反应速率高于单气氛下的反应速率的计算值,表现出一定的协同作用。这是因为焦样与H_2O反应能够产生较大的比表面积,为焦样与CO_2反应提供更多的反应场所,促进了焦样与CO_2的反应。  相似文献   
75.
Two new coordination polymers, [Zn(bba)_2(bib)]_(2n)(1) and [Co_(0.5)(bba)(bib)_(0.5)]_(2n)(2)(Hbba = 4-bromobenzoic acid, bib = 1,4-bis(imidazol-1-yl)-butane), have been hydrothermally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and their structures were determined by elemental analyses, IR spectroscopy, TG,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X-ray single-crystal and powder diffraction. Complexes 1 and 2 both belong to the monoclinic system and exhibit one-dimensional zigzag chain-like structure. In addition, we analyzed Natural Bond Orbital(NBO) in using the PBE0/LANL2 DZ method built in Gaussian 03 Program.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indicated the obvious covalent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coordinated atoms and Zn(Ⅱ), Co(Ⅱ) ions.  相似文献   
76.
在水热环境下,将Na10[α-SiW9O34]爛18H2O和CuCl2爛2H2O在2,2′-联咪唑和4,4′-联吡啶存在下反应合成一种饱和Keggin硅钨酸盐杂化物[Cu(biim)2]4[α-SiW12O40]2爛4H2O(1),并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进行了结构表征.化合物1分子包含2个中性的Keggin[Cu(biim)2]2[α-SiW12O40]单元和4个结晶水分子.值得注意的是在[α-SiW12O40]4-单元中,与硅原子相连的每个氧原子无序排列在两个位置,这导致了硅原子呈现立方体的几何构型.中性Keggin型[Cu(biim)2]2[α-SiW12O40]单元具有中心对称性,两个[Cu(biim)2]2+配离子对称连接在[α-SiW12O40]4-的两端.邻近的[Cu(biim)2]2[α-SiW12O40]单元之间通过氢键作用形成三维的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77.
以乙二胺(EDA)和1,3-丙二胺(1,3-DAP)为结构导向剂,在180 ℃加热摩尔比n(Al2O3):n(P2O5):n(R):n(H2O)=1:1:1:277(R=EDA,1,3-DAP)的混合物,分别得到了高结晶度的三维阴离子开放骨架磷酸铝AlPO4-12和UiO-26。 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元素分析和液相酸碱度测量等表征手段,研究了两个合成体系的晶化过程以及晶化过程中液相的Al、P浓度和pH值随时间的演化。 用Materials Studio中的“原子体积和表面”模块和Dmol3模块计算了双质子化乙二胺和1,3-丙二胺的体积以及Hirshfeld电荷。 结果表明,双质子化EDA和1,3-DAP中N原子上的Hirshfeld电荷分别为0.073 e和0.064 e,按Hirshfeld电荷计算的电荷密度分别为1.8573和1.3400 e/nm3,按形式电荷计算的电荷密度分别为25.44和20.94 e/nm3,而AlPO4-12和UiO-26的骨架电荷密度分别为-6.1和-4.6 e/nm3。 结果表明,与氨基中N原子相连碳链长度的改变会影响其上的电荷量以及电荷密度,从而改变原有机胺的结构导向效应,导致晶化产物从AlPO4-12变成了具有较小电荷密度的UiO-26。  相似文献   
78.
以透明质酸(HA)及硝基咪唑(NI)衍生物为原料,通过酰胺反应合成了一种两亲性接枝聚合物(HA-NI).该聚合物具有缺氧响应性和肿瘤靶向性.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NMR)对接枝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同时基于1H NMR计算出接枝聚合物中NI的取代度.HA-NI在水中自组装形成胶束,利用动态光散射仪(DLS)表征胶束大小并对胶束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和透射电镜(TEM)观察胶束形貌.载药胶束的载药率(DL)和包封率(EE)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测试并计算得到.胶束的缺氧响应性利用DLS、AFM、TEM、UV等探究.实验证明,该聚合物胶束具有缺氧响应性并对药物表现出良好的控制释放能力,在常氧环境下,胶束稳定存在;而在缺氧环境下,胶束散开,药物快速且完全地释放.  相似文献   
79.
利用溶胶一凝胶聚合过程人工模拟生物矿化进程的技术,已经融人无机材料和超分子有机化学的研究领域.小分子有机凝胶因子在溶剂中发牛自组装,形成多种形态的有机凝胶超分子结构,以其为模板,经过溶胶一凝胶过程,可以诱导转录形成各种形态的纳米材料.本文介绍了利用有机凝胶因子自组装结构为模板制备形态可控无机材料的研究进展及模板结构诱导转录的两种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80.
为了研究不同量子阱周期数下GaInAs/GaAsP多量子阱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变化规律,利用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技术(MOCVD)制备了不同周期数的双结多量子阱太阳能电池样品以及无量子阱双结结构的参考样品,利用高分辨率X射线衍射仪(HXRD)和高分辨率透射电镜(TEM)测试了样品的晶体质量,同时在AM0(1×)光谱条件下测试了样品的I-V特性曲线和相应子电池的外量子效率。最终得到了高晶体质量、吸收截止波长在954 nm的Ga_(0.89)In_(0.11)As/GaAs_(0.92)P_(0.08)多量子阱结构,扩展波段的外量子效率最高达到75.18%,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相对于无量子阱结构提升2.77%。通过对比测试结果发现,随着量子阱结构周期数的增加,太阳能电池在扩展波段(890~954 nm)的外量子效率不断提高,常规波段的短波响应(300~700 nm)会出现下降,长波响应(700~890 nm)会出现上升,短路电流和转换效率相应提升并趋于饱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