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5篇
  免费   637篇
  国内免费   661篇
化学   1055篇
晶体学   43篇
力学   190篇
综合类   52篇
数学   295篇
物理学   114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26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125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129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116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105篇
  1999年   96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7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4篇
  1964年   2篇
  1961年   3篇
  1959年   3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唐除痴 《有机化学》1988,8(1):80-87
cadogan 等系统地总结了80年代以前有机磷试剂用于有机合成方面的成就。本文将介绍近年来应用的四类新有机磷试剂。  相似文献   
82.
新的β-二酮及其Eu(Ⅲ)三元配合物的合成与发光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合成了一种新的β-二酮,4-甲氧基联苯甲酰三氟丙酮(1-(4'-meothoxybiphenyl-4yl-)-4,4,4,-trifluoro-butane-1,3-dione,MBPTFA),以元素分析和1H-NMR谱确定了其组成;进而以MBPTFA作第一配体和邻菲罗啉(1,10-phenanthroline,Phen)为第二配体,与EuGl3反应,合成了一种三元配合,Eu(MBPTFA)3Phen.用元素分析、红外、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进行了表征.荧光分析结果表明:配体本身是一种良好的蓝色发光材料;配合物中的有机配体能够有效地的把吸收的能量传递给中心Eu3 离子,强烈敏化Eu3 发光,且发射谱线很窄,主发射峰为Eu3 的5Do-7F2发射.这对寻找新型稀土配合物发光材料和制备有机电郅发光器件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83.
提出一种新的手性分离技术双相(O/W)识别手性萃取. 研究了α-环己基扁桃酸对映体在D(L)-酒石酸异丁酯1,2-二氯乙烷有机相和β-环糊精衍生物水相萃取体系中的分配行为; 考察了β-环糊精衍生物种类和浓度、酒石酸酯构型和浓度、水相pH 值等因素对萃取性能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双相(O/W)识别手性萃取具有很强的手性分离能力, 羟丙基β-环糊精、羟乙基β-环糊精、甲基β-环糊精均对S-α-环己基扁桃酸对映体的识别能力大于对R-α-环己基扁桃酸对映体的识别能力, 其中以羟丙基β-环糊精的识别能力最强; 而D-酒石酸异丁酯的识别能力刚好相反; 在羟丙基β-环糊精和D-酒石酸异丁酯萃取体系中, α-环己基扁桃酸外消旋体一次萃取分离后, 水相中S-对映体e.e.%达到27.6%, R-和S-对映体的分配系数(kR和kS)分别为2.44和0.98, 分离因子(α)达2.49; 同时pH值和萃取剂浓度对手性分离能力有显著影响. 双相(O/W)识别手性萃取对外消旋体化合物的制备性分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4.
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新型含有噻唑和三唑环的亚胺类化合物, 其结构经元素分析、1H NMR和X射线晶体衍射确证. 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 部分化合物在50 μg/L浓度下对苹果轮纹菌具有一定的杀菌活性.  相似文献   
85.
李会学  唐惠安  杨声  萧泰 《化学学报》2007,65(20):2229-2234
用密度泛函B3LYP方法对7种3-(3'-吡啶基)-6-芳基-1,2,4-三唑并[3,4-b]-1,3,4-噻二唑分子进行全优化, 所有化合物都是平面分子. 计算了分子的垂直电子亲和势(VEA)、绝热电子亲和势(AEA)、分子内重组能以及绝对硬度等相关能量, 结果显示化合物的HOMO 与LUMO能级可通过连接不同取代基进行调节, 变化幅度为0.346~1.10 eV. 分子内重组能证实3-(4'-氰基-3'-吡啶基)-6-芳基-1,2,4-三唑并[3,4-b]-1,3,4-噻二唑是很有前途的电子传输材料, 不同取代基所对应的化合物分子内重组能也不同. 绝对硬度数据与分子内重组能都表明, 化合物E, G难于传输电子. 用TDDFT方法计算了化合物A, BC的吸收光谱, 与实验值相比, 最大吸收峰的差值在3~10 nm之间.  相似文献   
86.
碳纳米管表面修饰程度对碳纳米管载Pt电催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比较了用不同温度的浓HNO3处理的碳纳米管(CNTs)作载体的Pt(Pt/CNTs)对甲醇氧化的电催化活性. 结果表明浓HNO3处理使CNTs表面修饰上的含氧基团对CNTs上沉积Pt粒子的平均粒径有较大影响. 表面修饰程度适当时, 制得的Pt/CNTs中Pt粒子较小, 因此, 对甲醇氧化的电催化活性较高. 而表面修饰程度过大, 易使Pt粒子团聚, 从而降低Pt/CNTs催化剂对甲醇氧化的电化学活性.  相似文献   
87.
新型除草剂丙酯草醚A环14C均标记合成和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征敏  叶庆富  唐庆红  吕龙  陈子元 《化学学报》2005,63(21):1999-2003
以U-14C-对氨基苯甲酸为前体, 通过酯化、缩合、还原和取代四步反应获得了A环14C均标记的丙酯草醚, 用PHPLC对其进行纯化. 采用HPLC-MS(ESI), MS(EI)和1H NMR验证了其结构, 通过HPLC(外标法)确定其化学纯度大于98%; HPLC-LSC和TLC-IIA两种方法分析表明, 其放射化学纯度大于98%, 其比活度为1.089±0.011 mCi/mmol. 合成的化学收率和放化收率均为53%.  相似文献   
88.
研究了2-苯基-1, 2, 3-三唑-4-羧酸(1)与3-烷基/芳基-4-氨基-5-巯基-1, 2, 4-三唑(2a~o)在POCl~3催化下, 脱水缩合得到15个新的3-烷基/芳基-6-(2'-苯基-1', 2', 3'-三唑-4'-基)均三唑并[3,4-b]-1, 3, 4-噻二唑类化合物(3a~o)。  相似文献   
89.
碳纳米管结构对碳纳米管载Pt催化剂电催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制备单、双壁及不同管径的多壁碳纳米管(CNTs)的基础上, 用液相还原法把Pt沉积到单、双壁和管径不同的多壁CNTs上. 发现制得的CNTs载Pt(Pt/CNTs)催化剂对甲醇氧化的电催化活性随CNTs管径减小而增加. 这归结于管径小的CNTs的比表面积较大, 含氧基团多, 有利于提高Pt粒子分散度, 加上管径小的单壁CNTs具有更高的导电性, 这些因素都有利于提高Pt/CNTs催化剂对甲醇氧化的电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90.
吴伟  贺全国  陈洪  汤建新  聂立波 《化学学报》2007,65(13):1273-1279
超声条件下, 在乙醇分散的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功能化的磁性Fe3O4纳米粒子和四氯合金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柠檬酸钠, 成功地制备了磁性Fe3O4/Au复合纳米粒子. 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紫外吸收可见光谱(UV-Vis)、带有电子能谱仪(EDS)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光电子能谱(XPS)、超导量子干涉仪(SQUID)等方法, 对复合粒子的形态、结构、组成以及磁学性质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在此条件下制得的复合粒子粒径在30 nm左右, 室温下磁化强度可达63 emu/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